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作者:李孔亮、唐唯珂)、廣州日報、南方+、公開信息
據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17日24時,廣東省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28例。17日當天全省新增確診病例6例,新增出院57例,累計出院530例。新增出院病例中,8例為重型或危重型病例治愈出院,其他為普通型或者輕型治愈出院。新增確診病例中,東莞市2例,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和肇慶市各1例。無疑似病例。有2612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 |
![]() |
廣州零新增!零疑似!
2020年2月17日0時至24時,廣州市報告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0例。新增治愈出院11例。
截至2月17日24時,廣州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9例,其中:
白云區74例、海珠區66例、天河區44例、番禺區40例、越秀區35例、花都區19例、黃埔區18例、荔灣區17例、增城區17例、南沙區8例、從化區1例。
男性163例、女性176例。年齡介于1-90歲之間。
現有疑似病例0例。累計核實追蹤密切接觸者3540人,尚在醫學觀察834人。
339例確診病例中,累計治愈出院142例,無死亡病例。現有197例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其中危重型9例、重型11例、普通型169例、輕型8例;160例在市八醫院(含危重型1例、重型4例)、15例在省二醫院(含重型1例)、17例在廣醫附一醫院(含危重型8例、重型6例)、5例在市婦兒中心接受治療。
![]() |
“廣州暫未形成社區流行!” 市衛健委主任專訪,信息量很大
“非典”時期的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唐小平,如今擔任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擁有感染病學教授和衛健部門負責人雙重身份的他,對于眼下廣州的疫情,是如何研判的?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17年前的“非典”相比有何不同?
17日晚上,廣州日報者對唐小平主任進行了專訪。
![]() |
記者:廣州現在疫情防控情況怎么樣?
唐小平:現在,廣州已經連續9天確診病例都是個位數,疑似病例也大幅度下降,16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分別都只有1例。這些都說明,廣州市經過前段時間的努力,“外堵輸入,內防擴散”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效。
我們一直在鋪設立體化的防控網絡。其中包括對發熱門診的監測。現在每天廣州發熱門診大約有2000多名患者就診,2月份全市發熱門診40967名就診患者,我們做到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全覆蓋, 2月10日以來檢出陽性率維持在0.04%的極低水平,有幾天甚至一例都沒有。
現在,廣州的新冠肺炎病人從發病到確診的時間,從疫情初期的10來天降到了兩三天。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疫情防控中,廣州開展了交通口岸排查、來穗人員排查、社區主動排查、發熱門診篩查以及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排查,截至2月16日,累計核實追蹤密切接觸者3198人,累計入戶健康排查并服務近12萬人,火車站共檢測人數約415.8萬人次。
通過監測、排查主動發現的病人,在確診病例中的比例逐漸升高,在疫情最初,新增病例全都是病人自己就醫才被我們發現;到了上周,主動排查出來的比例提升到七成多,2月12日以來,100%的新增確診病例都是主動排查發現。
從我們現在監測情況來看,大部分病人都是和湖北武漢等重點疫區有關聯,從疫情一開始到現在,廣州市的確診病例持續以輸入為主,輸入病例占全部病例的70%左右。不少開始找不到明確傳染源的病例,經過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也發現是和重點疫區有關。
累計報告的338例確診病例中,有聚集性疫情66起,涉及209例確診病例,也主要發生在家庭內部。這些數據都說明,目前新冠肺炎在廣州還沒有形成社區流行或傳播,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 |
記者:隨著復工復產,來穗人員增加,接下來廣州的防控重點在哪里?
唐小平:目前廣州的新冠肺炎疫情應該說是到了一個低水平的平臺期,希望形勢會越來越好。但是近期復工復產,加上復學臨近,來穗人員增加,人員集聚的機會也多了。大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加強各種防控措施,特別是社區防控,對來自重點疫區的人員要加強篩查、服務和管理。
但是,大家也不要過于恐慌。我們對返穗復工人群在進行監測,目前沒有發現一例確診病例。我們也對一些公共場所進行了監測,比如共享單車、路邊充電樁、公交站、地鐵站、小區電梯內容易被手接觸的位置,取了很多標本,目前還沒有發現被病毒污染的情況。
當然,市民出門仍然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只有這樣,才能在更好地防控疫情的同時,科學穩妥地復工復產。
![]() |
記者:目前廣州對于確診病例的救治情況如何?
唐小平:廣州的醫院和醫護人員正在全力以赴地救治每一位患者,千方百計地降低重癥率和死亡率,目前截至16日廣州累計報告的338例確診病例中,年齡范圍從1歲~90歲,總共已經有治愈出院130例,治愈率達到38.46%。另外還收治了一名外地轉來的兩個月大孩子,昨天也治愈出院了。
到目前為止,廣州累計收治47例重型病例,經過治療,有30例已經好轉為普通型,更有5例已經出院,包括80多歲的高齡患者,很快可能還將有更高齡的患者會出院。
危重型病例最多時有17例,經過治療有5例從危重轉為重型,已經拔管、脫呼吸機了。高齡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礎病的病人也不少,治療難度較大,但目前為止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目前來看,對確診病例的治療最重要是氧療和生命支持。另外,我們也在對多種治療方案進行觀察。市八醫院中藥制劑“肺炎一號”已在130例輕癥患者使用,并獲同意用于全省30家定點救治醫院。
目前已在全省推廣,并在湖北荊州開展雙盲試驗。還有阿比多爾、克力芝、氯喹等抗病毒藥物我們也觀察了。特效的抗病毒藥目前還沒有,相對來說阿比多爾在緩解癥狀、降低重癥率的效果更好一些。
![]() |
記者:這次疫情防控衛健部門從2003年抗擊“非典”吸取了哪些經驗?
唐小平:這一次和當年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當年“非典”打的是一場“遭遇戰”,主要是救治病人、防止輸出;這次我們打的是“阻擊戰”,除了救治病人,還要防止輸入。這一次,不管是政府的統籌協調、整個社會的應對、聯防聯控機制,醫護人員隊伍建設和人才儲備,還有輿情引導、市民的主動配合,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打的是一場“人民戰爭”。
“非典”之后我們不斷在總結經驗、改進工作。廣州這次應對疫情的敏感性非常高,防控工作啟動得很早。從衛健系統來說,武漢12月31日發布疫情通報后,馬上引起了我們的警覺,當晚就做了部署,要求各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的監測和病例排查;1月3日進行全市骨干醫務人員培訓,做好應急準備。成立了專家隊伍、指定定點收治醫院、進行大規模培訓、啟動敏感的監測系統,都是在很短時間內有序進行。
現在我們的整個疫情監測系統比以往靈敏度大大提高,這些年來對醫務人員的隊伍建設,這次也發揮了關鍵了作用。我們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專家,特別是感染科、呼吸科、ICU的專家,這次在第一線的同志,大部分都是經歷了抗擊非典的戰役,擁有豐富的經驗。
所以,1月21日出現第一例從湖北武漢來的患者時,我們第一時間就診斷出來了。從全社會層面來說,“非典”后,群策群力、聯防聯控的機制比較健全了,輿情引導和通報機制更暢通,把全社會真正動員起來參與、配合防控。
![]() |
如果要評價我們的防控工作,到目前為止,還是讓人滿意的。當然了,隨著復工復學,人口大量流入,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新冠肺炎在廣州出現社區的流行或暴發。
但只要我們繼續做好對來自重點疫區人員的主動篩查、居家的管理和服務,企業按照指引做好相應的防控工作,我有信心能把防控工作做好。我也呼吁,從各地回到廣州的人群,尤其是重點疫區回來的人士,都主動配合我們做好防控。
廣東省醫保局:確保新冠肺炎患者治療零負擔
16日,廣東省醫保局副局長劉碧茹表示,廣東將確保新冠肺炎患者治療零負擔。做到了“三個率先、一個提高”,實現篩查對象和確診參保患者救治全過程醫療費用“零負擔”:
一是率先將確認疑似的參保患者納入保障范圍。因為疫情支出,按照國家醫保局部署,要求我們做到兩個確保。確保患者不因醫療費用問題得不到及時救治,確保定點醫院機構不因為醫保總額預算管理規定影響救治。我省一開始就堅持以患者救治為中心,率先將確認疑似的參保患者納入特殊醫保報銷政策保障,實現確認疑似、確診的兩類參保患者保障 “全覆蓋”,解除患者救治的后顧之憂。
二是率先保障新冠肺炎篩查對象在發熱門診的醫療費用。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這是疫情防控的一套 “組合拳”。為了把“組合拳”打好,關鍵在于早發現。所以我省在全國率先將新冠肺炎篩查對象在發熱門診發生的醫療費用納入特殊醫保報銷政策,實現新冠肺炎CT篩查“零自費”,消除了篩查對象對CT門診費用的疑慮,助力“早發現”工作,抑制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三是率先做好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工傷認定前的醫療保障工作。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為群眾生命安康拉起了防護網,做好他們的保障工作至關重要。我省率先將疫情一線工作人員,工傷認定前支付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醫療費用,由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待其認定工傷后,再與工傷保險基金結算,消除廣大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做到“早支付”。
四是大幅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好消息!兩個月大的“新冠”患兒順利從廣州市婦兒中心出院
2月17日,廣東省最小年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經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科專家組制定診療方案,醫護人員對癥治療和精心護理,肺部影像學及肝功能檢查明顯好轉,連續2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咽拭子核酸陰性(間隔24小時),已達到出院標準,于下午正式出院。
寶寶剛剛2個月大,祖籍湖北武漢,長期居住在武漢市。患兒1月25日隨及其父母、哥哥、外婆從武漢駕車至潮州探親,下高速路口后直接到潮州潮安區海逸大酒店自行隔離,全家陸續出現癥狀。2月3日寶寶出現聲音嘶啞,至潮安區人民醫院就診,取咽拭子,2月4日結果回報新型冠狀病毒陽性,轉至潮州市中心醫院隔離治療。
為求進一步診治,2月4日由120救護車轉運至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治療。入院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小斑片影,修正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普通型),予特級護理,空氣隔離+飛沫隔離+接觸隔離,配方奶喂養,保證熱卡供應,對癥支持等治療,定期復查相關指標并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咽拭子及肛拭子)。
經13天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醫務人員積極治療,寶寶目前體重6.6kg,體溫正常,無咳嗽、鼻塞,無流涕,無腹瀉等不適,2月17日省衛健委組織兒科專家會診達到出院標準。經協調當地衛健局派出醫務人員轉回衛健局居家隔離兩周,兩周后再返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感染門診復診。
2月初,寶寶一家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盈盈的爸爸、媽媽、哥哥等都入住了當地醫院隔離病房。但是,寶寶才2個月大,如何更好地救治她?當地醫院請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專家遠程會診,2月6日凌晨1點多,她轉院來到廣州。
![]() |
幸運的是,寶寶屬于普通型病例,入院時除了精神稍差,情況平穩。救治中,以對癥治療為主,對孩子的生活照料也非常重要。隔離病房護士彭紛霞最難忘的,是第一次抱起寶寶時,在她的襁褓中發現的小紙條。盈盈媽媽這樣寫道:我在這里給你們磕頭了,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她才兩個月15天,她都沒有好好地看看這個世界。雖然現在不太美好,但是我相信你們,相信政府,這都只是暫時的。
“我們做父母的,見到這樣一張紙條,都十分能理解孩子媽媽的心情。”彭紛霞說,這張小紙條,護士們一直保存著。無人陪護的小寶寶,也在隔離病房多了8個穿著防護服的“代理媽媽”。
沖奶粉、換尿布、買玩具……醫務人員都把盈盈當做自家寶寶在照顧,寶寶也喜歡看著她們笑。彭紛霞說,寶寶可能是把穿著防護服的人,都當做了自己的媽媽了。每天,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也會通過電話或微信,把孩子的治療和生活情況告訴她媽媽。看到孩子情況在好轉,她的媽媽既安心,又感激:“每天能看到孩子的笑容和視頻,這是對我的一劑良藥。”
![]() |
![]() |
“她要喝無乳糖的奶粉,晚上有時候會有點鬧,要多抱抱她。出院后要再觀察14天,期間如果出現癥狀要及時處理,也可以隨時和我們聯系。” 彭紛霞仔細與潮州的醫生交接,囑咐如何照顧寶寶。
仿佛感知到了離別,盈盈突然咿呀了一聲。王艷玲從彭紛霞手中接過寶寶,輕輕拍著哄她,“真是有點舍不得,但她能出院我們特別高興。來,讓‘媽媽’再最后抱一下!”
回應寶寶媽媽的小紙條,8位“代理媽媽”還給寶寶家人寫了一封信,隨轉運車一起帶去潮州。信里,媽媽們詳細地寫著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對孩子的寄語:“祝福寶寶健康成長!”
![]() |
對話2個月大的寶寶有了8個“代理媽媽”
孩子的情況如何?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感染科護士洪瀚丹作為8位代理媽媽之一做了關于患兒救治照顧的一些介紹。
問:能不能介紹一下這個患兒的情況?
洪瀚丹:我們2月5號下午接到通知,說有個2個月大的寶寶要辦入院,從潮州過來,但她父母都在潮州隔離治療。當時接到通知之后,我們第一時間去緊急調配了一些小朋友的東西,比如說從新生兒的奶瓶、奶粉、包被等。在人力上,我們馬上形成了一個8人組的陪護團隊,后來都成了寶寶的“代理媽媽”。
問:照顧這么小的患兒,有沒有遇到哪些困難?
洪瀚丹:我們都穿著防護服,一開始有點擔心她看我們穿的那樣,會不會很緊張。但她特別乖,喝奶粉換尿布都很配合,后面看到我們也是一直笑,有時還會頭往一邊看,注意我們在不在。
兩個月大的孩子,有哭鬧是很正常的。我們其實都是非常專業的兒科護士,能夠比較準確識別寶寶的一些需求。滿足她的需求之后,哭鬧一般是能夠緩解的,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是想要抱抱。我們也是經常會抱她,晚上也在病房里面給她唱一些搖籃曲。
問:當時孩子的媽媽留了一張小紙條,看到時是什么心情?
洪瀚丹:其實我們很能理解媽媽的感受,我們很多自己也是做媽媽的,能理解這份心。看到這個紙條,感覺責任會更大一些。我們也盡最大努力把小朋友照顧好。我們護士長每天都會給媽媽發小朋友的照片,有時發些視頻,給她媽媽講小朋友每天的情況是什么樣子的,讓媽媽放心。
問:具體是怎么治療的?
洪瀚丹:孩子癥狀比較輕,主要是對癥治療,更多的是在這邊隔離后,生活上的一些照顧。我們的護士還給小患兒帶了玩具,消毒之后給她玩。發現孩子乳糖不耐受,后來用的都是無乳糖奶粉。
問:現在咱們隔離病房里面也有挺多小患兒,您覺得跟大人的護理起來,小孩子的護理有哪些不一樣?
洪瀚丹:其實小孩子的護理的話可以說簡單,也可以說復雜。小孩子的需求會比較單純一些,但進入隔離病房,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在外。我們除了關心他們生活之外,還要教他們怎么去照顧好自己,大一點的孩子,我們會鼓勵他們去寫下當下的心情,寫一些日記,然后跟家里人或同學、朋友、老師視頻通話。我們也常常找共同話題和他們聊天,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狀態。其實很多小朋友都是挺開心的,有的甚至玩得不想出院了。
問:出院之后,孩子還要注意什么?
洪瀚丹:我們在給孩子家人的一封信上,有詳細地寫注意事項。目前聽說孩子的爸媽都還在隔離,當地會安排人照顧孩子。回去之后還是要觀察14天,除了看有沒有發熱等癥狀,也要觀察孩子吃得好不好、精神怎么樣,孩子還小,在喂養上也要注意。
![]()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