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湖北紅十字會首次對外公布捐贈物資使用情況,結果就出事了:在防治疫情第一線、并且已經防護物品告急的協和醫院,只分到3000個口罩,而屬于莆田系的民營醫院武漢仁愛醫院,卻分到了1.6萬個N95口罩。是最最寶貴的N95口罩。而協和醫院分到的口罩到底是一次性醫護口罩、還是N95口罩,還是其他口罩,湖北紅十字會的公開名單里面并沒有做出說明。
![]() |
這其中,協和醫院多次傳出防護用品告急的信息。在前方拼死拼活的醫院沒拿到多少口罩,在后方的莆田系醫院反而獲得紅十字會的“饋贈”。于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1月31日,湖北紅十字會作出更正說明,稱因工作失誤導致公開的信息不準確。現將捐贈的“N95口罩36000個”更正為“KN95口罩36000個”,其流向“武漢仁愛醫院1.6萬、武漢天佑醫院1.6萬”更正為“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武漢天佑醫院1.8萬個”。
![]() |
在此,紅十字會的說明是真是假沒有證據不好亂說。捐贈方和受贈方背后是否是同一個老板,就算是同一個老板,是否的確利用定向捐贈的手法免稅,沒有證據也不好亂說,至少從紅十字會的說明中,看不到是“定向捐贈”的明確說法。
暫且從捐贈企業和受贈醫院兩方面詳細了解一下背景。
捐贈方背后是軍工企業
根據湖北紅十字會公開的信息,3.6萬個KN95口罩的捐贈方叫北京森根比亞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根據企業的官網介紹,這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屬于佳農新集團旗下的集生物高科技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國家高科技標準的科研成果轉化生產基地。以“酶基安全消毒系統”為技術核心,其中“比亞酶”技術是國家“863”重大生物工程項目。
北京森根比亞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背后有兩個股東,分別是持股56.53%的北京佳農新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和持股43.47%的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
![]() |
![]() |
![]() |
![]() |
![]() |
在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對企業的采訪中,企業負責人只提到,并沒有定性捐贈。但也沒有說明,捐贈的口罩是N95還是KN95。
![]() |
獲贈口罩的莆田系醫院是老賴
風暴主角之一、獲贈方武漢仁愛醫院,已經是老賴,法定代表人同時也是大股東陳麗香,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 |
![]() |
![]() |
不過有一點不能冤枉武漢仁愛醫院,醫院本身有100張床位被擬征用為武漢市第四批發熱病人收治定點醫院。不過目前尚未接診。
![]() |
院長說,醫院還有70個病人在住院,在院醫護人員有280人。目前1.8萬個口罩發給了住院病人和家屬,也發給了職工,還包括附近居民。大概用了1.2萬多個,還剩6000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UN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