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辦、國辦復工復產調研組深入江蘇南京、南通、蘇州、無錫等地市,圍繞各地的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展開調研指導,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協調解決具體問題。
調研組在外向型經濟重鎮蘇州注意到,當地黨委政府打出了一套政策和措施的組合拳,幫助企業復工達產;同時,企業自身也在發力,危中尋機搶占市場。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成為當前和接下來工作的重點。
3月21日,江蘇已經連續超過一個月無新增確診病例,在疫情防控呈現持續向好的同時,復工達產工作正在加力有序推進。在蘇州昆山的這家企業,前段時間進口的38臺高端模具制造設備已經調試安裝,近億元的追加投入是為了滿足訂單增加的需要。
昆山科森科技(60362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金根:客戶訂單這一塊,給我們增加了很多,原來的產能我們遠遠滿足不了了,這次進了38臺設備。
這家企業2月10日復工,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首批外地員工從河南乘復工專列返崗。2月底,3000多名員工絕大部分返崗工作,產能很快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眼下,為了滿足新增訂單需要,當地政府正在和企業聯手從云南、貴州等地招聘新員工。自復工之初,蘇州便在全國率先推出了“惠外貿十二條”措施,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外貿企業的生產經營、鼓勵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推進貿易便利化等4個方面,支持外貿企業平穩發展。
截至目前,蘇州4000多家規上外資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重點外貿企業也已經全部復工,履約能力正在逐步回升。蘇州市發改委副主任 夏文:下一步要建立一個企業的直通機制,做“一企一策”來幫扶企業解決困難,以龍頭企業的穩定來帶動全產業鏈的穩定,從而穩定我們全市外貿發展的勢頭。(總臺央視記者 徐大為)
(編輯 劉益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