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佛爺說
5月26日,人稱”賭王“的何鴻燊逝世,留下了一個高達5000億港元的商業帝國,涵蓋地產、運輸、酒店、投資、博彩、旅游等眾多行業在內。如此巨額的資產如何分配、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最終由誰接班,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結果不得而知,但透過賭王家族內部復雜的利益關系,我們可以想象到這場傳承必然不會那么簡單。同時,家族成員的能力和素質也給這個帝國的走向打上了問號。
對家族企業來說,治理和傳承是一個普遍的難題。據家族企業協會分析,只有30%的家族企業能傳承至第二代,12%的企業能延續到第三代,僅有3%的公司能發展到四代或四代以上。而這其中涉及到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假如家族成員能力不濟、表現欠佳,該怎么解決?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
在家族企業中,領導者有時會根據關系和義務還有能力和經驗來決定聘用和人員配置,畢竟這些公司的存在目的之一是為了給家族成員提供就業機會。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家族成員都有良好表現,其中一些人可能覺得自己享有特權或高不可攀,于是作風懶散或拒絕合作,有時他們的錯誤或行為也未被追究。偶爾,他們甚至會攪亂業務的平穩運營。
無論你是否家族成員,對于這些表現不佳的員工,作為經理你將如何處理?
好消息是,即使你并非總是有機會像對待外聘雇員一樣自主管理家族成員,也不必隱藏你的顧慮。以下幾種有效方法可以讓你扭轉不利局勢取得最佳績,同時減少那些不再有效創造業績(或者可能從未創造過業績)的人所帶來的干擾和風險。
從公開討論責任制開始。對家族成員表示尊重是好的,但仍有必要坦誠闡述商業需求。在與家族成員的最初談話中,應深入探究和傾聽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自身貢獻的評估。作為回應,你需要以友善清晰的方式描述自己和其他領導層對他們的期望,在隨后的電子郵件中也要重申這些期望并感謝他們參與談話。將上述內容記錄下來,在以后有關績效的對話中用起來就更容易。
借助中立第三方來傳達反饋。如果事關他們的歷史或人脈,或者你們之間的關系,直接反饋可能帶來風險或不適,不妨考慮用這個辦法來傳達反饋以確保信息切中要害,同時,確保他們已經理解。如果家族成員經理擔心傷害親戚之間的感情,或者當一位外聘經理害怕成為壞消息的傳達者,從而與家族交惡時,我經常扮演這種短期角色。
改變他們的角色或職責。在家族企業中,他們是獨立貢獻者,還是行業專家?你必須現實地看待他們的地位和形象。例如,他們可以保留副總裁的頭銜,但是,你可以將他們安置在一個沒有下屬員工的領域,或者不讓他們直接與客戶互動,如果這并非他們所長的話。比如,在我的一個客戶那里,重新評估一位高級機構主管的技術能力后,發現他與外部受眾和客戶的合作比與內部團隊合作更成功,于是,他被重新任命為銷售主管。而在另一家客戶公司,一位家族成員被調到一個與其個人興趣和風格相吻合的崗位,在那里,她不必切實與他人打交道,只需充當技術專家。
將家族成員重新分配到非家族領導手下。家族成員之間的內部競爭是司空見慣的,如同績效和職責問題容易產生糟糕的感受一樣,這或許是源于所有權和等級制度所帶來的痛苦。對于必須向另一個家族成員匯報工作的家族成員,你可以將其安排在一位強有力的非家族主管手下,而后者無需在感恩節晚宴上考慮如何維持家族平和。而對于非家族領導,關鍵在于確保他們已得到包括家族在內的高層領導的支持。在一家客戶公司,我受聘指導新的非家族領導和被重新指派的家族成員。我安排他們共同參與早期討論,強調業務變更對企業的好處,并確保他們走上正軌。
必要時,提前鋪好后路。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需要考慮其他選擇,以維護個人尊嚴,同時為更有效率的員工掃清道路。有的家族成員可能意識到他們不再適合擔任高級職位,但還不打算退休,或者因為自知在公開市場上找不到類似工作而倍感挫折。你可以考慮為資深員工設計一套休假流程,或者讓他們嘗試兼職、彈性或遠程工作。我的一家客戶為一位家族成員創設了一個“隨叫隨到”的導師角色,讓他充當“火焰守護者”和歷史學家,負責講述公司的背景和使命以激勵員工,但不用天天上班。
創造機會,讓非核心家族成員在社區或行業團體擔任領導職務,幫助他們維持身份和人脈,發揮名義上的領導作用,同時為企業服務。他們可以領導家族委員會,舉辦社區活動,或者效仿我的一位客戶,主持家族基金會,這些做法能夠使他們在商業活動中的曝光機會更少,承受壓力更小,但仍可享受提供決策、公共領導的樂趣。如果家族成員經由上述任何一條路徑干到退休,那么,一定要加以慶祝,表彰他們的忠誠、長年服務和家族身份,使其感到被愛和被認可。準備牌匾、紀念品和適當的演講,以保證過渡流程順心如意,并盡量減少干擾。
被排斥的家族成員懷有怨氣,但他們可能仍然擁有一些所有權。因此,如果你必須雷霆手段開除一位家族成員,請確保人力資源專家或法律顧問預先檢查你計劃和措辭中的所有細節。不過,通過綜合使用上述四種方法,有可能避免強制辭退,代之以幫助家族成員成為公司富有成效的參與者。
關鍵詞:家族企業
利茲·基斯利克(Liz Kislik)| 文
利茲·基斯利克曾幫助《財富》500強、國有非營利組織及家族企業等諸多組織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她曾在紐約大學和霍夫斯特拉大學任教,最近在TEDxBaylorSchool做過演講。
時青靖 | 編輯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