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出山了!
今日(12月20日),由馮小剛導演的《只有蕓知道》正式上映。
今年以來,華誼是命途多舛。截止三季度,凈利潤已虧損6.52億元。同時,馮小剛與華誼的對賭協議也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馮小剛再完不成業績,那么2019年可能又要掏腰包了!
1
馮小剛新片歸來,
這次能貢獻多少利潤?
12月20日,賀歲檔又迎來一位撈金者。
馮小剛攜新片《只有蕓知道》出現在賀歲檔中。要知道,上回馮小剛出新片可是在2017年,當時《芳華》獲得14億多的票房,成為華誼史上最賣座的電影。
此次,在年尾馮小剛再次來襲,業內人士認為,顯然與華誼的對賭有關。
根據協議,馮小剛的東陽美拉在2017年-2020年,分別實現1.15億元、1.32億元、1.52億元、1.75億元的凈利潤。
這意味著2019年,馮小剛需要完成1.52億元的凈利潤。
因此,馮小剛再不出新片,那么掏錢則是必然。要知道,2018年馮小剛可是向華誼賠了近7000萬元的業績補償款。
雖說作為第五代導演,馮小剛一直不差錢,買豪宅、買名畫是其“人生態度”,但有人認為,7000萬元也不是小數目啊~
特別是在影視行業不那么好掙錢的背景下,如果再賠錢,估計馮小剛也會肉疼。
那么,《只有蕓知道》能讓馮小剛完成凈利潤的目標嗎?
資料顯示,與《只有蕓知道》同期上映的影片還有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國外大片《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以及《半個喜劇》、《驚濤迷局》、《聊齋新傳之奇女子》等。
因此,作為春節檔的前戰,賀歲檔競爭激烈。
貓眼專業版顯示,目前《葉問4》的票房碾壓《只有蕓知道》。截止金妹兒發稿時,《葉問4》的綜合票房超5000萬元,而《只有蕓知道》僅有1382萬元。
不僅如此,作為新片,《只有蕓知道》的排片量并不低。
數據顯示,首日排片率超20%,但上座率卻僅有4.8%。反觀《葉問4》,排片率達到31.7%,上座率為8.6%,領銜眾多影片。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數據不全,但趨勢明顯,《葉問4》很可能是賀歲檔的贏家。
根據票房預測,《葉問4》的最終票房在8-10億之間,而《只有蕓知道》僅為2-2.5億。
按照票房要大于成本3倍才能回本的原則計算,《只有蕓知道》的成本必須是8300萬以下。
同時,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后,剩下的錢再按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計算,《只有蕓知道》能貢獻的凈利潤似乎距離1.52億元還很遙遠。
2
華誼兄弟命途多舛,
前三季度已虧損6.52億
馮小剛新片上映的背后,自然與華誼目前處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數據顯示,在范冰冰稅務事件之后,華誼就一蹶不振。不僅股價暴跌到4.06元,業績上更是交出歷史上最差的成績。
當然,到了2019年,華誼似乎過得也并不順利。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只有兩部電影上映,其中元旦上映的電影《鬼吹燈之云南蟲谷》,累計票房僅1.38億,可謂是IP大撲街!
而在暑期檔中,原定于上映的《八佰》,則因為各種原因取消公映。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確認上映的消息。
此外,小成本青春片《小小的愿望》被“莫名其妙”的撤檔過一次,另一部電影《灰猴》的票房則不足400萬元……
縱觀今年,馮小剛的《只有蕓知道》成了華誼今年最重要的影片。
然而,這似乎并不能改變華誼虧損的命運。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華誼已累計虧損6.52億!
業內人士認為,除非《只有蕓知道》大賣,因此華誼很難扭虧。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連續兩年虧損,華誼就將帶上ST的帽子。
但注意,華誼可是一家創業板公司。按照規定,創業板沒有ST,而是虧損三年直接退市!
這也意味著留給華誼的時間不多了!
除了業績的低迷,華誼的資金問題也讓人十分頭痛。
數據顯示,上半年華誼兄弟(300027,股吧)流動負債高達178.12億元,而貨幣資金僅有20.89億元。
這一情況直接逼得董事長王中軍賣畫來解決公司資金流動性問題。為此,王中軍還自白稱:“我覺得沒有什么丟人的,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賣掉。”
不過,自白歸自白,三季度華誼的債務并沒有較大的好轉。數據顯示,流動負債依然達到108.24億。
業內人士認為,華誼資金緊張的背后,是其資產質押、擔保環環相扣的結果。
“一旦某個地方出現問題,則很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也正因如此,華誼不得不向資本求助。
1月24日,阿里影業公告稱,華誼向阿里影業借款7億元。但要求華誼在5年內至少完成主控并上映10部電影,且這10部影視的優先投資權在阿里手中。
在《只有蕓知道》的出品方中,阿里影業位列其中。
截止目前,華誼兄弟的儲備項目還剩下和工夫影業合作的《侍神令》、《畫皮前傳》以及《黑色假面》,前兩部上映時間未定,后者定檔2020年國慶。
此外,還有徐克的《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和管虎的《八佰》。
從存貨來看,華誼的電影似乎還不錯。但業內人士認為,勝敗沉浮還是要以最終票房而定。畢竟,目前華誼大幅虧損、現金流緊張已是事實。
那么,誰又是會拯救華誼的那一棵稻草呢?
編輯|陳美 審核|苗曦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融投資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