王海
[ 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截至2018年我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超過2500億元。 ]
近日,網易有道向美國證監會(SEC)正式遞交IPO招股書,最多募資3億美元。網易的教育板塊意圖獨立上市,讓在線教育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
目前市場上的在線教育產品有兩類:提供在線課程(比如網易有道、新東方在線、51talk、跟誰學)、工具類(比如拍照搜題軟件作業幫、背單詞軟件扇貝、英語流利說)。
筆者認為,無論是課程式產品還是工具型產品,高毛利率的公司都有進一步盈利的可能性,但短期內都很難實現,根源在于獲客成本的居高不下。
以網易有道為例,網易有道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4.56億、7.32億以及5.49億元人民幣。營收不斷上漲的同時,凈虧損也在擴大。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有道分別凈虧損1.64億元、2.09億元以及1.68億元。
虧損的背后是不斷增長的銷售費用以及研發投入。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有道在銷售和營銷方面的開支為1.36億元、2.13億元、1.86億元;在研發費用方面的開支分別為1.33億元、1.84億元、1.11億元。
在銷售費用、研發投入的帶動下,網易有道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網易有道的學習服務和學習產品業務主要包含有道精品課程、網易云課堂以及中國大學MOOC(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有道精品課付費用戶數分別為41.8萬、64.3萬以及33.8萬人;有道精品課單用戶付費金額分別為363元、559元以及751元人民幣,均呈現上升趨勢。
網易有道的情況并非個案。目前在線教育上市企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主要系高額銷售費用投入。由于在線教育的高成長、現金流周轉好以及教育抗周期的優勢,參與主體逐步增加,市場競爭加速中。
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截至2018年我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超過2500億元,從2012年到2018年,年均增速超過20%,增速迅猛。
付費用戶方面,截至2018年,付費用戶規模超1.3億人,同比增長了23.3%。預計未來3~5年市場規模增速將保持在16%~24%之間,付費用戶規模增速將保持在14%~21%之間。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實現深度融合,在線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學習型社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的目標。隨著在線教育行業規范政策的逐步推進,一方面是師資、課程內容等一系列的規范性要求,另外一方面是預收款的長度的限制,兩者將提高在線教育供應鏈端的復雜程度和整體的競爭門檻。
同時,在頭部企業已經實現規模化,競爭加劇使得行業流量價格持續抬升的背景下,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短期內出清將明顯提速。
未來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筆者認為,當前在線教育急需解決高性價比流量獲取、教學質量的控制兩大核心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