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鄒彬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以來她一直關注農民工群體,“自己就是從農民工走出來的,要為農民工代言!编u彬說。近幾年,鄒彬一直建議加強農民工就業和技能培訓,呼吁社會關注農民工群體。今年他仍聚焦農民工技能培訓這部分,希望繼續推進落實。除此之外,今年鄒彬還建議進一步推動新時代農民工轉型為產業工人,強調新生代農民工需要歸屬感。
事實上,農民工群體已經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主體,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農民工總量逾2.9億人。隨著社會對農民工群體的關注,保護農民工權益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鄒彬走訪調研中,他發現農民工還有很多顧慮。
“現在技能培訓、比賽越來越多,農民工有更多學習進步的機會。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參加技能培訓就意味著短期內看不到經濟效益,對于養家糊口的人來說,即使想學技術,但是現實也不允許!编u彬具體向記者解釋,這背后就是農民工歸屬感的問題。歸屬感不僅是對農民工這個職業的認同,更是他們的子女教育、醫療等這些社會資源要得到保障。“只有讓農民工沒有后顧之憂,才能有更多提升的機會!
對此,鄒彬建議,新生代農民工需要向產業工人轉型,新生代農民工需要歸屬感。根據全國總工會的界定,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年齡在16歲以上,在異地以非農就業為主的農業戶籍人口為新生代農民工。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比老一代農民工更注重工作環境和權益保障,但其職業技能仍有待提升。
鄒彬認為,提升職業技能至關重要。在他看來,新生代的“新”就是當下農民工能跟上新時代,學習新技術,不再只是出賣勞動力,而是能主動學習提升自己,成就新生活。
來源:綜合央廣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