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久困”食品安全問題的永輝超市(601933,股吧)再次引發關注。一則,永輝超市一副總經理“悄悄”減持被證監局警示,二則,同日,永輝超市家門口店即福建門店被通報有三批次食用農產品(000061,股吧)抽檢不合格,可謂連續“犯規”。
有高管“悄悄”減持被證監局警示
5月15日,福建證監局發布了《關于對羅雯霞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該決定書顯示,經查,羅雯霞作為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超市)的股東、副總經理,于2019年9月12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永輝超市股份2,000股,減持前未披露減持計劃。
福建證監局表示,上述行為違反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0號,以下簡稱《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第八條的規定。
根據《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福建證監局決定對羅雯霞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警示羅雯霞加強對有關證券法律法規的學習,切實提高信息披露意識,嚴格按照規定配合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
永輝超市2019年度報告顯示,羅雯霞現任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曾任重慶大世界購物中心樓層經理、香港智尊商業策劃公司部門經理,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前福建永輝集團有限公司)華西大區拓展部經理、總監及全國項目拓展總監。
“家門口店”再現不合格食用農產品
同日,即5月15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16期),顯示,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6大類食品317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速凍食品、酒類、水果制品、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合格301批次,不合格16批次。
(圖片來源: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上述不合格批次中,包括永輝超市銷售的食用農產品。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首山超市銷售的蛤蜊(活)(購進日期為2019年12月2日),氯霉素不合格,初檢機構為福建賽福食品檢測研究所有限公司,復檢機構為廈門海關技術中心”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晉安分公司銷售的蝦菇(活)(購進日期為2019年12月13日),鎘(以Cd計)不合格,初檢機構為福建賽福食品檢測研究所有限公司,復檢機構為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南平市順昌中山店銷售的雞蛋(購進日期為2019年12月18日),氟苯尼考不合格,初檢機構為廈門泓益檢測有限公司,復檢機構為廈門海關技術中心。”
針對上述不合格食品,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永輝超市剛開完食品安全座談會。
據新浪財經于2020年5月10日晚轉載來自消費日報網的文章《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在永輝水產快檢實驗室召開食品安全座談會》,顯示,“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管處、食品抽檢處、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等單位在永輝超市設于福州馬尾大名城(600094,股吧)的水產快速檢測實驗室召開座談會。”
“會上,與會人員就‘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食品安全抽檢及公示等有關問題展開研討,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小斌等陪同并參加座談。”
(圖片來源:互聯網)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管處黃傳水處長一行還現場察看了永輝超市水產供應鏈的相關情況。每到一處均詳細詢問供應鏈詳細情況,了解一品一碼落實的難點、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征詢企業對生鮮農產品抽檢公示的具體意見。食品流通市場有關人士強調,抽檢是市場監管部門目前對食用農產品進行監管的重要手段。食用農產品種養環節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進一步加強食用農產品源頭監管,從種植、養殖環節入手,切斷食用農產品污染源,有利于保障百姓的餐桌安全。”
“永輝超市負責人表示,保證食品安全是永輝人的責任,永輝福建公司正在調集全部力量,積極推動“一品一碼”從供應鏈到門店落地,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過在源頭采購端設立檢測實驗室等辦法,加強食用農產品采購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