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 外媒稱,在全球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多國醫療衛生系統面臨著沉重的壓力。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3月6日報道,近期,全球各地的疫情持續快速發展。歐洲除了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法國5日的單日確診病例也突破百人。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表示,法國已無法避免新冠肺炎成為流行病。另一方面,德國的確診病例也增加至530例,德國政府已宣布禁止醫療器材的出口。
同一天,英國與瑞士都出現首起病亡案例,英國的累計確診人數也突破百人。
另一方面,伊朗6日新增了1234例確診病例,這也將累計確診病例提升至4747例。
另據德新社3月6日報道稱,伊朗前副外長侯賽因·謝赫伊斯蘭在感染新冠病毒后逝世。據報道,這位67歲的外交官是6日凌晨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一家醫院中去世的。
又據法國《回聲報》網站3月5日報道稱,意大利醫院系統已經面臨危險的處境。
“我們必須要做好準備經歷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意大利面對的最為嚴峻的兩個月。”這是意大利著名病毒學專家喬瓦尼·迪佩里的意見。意大利總理孔特也持這樣的看法。在5日面對全國的一場電視講話中,孔特話說得很重。這是一場針對病毒的戰爭。
報道稱,根據5日下午的最新數據,意大利一天內新增41例死亡病例,死亡總數達到148例,確診病例總數達3858例。意大利政府很清楚本國醫療衛生系統正處于滿負荷邊緣。孔特承認:“它可能會超出應對能力范圍!
報道認為,倫巴第大區、威尼托大區等地的醫療衛生系統是意大利組織運轉最好以及配備設施最佳的地區,現在遭遇的困難在不斷增長。病毒擴散到意大利南部地區的話,局勢可能會失控。
意大利的醫衛系統在疫情暴發前就已經遭遇問題。在歷經10年的預算削減后,該系統醫生缺口5.6萬人,護士缺口5萬人。最近5年來758家醫療機構關門。
此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5日報道稱,英國首席衛生官員克里斯·惠蒂此前警告稱,英國境內的病例有一半很可能會在短短三周內暴發,而國民保健署當前并沒有足夠的床位應對可能出現的大批患者。
惠蒂說,疫情暴發可能讓國民保健署背負“巨大壓力”,所有需要床位者都得到滿足是不可能做到的。
報道稱,此前據認為,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患者都在醫院接受隔離觀察。但惠蒂5日披露,有45名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患者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
英國新公布的指導方針與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發布并獲得其他國家采納的指導方針相左。后者稱患者在癥狀出現初期應在醫院接受隔離。
此外,據英國衛生服務部門多位消息人士5日稱,病毒檢測服務部門已承受巨大壓力,很難應對目前需要接受檢測的大批患者。
據法國《世界報》網站3月6日報道稱,由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日本人人數不斷增多(3月6日累計1067例),安倍晉三內閣的應對措施缺乏一致性引發了一場信任危機。
報道認為,安倍內閣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應對在海外遭到了批評,而日本人也頗為不滿:共同社民調顯示,有近60%的受訪者對阻遏疫情的措施不滿。禁止外國游客和商人入境只是加重了日本島內的焦慮情緒。
報道認為,新冠病毒疫情在日本引發了多層面危機,其中就包括緊急情況下的政府缺位。對“鉆石公主”號郵輪乘客的隔離措施,也顯示出日本政府的問題:在特殊情況下通常會對官僚程序墨守成規。結果有20多名乘客沒有經過核酸測試就離開了郵輪,其中有一名乘坐火車回家的女性被證實攜帶了新冠病毒……厚生勞動省則“承認”只能進行數量有限的核酸測試(每天3000例)。
【延伸閱讀】參考快訊:美國佛州兩人死于新冠肺炎
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衛生官員6日說,兩名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佛羅里達州死亡,這是美國東海岸首次出現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佛羅里達州衛生局通報說,兩名死者均為七零后,都曾到過海外。但通報未說明兩人到過哪里或官方是否尋求確定他們與誰接觸過。
佛州官員6日仍在說該州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很低。但至少在邁阿密,因擔心人群擁擠可能造成新冠病毒傳染,當地官員取消了兩場大型音樂會。(編譯/沈建)
(2020-03-07 14:28:11)
【延伸閱讀】英媒:特朗普稱世衛組織估測新冠死亡率為“虛假數據”
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 英國《衛報》網站3月5日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晚在?怂新聞頻道直播中說,對于世界衛生組織估測全球新冠病毒死亡率為3.4%,他認為并不可信。
報道稱,特朗普在電視直播電話采訪中說:“我認為3.4%其實是個虛假數據!
特朗普起初說:“這只是我的直覺啊!钡纸又f:“根據我與很多專業人士進行的大量交流來看,很多人會感染,但這種病非常輕微,他們很快就會好起來,他們都不用看醫生,連電話都不用打。”
他還說:“你根本無從得知那些人的情況,也就無法根據新冠病毒在總人口中把他們歸類。你根本就做不到。”
特朗普隨后信口給出他自己對死亡率的推測。他說:“死亡率一下子好像達到了3%或4%,這個數據相比遠不足1%的死亡率已經很高了。”他可能指的是流感的一般死亡率,流感死亡率一般遠低于1%。
他又說:“他們并不了解輕癥病例,因為輕癥病例不會去醫院。所以我認為,該數據會遠低于1%。
(2020-03-07 13:52:08)
【延伸閱讀】專家解讀:衛生紙為何成國外公眾搶購對象?
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 英媒稱,新冠病毒所引起的全球恐懼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英國一些超市的衛生紙貨架被搶購一空。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悉尼超市的衛生紙貨架也在幾分鐘內被清空。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6日報道,澳大利亞4日發生一起為爭搶衛生紙而動刀,最后驚動警察的事件。更有甚者,有人還跑到公共廁所去偷衛生紙。美國最近也有報告說,民眾開始搶購衛生紙。無疑,這些都與新冠疫情緊密相連。
澳大利亞政府給公眾的建議是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多洗手。同時還建議人們如果覺得有必要,可以儲存兩個星期用量的食品、水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必需用品。
但是,人們在儲備食品和其他商品之前,提前開始搶購衛生紙。
澳大利亞當局不得不出面呼吁公眾不要由于恐慌而盲目搶購。一些超市也安撫公眾說,他們有足夠的庫存,而且生產線24小時不停來滿足公眾的需求。
報道稱,有些澳大利亞人把搶購衛生紙的行為形容為“最愚蠢的”危機。還有人指出,至少藥品、口罩、消毒液還能有助于預防病毒感染,衛生紙根本不屬于這一類。話雖這么說,但它絲毫未減人們搶購衛生紙的熱情。
消費者心理專家表示,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合理的”,而社交媒體和新聞報道無疑助長了人們盲目效仿的心理效應。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格雷斯教授表示,衛生紙在貨架上的位置比較顯眼。她說:“想象一下,50大卷衛生紙一下子從貨架上消失后所產生的空蕩感效應。它可比50罐早餐豆或消毒液不見了更顯眼。”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加爾格副教授表示,這里還有“錯失恐懼癥”在作祟,因為當人們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總覺得這里面必有其原因。因此,生怕自己錯過。
“關鍵是沒有人知道新冠病毒疫情走勢如何,最后會不會更加惡化!奔訝柛裾f。因此,人們希望能有備無患,因為這是他們為取得某種控制感能唯一可做的事。
悉尼另一位消費心理學專家米勒博士說,這也是城市化社會和人們現代生活方式便利的最高體現。
他表示,人們已經不習慣物品短缺和斷貨現象。潔白柔軟的衛生紙正是澳大利亞人和許多其他國家的人不愿意放棄的一種“奢侈品”。
米勒說,萬一人們不得不長期居家隔離,無法出門,至少他們可以確保享受人生中的一點點舒適。
雖然,同許多其他生存必需品(例如水和食品)相比,衛生紙根本無足輕重,然而它卻是人們不愿放棄的、能維系生活最低水準的某種東西。
(2020-03-07 13:47:42)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