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臨近年末,ST股公司的“保殼”動作進入頻繁期,各公司用賣房、并購資產等花樣來全力保衛“殼資源”。市場資金追逐低價ST股進行短期博弈,助推其股價表現走強。
近日,ST板塊接連掀起漲停潮,帶動ST概念指數在近10個交易日大漲4.78%,走勢明強于大盤。
![]() |
|
在ST股的漲停潮中,走勢最強的當屬*ST中捷(002021)。
今日(12月5日),*ST中捷再度一字漲停,在此之前,其已連續錄得8個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6個漲停板之后,*ST中捷曾于11月26日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的停牌公告。
![]() |
據*ST中捷披露,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其控股股東浙江中捷環洲供應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破產,并裁定對浙江環洲管理人制作的《浙江環洲破產財產變價方案》予以認可。浙江環洲所持有的1.2億股股票將于12月19日拍賣。
12月3日,*ST中捷股價依然漲停,實現9天9個漲停。
![]() |
![]() |
今日,*ST猛獅未能延續此前強勢的漲勢,報4.44元/股,跌1.55%。
|
wind數據顯示,wind ST概念指數自11月12日觸及1123.96點的低點開始反彈,截至12月5日,該指數報1208.18點,漲幅達到6.22%。
其中,同期內,*ST猛獅累計漲幅高達65%,*ST仁智、*ST中捷分別上漲了59%、55%。還有10余只個股漲幅逾20%。
實際上,自2017年以來,隨著新股常態化發行,以及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市場炒作ST板塊有所降溫,但在2018年年末和今年年初曾出現兩波較為明顯的行情。
有分析指出,市場年末階段炒作ST板塊,一是由于經歷一年的行情之后,優質品種已累計較大漲幅,指數處于震蕩調整期,ST板塊就成為部分資金偷襲做多的一個選擇。二是基于年報的摘帽預期。
另一方面,這些風險警示板塊個股正嘗試抓住最后的時間窗口努力自救,拋出重組計劃等利好消息,吸引部分資金追逐。
以*ST鵬起為例,在連續15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之后,*ST鵬起于12月3日拋出一份《債權債務重組協議》,受此影響,*ST鵬起隨即錄得3個一個漲停,截至12月5日收盤,其股價也順利站上1元,暫時化解了面值退市的風險。
|
|
11月27日,ST羅頓曾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羅衡機電持有的公司8780萬股股票將被司法處置,若這些股票有人“接盤”,公司實控人可能發生變更。
|
從Wind風險預測數據來看,的確有一些ST股有望摘帽或摘星。
其中,137只ST股中,ST新梅、ST天潤等10只個股最新一期業績扭虧,有望摘帽。另有7只個股因為業績改善,有望摘星。
![]() |
![]() |
6月29日,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表示,重組新規征求意見稿出臺以后,也引發了市場很大的關注,有聲音指“借殼政策的松綁會讓績差股雞犬升天”,認為殼公司價值又回歸了。
實際上,完善并購重組并不是放任惡意“炒殼”,從嚴監管下,績差股雞犬升天的情況很難再現。所謂“鼓勵炒殼”的說法完全是誤讀。
上述負責人表示,資本市場“有進有出”是大勢所趨,空炒“殼資源”沒有出路,IPO常態化和嚴格執行退市制度是鞏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這一條主線不會因為重組制度的完善而發生改變。證監會對于打擊“炒殼”、“養殼”等從嚴監管的基調從來沒有變化。
有分析師也強調,今年市場生態發生改變,監管層正在打擊年末突擊調節利潤的行為,滬深交易所近期頻頻就相關事項問詢上市公司,包括資產出售的交易動機、會計處理的合規性等,進一步強化上市公司監管。
|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ST、低價股的基本面情況差別迥異,除了可能“脫星摘帽”的ST股之外,大部分的ST股票存在風險,盲目跟炒風險較大。
據Wind數據預測,存在可能被暫停上市風險的個股達到54只,另有12只可能戴星。
實際上,2019年以來,A股市場IPO常態化的同時,退市也正在走向常態化。
12月4日,*ST華業迎來了“退市”結局,成為滬市第2家、A股市場第7家面值退市的公司,其股票將于12月12日,進入退市整理期。
截至目前,2019年已經有*ST上普、眾合退、華澤退(000693,股吧)、退市海潤(600401,股吧)、雛鷹退(002477,股吧)、華信退、長生退、印紀退8家公司終止上市,另外還有退市大控、神城A等公司正處于退市整理期,即將告別A股。總體而言,上述上市公司涉及股東戶數合計高達87.88萬戶。
![]() |
wind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連續虧損股共有43只,其中ST股數量多達34只,而*ST信威巨虧近160億,虧損幅度居前的還有多只ST股。
業績虧損之際,負債情況也不容樂觀。
上述43只個股中負債合計2280.71億元,略低于43只股的總資產。其中,15只個股已經資不抵債,其中,*ST毅達資產合計0.27億元,負債高達5.1億元,負債高達資產的19倍;其次,*ST保千負債高達資產的8倍以上。近期漲勢洶涌的*ST猛獅同樣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
![]() |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全景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