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經貿形勢仍存很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我國的貨幣政策還有多少靈活調整空間受到很大關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可以看到,相比去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松緊適度”以及“引導M2和社融增速與經濟增速相適應”等表述,今年貨幣政策迎來新基調。
綜合多位專家觀點,總體來說,今年貨幣政策將量價配合、多管齊下。一方面,要綜合使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大貨幣投放的力度,未來貨幣政策在降息降準、再貸款等手段方面的邊際寬松空間將擴大;另一方面,在繼續引導LPR利率繼續下行的同時,防止資金“空轉”,讓資金有效直達企業也非常重要。
寬貨幣向寬信用轉化
盡管政府工作報告對貨幣政策著墨不多,但一些新的提法也引發了市場對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可能性的熱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說,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確保總量力度足夠、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三方面進一步發力,對沖疫情影響,服務好“六穩”、“六保”工作大局。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央行可以采取不同期限、擴大抵押品范圍、適度提高抵押率等方式,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引導資金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實現寬貨幣向寬信用轉化。
今年一季度以來,央行多種政策工具靈活運用,信貸支持不曾斷檔。三次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1.75萬億元,增加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發揮政策性銀行信貸支持作用,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分析,從本輪出臺的抗疫政策可以看出,充分發揮結構性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已成為貨幣政策發力的重要特征。預計貨幣政策工具創新仍將屬于結構性工具范圍,旨在更好地發揮精準滴灌作用。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下半年為實施精準滴灌,專項再貸款額度還有進一步擴大空間,再貸款利率也存在小幅下調的可能。下一步“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可能也將圍繞再貸款設計,這將直接帶動國有大行進一步增加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完成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的目標。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的表述內容超出市場預期。此前,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相關的表述為: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最新的政策表述更加積極,意味著今年以M2和社融增速為代表的寬信用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兩個指標的增速會超出‘略高于’名義GDP增速的水平。疫情特殊時期,監管層對宏觀杠桿率短期上行的容忍度在增加。”王青稱,貨幣政策將量價配合、多管齊下,下半年M2和社融存量增速有可能達到14%~15%左右,將較4月末11%~12%的增速進一步加快,并顯著高于上年末8.7%(M2同比)和10.7%(社融存量同比)的增長水平。
配合特別國債,年內還有降準
除了疫情帶來的短期困難,針對經濟社會中一些長期性、結構性的問題,在后疫情時代,貨幣政策應該如何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下一步,貨幣政策向寬松方向轉換并非“大水漫灌”,不是采取數量型的全面寬松,而應該在價格方面做足文章,在利率方面有明顯調整,使企業能夠輕裝上陣。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等。
“‘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是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今年為對沖疫情的影響,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將明顯高于去年,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這就必須防止通脹高企,引發資金空轉、房價上漲、金融風險上升等問題。”溫彬表示。
去年CPI全年增長2.9%,在年初設定的3%目標之內。今年前四個月,CPI分別同比增長5.4%、5.2%、4.3%和3.3%,累計同比增長4.5%。伴隨下半年CPI同比趨勢性下行,通脹中樞將進一步下降。業內預計,MLF、LPR利率仍存下調空間。
王青認為,年內MLF利率有可能進一步下調40個基點,甚至不排除央行適時小幅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可能,這將引導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行100個基點左右。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MLF和LPR利率年內仍有10~15bp的下調空間。
此外,隨著貸款利率下行確定性提高,制造業和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將持續加碼。
陳雨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貨幣政策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就是在繼續發揮好前期出臺的結構性貨幣政策作用的基礎上,抓緊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穩企業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至明年3月底,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
專家認為,配合特別國債發行,存款準備金率依然有下調空間。
王青認為,年內還將有兩次全面降準空間,總體幅度在1個百分點上下,將釋放長期資金約1.6萬億元,有助于提升銀行放貸能力,還能與財政政策相配合,確保國債及特別國債順利發行。
王一峰表示,特別國債發行、提高財政赤字率和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形成的財政支出規模,較2019年多增3.6萬億。假定一攬子財政安排最終形成銀行一般存款,按照1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測算,將消耗銀行超儲規模約3000億~4000億元。而財政從發債到資金撥付并非瞬時行為,在這一過程中依然會對流動性形成抽緊效應,并可能導致利率上行。在此情況下,貨幣政策在年內可能還需要額外的一次降準(0.5個百分點)來對沖資金缺口用于保持流動性體系寬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