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馮迪凡
[ 2019年WTO預算為1.97億瑞士法郎,其中最大出資來自美國,出資金額為2270萬瑞士法郎。 ]
世貿組織(WTO)各成員方越來越感到,這次狼真的要來了。
距離12月10日還有16天,不僅WTO下的貿易法庭——上訴機構納新無望,整個WTO未來兩年的預算恐怕也會被停掉。
針對這樣的雙重打擊,美國前貿易代表、美國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資深國際合伙人巴爾舍夫斯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坦言:“我不知道現任美國政府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對于12月10日之后的國際貿易體系,絕大部分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國內外專家認為,若上訴機構停擺,則國際貿易恐再回到“叢林法則”時代,后果是災難性的。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若上訴機構停擺,目前尚有一些現存的雙邊或諸邊的仲裁機制存在,仍可維系一定的秩序。不過需要提到的是,在這些仲裁機制中如何同美國維持雙邊關系將構成挑戰。
在十字街頭徘徊的WTO
在2019年最后一次WTO爭端解決機制例會上,美方依舊拒絕開啟上訴機構的法官甄選機制,不僅如此,美方代表還細致地描述了對于上訴機構法官薪酬體系的不滿。
第一財經記者拿到了美方代表在該會議上的陳詞文件。在其中美方提出的核心觀點為兩點:其一作為一個兼職崗位,上訴機構法官只需在處理案件的時候才來上班,而其年收入超過30萬瑞士法郎,這比WTO副總干事的收入要高得多,WTO副總干事是個全職崗位。
其二,工作量不大,補貼還拿得多。美方代表指出,每年上訴機構做出的判決只有5~6件,根據WTO的相關激勵機制,上訴機構法官花在上訴案件上的時間越多,能拿到的加班費就越多。而對于那些已經離職但仍在對上訴案件進行判決的前法官而言,這些好處可能更為可觀。
美方認為,目前WTO上訴案件的判決時間都超過90天,如果一個離職的前法官仍舊在為該案件工作,則能額外得到10萬瑞士法郎的收入。
最近一次閉門預算會議上,美國就對上訴機構的預算表示擔憂,認為有些資金恐被挪用,并威脅不通過WTO2020年和2021年的預算。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WTO數據庫顯示,2019年WTO預算為1.97億瑞士法郎,其中最大出資來自美國,出資金額為2270萬瑞士法郎(2280萬美元)。2018年WTO的預算也是這一規模。據悉對于2020和2021年的預算,WTO也希望維持在這一規模。
巴爾舍夫斯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不允許上訴機構任命新法官以及可能不通過WTO預算的行為,會讓人覺得這屆美國政府是在試圖“讓這個組織挨餓”(stave the organization)。
歐盟全力挽救WTO
近期,面對WTO的種種窘境,歐盟希望能在12月10日之前扭轉局勢。
在21日歐盟召開的一次閉門貿易部長會議上,歐盟28國貿易部長均意識到了目前WTO改革出現僵局的緊迫局面。就在2018年,歐盟還拿出了一份綜合性WTO改革方案,其主要改革內容兼顧了當時美方對于上訴機構改革的訴求,然而目前美方對這些改革方案都不置可否。
芬蘭貿易部長斯基納里(Ville Skinnari)在會上提出,WTO爭端解決機制處在十字路口,全球基于規則的貿易體系正處于危險之中。
為了挽救WTO體系,除了拿出改革方案之外,歐盟做了很多雙邊努力,其中包括同加拿大和挪威等方面達成有關雙邊仲裁的條約,并希望這樣的自愿雙邊條約可以促成164個WTO成員方達成仲裁方面的諸邊協議,用歐盟貿易委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的話說,希望這樣的諸邊協議起碼能夠達到“關鍵多數”。
不過,大部分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和學者都不看好這樣的未來,并認為這種仲裁方式所覆蓋的內容過于窄小,且歐盟和加拿大等國本來就是多邊貿易體系的良好遵守者,關鍵問題在于如何約束美國。
不過,在全球化智庫(CCG)近日于北京舉辦的圓桌會上,WTO副總干事沃爾夫(Alan Wolff)對上訴機構若停擺后的未來指出,“這取決于各成員方是否有務實的解決方案應對。譬如說,印度尼西亞和越南表示如果上訴機構癱瘓,會遵守此前法官的裁決。同時,歐盟和加拿大將任命上訴機構以前的成員擔任仲裁員。這是大家各自的決定,但我的猜測是,各國會找到出路,所以我不認為會出現巨大的混亂!
。ㄓ浾吒哐艑Ρ疚囊嘤胸暙I)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