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看疫情動態是每天的“必修課”;小病小痛不往醫院扎堆,先在線上問問醫生;習慣去銀行網點的長輩,開始用手機辦理業務;父母不再嘮叨年輕人看手機,因為他們有可能正在學習……
一場疫情,讓大家的生活加速從“線下”走到“線上”。有趣的是,以上變化,都可以在平安口袋銀行App上發生。
為應對國內疫情變化,1月31日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快速打造全線上化綜合服務平臺——“在家辦”,滿足客戶 “宅在家”的金融服務需求。
隨著海外疫情擴散,3月18日 “在家辦”升級為“看世界”,升級了全球客戶可使用的健康管理服務、跨境服務,并增加了海外疫情實時動態及境內外出行指南等。
從1月31日上線至3月29日,該服務平臺頁面累積訪問量高達1300萬。
平安銀行金融服務能如此迅速地響應客戶需求,推出線上平臺,得益于平安銀行一貫以來對生態銀行、數字化銀行和平臺銀行的戰略布局。
在平安銀行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謝永林董事長表示2020年是平安銀行邁向轉型新階段的元年,在零售轉型大方向下,將與時俱進,著力打造數字化銀行、生態銀行和平臺銀行三張名片。
戰略的成功執行,最終傳導到客戶體驗。
疫情期間的“在家辦”和“看世界”服務平臺顯示,平安銀行客戶的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健康管理新選擇:跨越地球的“云診臺”
“復工之后,職場的人越來越多,辦公桌和辦公用品如何正確消毒?”
“孩子今天有點咳嗽,想去醫院檢查,但又擔心本來沒啥事,去了反而被傳染!
“我留學的國家疫情越來越嚴重,除了口罩、酒精,我還需要買護目鏡么?”
這些來自客戶的真實問題,在平安口袋銀行App在線問診服務平臺并不罕見。
7×24小時免費在線問診服務由平安銀行聯合平安好醫生提供,客戶可及時獲得關于新冠肺炎的權威解答,還可直接進行身體不適的線上問診。
2020年1月底至3月底,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使用問診服務的用戶明顯增加,問診相關頁面訪問量累計123萬,較2019年10月底至12月底上升267%。
“云診臺”有效助力緩解線下醫療資源壓力,也切實幫助客戶解決了燃眉之急。
風險隔離,疫情下企業家的關注焦點
張先生是一家中型企業主,從宅家隔離開始,他的焦慮情緒一天都沒減輕過。
“疫情來得太突然了,很多以前沒想過的問題一下子都爆發了,家庭資產配置和風險隔離真的要提上日程了!
張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企業家的擔憂。2020年春節前后,平安銀行客戶通過平安銀行設立的保險金信托規模出現上漲,其中私行及潛在私行客戶設立規模環比增長75%。
保險金信托規模激增,折射出企業家人群風險隔離意識明顯增強,他們更重視健康,珍視親情,也對自己擁有財富的形態有了更多思考。
跨境服務不停擺,業務量增加64%
當前,世界各地中國留學生和外派人員的安危是全民關注焦點。海外人員的安全保障和跨境金融業務的正常開展,成為社會關注的“大考題”。
對此,平安銀行推出的“看世界”服務平臺,讓客戶足不出戶就能辦理跨境匯款、留學購匯、外幣理財等業務。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平安銀行線上化服務有效滿足了客戶留學匯款、跨境匯款業務量大幅增長的需求,匯款筆數同比增加64%,匯款金額同比增加59%。
此外,針對留學生和外派員工回國后的保障問題,平安銀行代銷一系列保障計劃,有的計劃包含“新冠肺炎”保障,讓歸國的人更安心。
老年客戶“觸網”率增加26% ,“提高財商”成女性新風潮
對于手機銀行,老年人一直是“想用不會用”、“想用不敢用”的心理。
不過,這屆會玩抖音、在線K歌的老年人適應手機銀行的速度也相當快。
疫情期間,60歲以上的客戶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人數同比提升26%。他們在手機銀行辦理相關業務,既方便快捷,也避免了扎堆跑銀行的風險。
另外,平安銀行數據顯示,女性偏好使用貸款、投資理財、基金、保險等與財富管理相關服務;而男性客戶則傾向使用信用卡、車主類等在線金融服務。
平安銀行另一組有趣的數據發現,女性更喜歡早晨(5-10點)和入睡前(21-24點)閱讀理財資訊,而男性偏好的閱讀時間,和女性幾乎“完美錯過”。
可以看出,女性愿意在職場或育兒以外的時間投入精力提升個人“財商”,賺錢和讓錢再賺錢的能力,讓她們有一份更獨立的底氣。
100萬、22次……金融向善中有溫度的數字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捐款捐物,為疫區送溫暖。在1月26日平安銀行首批捐款3000萬元馳援武漢之后,平安銀行員工多次自發捐款。3萬多員工捐款金額合計超過1000萬元,這些善款帶著平安銀行人的祝福與期待,落實成一件件的醫療物資,奔向抗疫最前線。
另一組有“愛”的數據顯示,在平安口袋銀行App上公益慈善類交易流水在2020年春節期間同比提升335%,節后兩周環比節前提升了138%。
捐助金額最多的三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浙江和山東。
其中,單筆捐贈最多的客戶捐了100萬,捐贈次數最多的客戶捐了22次。
這些數據,是來自天南地北的平安銀行客戶和員工的愛,是中國的凝聚力的縮寫,是金融向善的溫度。
(客戶捐款留言)
在這些大數據的背后,我們看到了整個中國金融+生活方式的改變。未來,銀行業提供更智能、更開放的線上化服務是大勢所趨。以技術創新金融服務,將銀行服務嵌入到各類生態場景中,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平安銀行將踐行 “三張名片”的新定位,即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化銀行,以科技促質效;構建覆蓋客戶全旅程的生態銀行,以協同固城墻;搭建互聯互通的平臺銀行,以開放享共贏。零售銀行將繼續依靠科技賦能優勢、專業能力優勢和綜合金融優勢,實現從服務端到金融端的閉環,為零售客戶提供更優質的一站式和全周期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