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放緩疊加此前大規模減稅降費翹尾因素,使得今年絕大部分地方下調收入預期,如北京、上海都預計今年財政收入零增長。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16個公布了1月份財政收入的省份,其中9個省份收入下滑,印證了收入低迷仍在延續。
而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運行的巨大沖擊,也開始在財政收入上體現。比如,疫情重災區湖北1月份還有400多億元的收入,但2月份收入跌至個位數,十分罕見,而這一窘狀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多位地方財政人士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對地方財政收入的沖擊較大,一些地方收入下滑明顯。
“2、3月份地方財政收入大幅度負增長將是確定性事件。不過,隨著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財政收入會逐月回升,低拐點可能會在6月份。”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近日公開表示,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強,長期向好的趨勢也沒有改變。隨著復工復產,經濟的逐步恢復和持續的健康發展,財政收入也會不斷增加。
低迷開局
財政收入折射出經濟社會運行情況,被稱為經濟“晴雨表”。而且政府運行、老百姓(603883,股吧)福祉都離不開財政收入的支撐,因此收入狀況備受市場關注。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的16個省份1月財政收支數據中,至少有北京、上海、山西、河北、安徽等9地財政收入出現下滑。
具體來看,今年1月,山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9.8%,陜西同比下降16.63%,河北同比下降11.7%,內蒙古同比下降9.5%,北京同比下降6.5%,遼寧同比下降3.9%,上海同比下降1%,青海同比下降1%,安徽同比下降0.9%。
廣東、江蘇、廣西等地1月財政收入微增。但財政收入規模全國居首的廣東,1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僅0.2%。
浙江和江西1月財政收入保持5%左右增速,貴州達到9%,云南則達到兩位數增速,為10.2%。
“1月份地方財政收入低迷有些超預期。”王振宇說。
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1月的地方財政收入延續了去年低迷態勢,這跟去年2萬多億元的減稅降費效應持續釋放有關,也跟今年春節提前至1月份、企業提前放假有關,另外新冠肺炎疫情也有一些影響。
其實,今年不少省份下調了財政收入增長目標。據統計,29個省份一般公共預算平均增速目標約為3.1%。其中,上海、北京兩大發達地區預計零增長,吉林更是預計負增長5%。
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為了防控疫情,不少地方企業停產停工,也導致財政收入受到較大沖擊。
比如,雖然湖北尚未公布今年1月的財政收入數據,但根據財政部信息,由于今年1月是根據上月的情況繳納稅款,因此疫情重災區湖北1月的收入還是實現了比較平穩的增長。而去年1月,湖北財政收入為458億元,因此預計今年1月仍有超400億元的收入。
但從1月下旬開始,湖北各地采取嚴格措施封城,企業基本停工停產。一位熟悉湖北財政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湖北2月財政收入僅為個位數。
許宏才也在3月5日的發布會上表示,湖北2月份只有零星收入入庫,但是2月末湖北的庫款情況還比較好,原因是除了疫情防控和基本的支出安排之外,有很多的支出實際上沒有開支,所以總體到2月份為止,庫款余額有1306億元。總體來說,跟正常的需要相比是夠的。
1月財政收入狀況還不錯的貴州,收入增速也開始明顯收窄。貴州省財政廳數據顯示,1至2月中旬,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已經收窄至4%,其中最為核心的稅收收入同比下降12%。
施正文表示,受疫情影響,納稅申報有所延后,這導致2月份各地財政數據會比之前晚些出來。同時,疫情疊加新舊減稅降費帶來的減收,地方財政收入很可能會有兩位數降幅。
支撐他這一判斷的是,受疫情影響,2月份制造業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29.6%,比上月下降24.5個百分點,均創下歷史最低值。這幾個數據的低迷,意味著我國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收入將明顯下滑。
安徽省財政廳分析,由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處于關鍵時期,短期內對經濟增長造成較大壓力,進而影響財政收入增長,預計一季度全省財政收入增收困難。
江西省財政廳分析稱,疫情的發生對經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給財政組織收入帶來了空前的壓力。同時,疫情防控資金、“三保”等民生保障必須足額保障到位,全省財政收支矛盾將十分突出。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濟增速放緩疊加新冠肺炎疫情,一季度財政收入出現下滑也很正常。財政收入全年情況還得看疫情后經濟恢復振興情況。
以收定支、優化支出
盡管財政收入減少,但剛性財政支出如防疫支出、扶貧支出等力度不減。施正文認為,今年財政收支矛盾將進一步加大,收支缺口擴大,赤字規模會較上一年有明顯增加,赤字率(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有可能突破3%。
為了做到財政收支平衡,今年更加強調以收定支,即收多少錢辦多少事,并更加注重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此外,“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支出是底線,必須確保“三保”支出。
比如,雖然收入有所下滑,但1月,北京和上海兩地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也分別同比下降2.6%和6.1%,支出重點投向民生等優先保障領域。
遼寧省在全省1月財政收入下滑的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統籌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資金需要,1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4.1%,民生相關支出占比在七成以上。
疫情重災區湖北更是得到了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
許宏才介紹,中央財政建立了對湖北省按周調度資金的工作機制,加強基層“三保”支出庫款的保障。3月份的第一周已經給湖北省提前撥付資金350億元。未來還會按周及時撥付資金,保證湖北省庫款資金周轉的需要。
“現在地方的‘三保’不會出大問題,目前為止,沒有出現發工資存在困難的情況。”許宏才說。
施正文表示,在當前財政收入形勢下,各地肯定會進一步壓縮政府一般性支出,將資金用于民生保障。盡管地方財政收入困難,但兜底“三保”問題不大。現在關鍵是財政要進一步發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從而促使經濟進入正常運行軌道,這樣也才能使得財政可持續。
“疫情結束后,一些行業企業依然復工復產困難,因此有必要出臺針對性稅費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盡快恢復。”施正文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