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博納影業副總裁、資深電影人黃巍于6月10日凌晨墜樓身亡,享年52歲。博納影業表示沉痛哀悼。
對于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去世原因,博納影業工作人員表示,消息不方便告知。據悉,黃巍最近幾條朋友圈的內容都圍繞著影院行業,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今年4月13日。
賈樟柯通過微博發聲,“應該考慮影院復工復產了”。他表示,北京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應急響應下調為三級,全國大部分業態已經開放。“有的電影企業日虧損100萬,100萬影院從業者需要生存啊。”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觀眾們告別了昔日鐘愛的娛樂場所電影院。全國上萬家影院陷入“只出不進”的漫長停業期,眼下溫飽成了最大問題。
在這停業的80多天里(更確切地說是2020年以來),已經有5328家影視公司注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注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
再從更廣的范圍來看,從酒旅到教育、到文化傳媒,受疫情沖擊較大的這些行業里,降薪裁員成了2020年以來的關鍵詞。
報道稱,就行業來看,破產最多的是酒店和賓館業,其次為酒館和餐廳等,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他們最大的訴求是活下去。在新冠疫情重創經濟下,“新基建”或許成為“救命稻草”。
新基建——后疫情時代新動能
今年中央會議提到新基建的就有7次,新基建是拉動投資的動能,而將來新基建所鋪設的基礎就是拉動經濟的快車道。疫情期間重創出口和消費,所以GDP三駕馬車中只剩下投資。
事實上,早在 2018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彼時,新基建作為嶄新概念橫空出世,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輪熱議。如今,在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新基建再次被著重“點名”,人們不由對此給予了更多期待。
新基建雖非應對疫情沖擊的“特效藥”,但在短期可以刺激和拉動投資,更好地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對沖疫情影響 ;在中長期可以提高生產率,增加供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提高經濟的潛在增長速度。
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家立志大力推動“新基建”進程,自身的基礎建設要夠“硬”。
“新基建”的基礎建設——算力
賽迪研究院副研究員、規劃研究所新興產業研究室副主任陸平表示,人工智能時代對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計算效率的提升有助于人工智能在商業化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他指出,采用異構計算處理器可以顯著提升計算效率,“同一項任務,如果采用異構處理器進行運算加速,其計算時間會遠遠少于僅用傳統處理器(CPU)的計算時間。
最近新出的 AI 預訓練模型是非常龐大的,谷歌曾在 33 億文本的語料上預訓練 BERT 模型(參數達到了 3億),使用了 64 塊 TPU,花費了約 3 天時間。而如果采用 1024 塊 TPUv3 芯片,并充分發揮算力極限,其訓練時間可以壓縮到 76 分鐘。如果僅用 CPU 來訓練,其耗時量將指數級上升。并且,谷歌推出的 Colab 平臺可以讓用戶分享其提供的云 TPU 計算資源。”
在國內浪潮在為“新基建”計算效率的提升在不斷努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表示,計算力就是生產力,智慧計算改造升級了生產力三要素,最終驅動了人類社會的轉型升級。智慧計算將勞動者由人變成了人與人工智能的復合體,勞動者可以呈現指數增長;將數據變成了一種新的生產資料,從有形到無形,生生不息,越用越多;將計算力驅動的信息化設備變成了生產工具,也是指數增長,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王恩東解釋,伴隨生產力的升級,社會基礎設施也在產生變化。農業時代的基礎設施比較簡單,就是水利等;工業時代,則是我們熟悉的“鐵公機”、電網等;那么,智慧時代必將需要新型的基礎設施。可以和電力基礎設施做個類比。電力基礎設施提供電力服務,其核心就是發電廠;智慧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要能夠對外提供各種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AI服務等,其核心就是計算力的生產中心。
王恩東稱,計算從最初的數值計算逐漸演變為科學計算、關鍵計算和智慧計算。每種計算都有相應的計算力中心去支撐。科學計算的算力中心是超算中心。承載當前企業應用、政府應用和個人應用的算力中心是數量眾多的各類數據中心。當前,人工智能計算需求正呈指數級增長,未來將占據80%以上的計算需求,承載這種需求的就是AI算力中心,即智算中心。
在去年 4月 16日,在IPF2019浪潮云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上,浪潮重磅發布了“浪潮元腦”,打包了計算、算法、框架、PaaS以及服務的一站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交付,實現了人工智能計算系統的“交鑰匙工程”。浪潮還啟動“元腦生態計劃”,聯合合作伙伴構建生態。
中小企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紅紅火火的“新 基建”,既是巨頭的蛋糕,也是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再次騰飛的東風。
疫情影響下,非必要商業活動停擺,餐飲、零售、酒店、旅游等多個行業遭受沖擊。美國破產協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美國申請破產保護的企業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
因為疫情破產的中小企業數不勝數。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1日截至4月15日,已經披露的全國企業破產案件數為8243件。作為對比,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4895件。再追溯至2018年同期,這一數據更是只有2078件。
中小企業要成為產業鏈上不可替代的“零部件“新基建”囊括了5G基建、特 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 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 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這七大 賽道。任何一個賽道上的業務單獨 拿出來,都不是一兩家巨頭企業能夠占據的,這就需要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齊心協力,共同推動產業的快 速發展。
大企業或行業龍頭,將主要完成新基建’的平臺搭建,即 巨頭一定是做標準的,但平臺上 的諸多應用,還有待進一步實 施、完善,這恰恰給中小企業留出 了機會。
中小企業要做“新基建”平臺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而不是重新樹立一套標準。要知道這些領域巨頭企業早已大量布局,相關產業鏈也發展得非常完善。這種形勢下,中小企業破局的唯一辦法就是成為細分領域的王者。“在某個時空點上,要創造出比任何一個對手都多的資源和價值。
社科院張明警示,2008年老基建的教訓說明什么?如果這輪基建由地方政府主導,建成之后必然效率低端重、復建設、造成銀行壞賬。吸取教訓,搞新基建最重要的應該由市場力量來主導,而非政府主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