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0年6月1日,人民銀行再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對此我們進行簡要解讀。
央行新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將有效緩解普惠小微企業在貸款還本付息環節和新增信貸融資環節的壓力,有利于穩定小微企業融資性現金流,助力企業加快恢復生產經營,實現政府工作報告“穩企業保就業”的核心目標。
一是通過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切實緩解小微企業到期貸款的還本付息壓力,降低其資金鏈斷裂風險。一方面,央行通過市場化手段給地方法人銀行提供4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這些低成本資金規模相當于延期貸款本金的1%,也就是說只要地方法人銀行給企業延期貸款,那么銀行就可以獲得央行提供的再貸款資金,這樣有利于調動銀行積極性,為約3.7萬億元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本金延期,銀行拿到低成本資金后,可以進一步支持新的實體信用擴張,同時銀行獲得更豐厚的貸款收益。另一方面,央行通過與地方法人銀行簽訂利率互換協議,保證地方法人銀行規避利率波動風險,使獲得的低成本資金持續具有優勢,如通過利率互換,銀行獲得的低成本資金實質上已變為浮動利率,會跟隨LPR等市場利率的下調而下降。此外,央行除了重點激勵地方法人銀行加大服務小微企業外,還要求其他商業銀行繼續讓利,使承諾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的普惠小微企業獲得延期還本付息,上述延期政策合計可覆蓋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本金約7萬億元。
二是通過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為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后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為鼓勵地方法人銀行給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央行通過市場化手段給地方法人銀行提供低成本的40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這些資金規模占地方法人銀行實際發放信用貸款本金的40%,可帶動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約1萬億元。該舉措之所以能撬動和吸引地方法人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原因在于再貸款資金成本低,地方法人銀行得到這些低成本資金后能獲得更高的收益。由于小微企業缺乏抵押擔保,因此信用貸款直指小微企業的痛點,提高了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政策針對性和有效性很強,有助于保住眾多市場主體,留得青山。
另外,相比之前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新設的兩個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更注重運用市場化的手段,強調普惠性和直達性。如新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激勵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手段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不直接給企業提供資金,也不承擔信用風險,有利于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央行兩個新設工具重點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方,即地方法人銀行進行激勵,且激勵規模與為普惠小微企業辦理貸款延期或發放信用貸款規模直接掛鉤,兼顧了銀行和小微企業的利益,保證了政策的精準調控和普惠性。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明察宏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