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肺炎疫情遇到春節,防護物資口罩竟成為被瘋搶的“年貨”。
剛剛,廈門當地政務平臺APP變更預約登記規則,實行“搖號中簽”預約購買口罩。
這兩天,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最讓人揪心的事,莫過于看到負重前行的一線醫護人員因防護物資緊缺而頻頻發出求助支援的消息。更有醫生護士不得不開始自制口罩而繼續奮戰。
口罩產能不斷提升、全國各地捐贈流入,但“一罩難求”的難題依然難以解決。1月30日,曾發出“讓黨員上一線”的硬核醫生——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央視新聞專訪時緊急呼吁:把N95口罩留給醫護人員。
![]() |
硬核醫生再發聲:N95口罩留給醫護人員
這兩天,來自上海醫療專家組的一位“白衣男神”在網上徹底火了,他就是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面對采訪直言敢說的張宏文,因“性格夠剛”而圈粉無數。
1月30日,張文宏在接受央視新聞獨家專訪時的一段話再度引發全網刷屏。在采訪中,張文宏特別表示,對于防疫防護物資,政府要統一調配,比如N95口罩,普通市民完全不需要,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夠了,N95應該留給醫護人員。
![]() |
采訪中,張文宏還對著工作人員指出稱,“那邊攝影的同志戴的就是N95,這個就不需要了,就要給醫生用了。”率性直言的視頻,再度引來一波網友刷屏。
值得注意的是,張文宏作為上海抗疫專家組成員,先后就疫情的進展情況以及相關問題向公眾普及常識,并頻頻刷出金句。
1月30日,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目前上海的疫情可控,上海也在緊盯2月7日前后開始的第二階段防控工作,打好自身的保衛戰。
而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擔憂,張文宏表示,在無癥狀感染者攜帶的病毒數量是比較少的,傳播的危害是比較小的,也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從歷史來看都是屬于重癥患者。但無癥狀感染者并不意味著不會傳染。對普通大眾來說,不需要恐慌,只要做好日常防護工作即可。
多位專家呼吁:普通人不一定要佩戴N95
實際上,除了張文宏之外,此前已有不少專家先后在不同場合呼吁公眾“不必佩戴N9G口罩”、“戴普通口罩進行防護即可”。
此前,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就表示,實際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戴普通口罩還是有用的。因為這些病毒不是單獨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飛沫里,一般的口罩是能夠阻擋大部分飛沫的,所以戴普通口罩是有用的。
![]() |
1月30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的專訪時也表示,有很多戴口罩的誤區,比如有的人員沒必要戴防護口罩,有的人員還戴兩個口罩,這就更不對了。
蔣榮猛表示:“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戴口罩的誤區,肯定口罩是不建議重復使用的,因為口罩的過濾膜它是有最大的過濾能力的。在生活當中,經常看到很多人戴口罩的誤區是戴得不對,有的同志戴上防護口罩,我認為就沒有必要。
還有的人戴兩個口罩,有的里面戴一個外科口罩,外面再套一個N95,這就更不對了,它會影響口罩的氣密性,更漏氣。另外就是戴兩個口罩,我們的呼氣的阻力增加了,你會更使勁地去吸氣,又漏氣,又使勁吸,那不就更容易被感染了。”
![]() |
馮錄召表示,如果公眾正常地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共場所,用一次性的醫用口罩是可以的,是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我們不必要去佩戴N95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型口罩,雖然它的防護效果更好,但是現在資源比較緊缺。
“我們希望公眾合理的選用,在日常情況下,就選用一次性醫用口罩,把醫用防護型口罩包括N95口罩更好地留給資源比較緊缺和緊張的醫務人員。”
醫院網絡緊急求助:
“口罩不是告急,是用盡!”
多名專家緊急呼吁將醫療防護物資N95口罩留給醫護人員背后的原因,正是口罩資源的極度緊缺。
1月30日,網絡上開始爆出消息,武漢協和醫院的醫用防護物資不是告急,而是已經用盡,急需捐贈。該醫院工作人員程老師稱,每天籌集到一點就用一點,現在很需要大家幫助。
同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發布防護物資告急,醫院通過微博急求社會各界捐贈!由于防護服僅剩6件,醫護人員只能用膠片、文件袋自制護目鏡!醫院已開通接受捐贈通道,接受渠道正規、資質齊全的下列防護物資:防護服、隔離衣、防沖擊眼罩、防護面罩、N95口罩。
![]() |
![]() |
![]() |
![]() |
數據顯示,截至30日12點,湖北累計接受捐贈物資615.43萬件,其中,醫用防護服2.66萬套,N95口罩47.9萬個,醫用一次性口罩172.87萬個,護目鏡3.93萬個。雖然近期捐助的物資陸續抵達,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仍然突出。
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在昨日舉行的媒體會上表示,由于疫情發展得太快,醫療防護物品在當下也一直處于有缺口的狀態。
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組織做好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和調度安排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政府要迅速組織本地區生產應對疫情使用的醫用防護服、N95口罩、醫用護目鏡、負壓救護車、相關藥品等企業復工復產。
捐贈N95口罩給莆田系醫院?
湖北紅十字會正式回應
一邊是口罩等資源緊缺,一邊卻傳出口罩等捐贈物資分配不當的質疑。
有網友質疑稱,1月29日在湖北紅十字會發布的《物資使用情況公布表》上,一共發放口罩24.5萬個,其中流向抗疫一線醫院的協和醫院,卻只有3000個,而武漢仁愛醫院竟然調撥了1.5萬個N95口罩,但仁愛醫院的人數不到協和醫院的十分之一。
對此,湖北紅十字會表示高度重視,對有關信息進行了復核,發現確因工作失誤導致公開的信息不準確。現將捐贈的“N95口罩36000個”更正為“KN95口罩36000個”,其流向“武漢仁愛醫院1.6萬、武漢天佑醫院1.6萬”更正為“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武漢天佑醫院1.8萬個”。
![]() |
按照湖北省紅十字會給出的解釋:KN95口罩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療定點醫院一線醫護人員防護,但可用于普通防護。武漢仁愛醫院向省紅十字會發來緊急求助信息,申請緊急救助,提出也參與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急需防護用品。
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
那么,引發此次湖北紅十字的“失誤”和公眾普遍質疑的不同型號的口罩,到底有何區別呢?
根據公開資料找到的信息顯示:
1. 醫用防護口罩:符合中國GB 19083-2010 強制性標準,過濾效率95%(使用非油性顆粒物測試)。要求通過合成血液穿透測試(防止體液噴濺),要求符合微生物指標。
![]() |
![]() |
![]() |
![]() |
普通人怎么買口罩?
廈門宣布新規:需搖號中簽
一線醫護人員口罩緊缺,而普通民眾也是“一罩難求”。面對口罩資源緊缺,不少地方開始想出新招,應對口罩資源配給問題。
1月29日廈門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公告:市民可通過APP線上預約購買口罩。本市戶籍或在廈繳納社保的市民可選擇66個網點線上實名預約。預約成功后隔天攜帶身份證原件到預約網點現場購買口罩。
1月31日,廈門市統一政務服務平臺“i廈門”官方APP發布公告表示:廈門市口罩購買方式由預約制調整為網上登記、公證搖號、結果公開、現場購買。隨后,時代周報記者打開i廈門微信公眾號,也的確已經看到口罩預約的欄目。
|
不過由于口罩需求量太大,預約登記也無法滿足需求,廈門當地不得不重新變更規則。
1月31日下午消息,“i廈門”APP變更預約登記規則,實行“搖號中簽”預約購買口罩。搖號中簽用戶以短信通知到個人,未中簽用戶直接參與后續搖號。按照新規,此前市民提交的預約登記,被告知預約無效。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基金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