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海外肺炎疫情持續擴散,令美股市場劇烈震蕩,這不由讓人聯想,此次疫情否會像2000年的
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的地產泡沫引發的金融危機一樣,成為結束美股本輪10年長牛的轉折點。
證券市場短期走勢受很多偶然事件影響,但長期走勢,一定與該市場所處國家的宏觀經濟走勢,企業盈利水平息息相關的。
美股已處于10多年來最高點從宏觀面看,即使不考慮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自身已經開始出現放緩的征兆,消費、投資、進出口都在2019年4季度和2020年前兩個月出現顯著的疲態。3月4日ADP與穆迪分析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新增就業數據從5.4萬大幅下修至2.2萬,服務業新增數據從23.7萬大幅下修至18.6萬。實際上在2019年美國國債收益率數度倒掛,就已經對經濟衰退給出了預警。而2020年是美國大選之年,特朗普為競選所需,對經濟進行過度的財政刺激和過度的貨幣刺激,導致財政赤字持續走高,貨幣政策調整空間越來越窄,而在這時點疫情爆發意外地擠破了資產泡沫。從企業盈利方面看,今年一季度美股盈利增速出現了顯著放緩的跡象,多家公司公告表示受疫情爆發影響,收益增速會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根據Wind數據統計,2008年標普500平均市盈率為16.01倍,市凈率2.31倍,股息率2.44%,而截至昨日,標普500平均市盈率為23.95倍,市凈率3.55倍,股息率1,78%;2008年道瓊斯工業指數平均市盈率為15.17倍,市凈率3.32倍,股息率2.85%,截至昨日道瓊斯工業指數平均市盈率為22.16倍,市凈率4.94倍,股息率2.11%。
信息技術行業是美股市場市值最高的行業,比是第二大市值可選消費行業和第三大市值醫療保健行業之和還多,是美股龍頭行業,也是美股10年牛市的動力所在。2008年信息技術行業平均市盈率16.06倍,最低2011年曾探至13.5倍,而截至2019年末,市盈率大幅攀升至32.45倍;市凈率則由2.19倍上升至6.31倍;股息率由1.31%下降至0.79%。
不論從整體估值還是重點行業估值來看,美股都處于10多年來最高點,而市場回報率卻處于最低點。美股最大的風險在利率和財務杠桿另外,造就過去十年美股慢牛的根基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盈利增長和因為利率下行帶來的估值提升以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上市公司大量的股份回購。回購促進股票價格上漲的機制主要有兩個,一是直接增加公司股票的需求提高股價,二是回購注銷公司股票后,可以提高每股收益和公司整體的凈資產收益率。最近十年里,美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金額大幅飆升,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金額可以占到全部凈利潤的一半以上。
如像蘋果公司,2012年以前回購基本是沒有的,2013年開始回購金額持續飆升。蘋果公司2012財年實現凈利潤417億美元,2018財年實現凈利潤595億美元,凈利潤的年化復合增速只有6.1%。這個增速放到A股市場,完全看不出是一個高科技公司,更像是一個公用事業公司。但通過大量的股票回購,蘋果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從2013年的30%左右提高到2018年的56%。到2018財年,蘋果公司股票回購的金額高達753億美元,大幅超過當年的凈利潤。
而有些公司盈利并不支持大規模回購,但為刺激股價上升,大規模負債來維持回購資金。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00%,這在傳統意義的財務管理上,都已經算是資不抵債了。如麥當勞,2014年資產負債率還只有63%,到2019年末資產負債率已達117%;星巴克2017年資產負債率還只有62%,2019年末也達到132%。
所以,美股最大的風險在利率和財務杠桿,而不在企業盈利惡化,這就是為什么過去一兩年美股似乎對經濟衰退無動于衷的原因。只要低利率能夠維系,發債回購就能夠繼續,從這個角度看,美聯儲降息會成為美股有力的支撐。通脹不起來、利率不起來,很難說美股行情就趨勢性終結。但一旦杠桿泡沫破滅,危害也是無窮的,中國經濟和證券市場對此要未雨綢繆,以應對美股杠桿泡沫破滅后,可能出現的更加劇烈波動,以及由此導致的經濟衰退。對A股有何影響?而相比于美股三大股指、富時100、韓國綜合指數、日經225等重要國際市場估值來看,當前A股上證綜指、滬深 300 的估值仍處低位,上證綜指、滬深300當前市盈率僅為13.47倍、12.22倍,市凈率也僅有1.43倍和1.48倍。而作為A股市值最高的行業銀行板塊估值更低,平均市盈率僅有6.33倍,市凈率0.79倍,這無疑是A股的定海神針,也是為什么近期外圍巨震,而A股韌性十足,屢屢走出獨立行情的基礎所在。
山西證券認為,美股超長牛市大概率將被疫情終結,建議投資者大幅降低美股配置比例,因中概股基本面與美國經濟的相關性較小且中概股因其業務以人民幣結算,存在匯率天然對沖功能,可以對部分估值較低、后續增長強勁的中概股進行戰略性配置。粵開證券表示,本周市場風格稍有變化,火熱的科技股有所降溫,主要是受事件性因素影響,國外市場波動風險較大,市場資金避險情緒升溫,后續科技股表現將有所分化,而科技股的相對降溫也為低位板塊帶來了輪動補漲的機會,市場出現調整反而給了投資者低吸的機會。中信證券表示,A股市場依然處于“小康牛”的途中,預計3月將進入平和期,是全年絕佳的配置時機。首先是疫情在中國境外進入蔓延期,但全球資本市場已出現較為充分的調整,美股巨震不會進一步誘發全球系統性風險。其次是國內經濟進入快速恢復期,政策層加碼,復工/復產開始加速爬坡,預計4月基本接近正常水平。對A股市場而言,科技股將進入業績和估值的校準期,個股將走向分化,優質科技白馬將最終勝出。對投資者而言,A股市場將進入平和期,不會出現春節后快速“V型”反轉的態勢,是逐步配置A股的良機。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e公司官微。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岳權利 HN152)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