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葛怡婷
[ 可以看到,懸疑類型劇的垂直受眾廣泛存在,短劇集的體量也更符合網生一代的收視習慣,如何放大短劇集的商業效益,創新盈利模式是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年,愛奇藝推出“迷霧劇場”,探索以廠牌的方式運營,令劇集之間產生聯動效應。 ]
《隱秘的角落》的火爆是顯而易見的。主人公張東升在每次籌謀殺人前的一句“你看我還有機會嗎”,已經成為社交網絡的新梗。它的火爆間接促成3年前的一部網劇《無證之罪》再一次登上熱播榜單。和《隱秘的角落》一樣,《無證之罪》改編自懸疑作家紫金陳的小說,也只有12集。
在《無證之罪》的最新彈幕里,隨時可以看到從《隱秘的角落》趕來的觀眾。他們在劇中尋找與《隱秘的角落》相關的蛛絲馬跡。主角秦昊的演技,兩個“嚴良”之間的對應關系,《隱秘的角落》里景區負責人馬主任、嚴良的父親、父親舊友的扮演者都在《無證之罪》中有搶眼表現。其中,寧理扮演的李豐田和如今的張東升一樣,也是一時無兩的魅力反派。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無證之罪》累計播放量突破5億,因其社會派推理的冷峻風格在當時引發討論。《無證之罪》播出之后沒多久,2017年暑假出現了一部霸屏懸疑網劇《白夜追兇》,兩部劇集的先后推出被認為開創了懸疑類網劇精品化時代。
從聲勢和播放量上看,《白夜追兇》的熱度超過《無證之罪》,原因是多方面的,相比強調本格推理以情節吸睛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注重氛圍的營造與社會寫實,在當時一部分觀眾看來,那意味著節奏拖沓、敘事散漫。另一個原因是它只有12集,能夠引發的熱度和效應太短。在2017年,12集國產短劇集非常罕見。
可以看到,懸疑類型劇的垂直受眾廣泛存在,短劇集的體量也更符合網生一代的收視習慣,如何放大短劇集的商業效益,創新盈利模式是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年,愛奇藝推出“迷霧劇場”,探索以廠牌的方式運營,令劇集之間產生聯動效應。
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是《隱秘的角落》總制片人,她告訴第一財經:“劇場化運營的優勢在于,劇場的效應更加長久,也成品牌化。挑戰就是要做好內容的儲備,同時要保證作品的品質和數量,在這一模式的初期階段是很難的事情!
迷霧劇場的首輪片單由6部作品構成。有根據東野圭吾、紫金陳、那多等懸疑作家的小說改編作品,也有純原創故事。目前,除了已經播出的《十日游戲》《隱秘的角落》之外,還有《在劫難逃》《沉默的真相》《非常目擊》《致命愿望》4部作品待播。陣容方面,有廖凡、秦昊、王景春、王千源等實力派演員加盟。
公開信息顯示,《白夜追兇》的制作公司五元文化承擔了其中四部作品的制作。《隱秘的角落》與《無證之罪》為同一個制作班底,《沉默的真相》承制方為好記影業,因其改編自紫金陳最知名的IP《長夜難明》而備受矚目?梢钥吹,網劇領域已經凝聚了一批隨著網劇成長、成熟的精兵強將,協力推高制作水準的天花板。
今年年初,戴瑩就《唐人街探案》網劇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曾提到,精品短劇集的整合推出是給市場建立信心的過程:“當短劇集產生規;臅r候,市場具備一定的信心,短劇集的盈利模式就會逐漸清晰,進而實現更好的營收!
從目前《十日游戲》《隱秘的角落》的播出效果來看,迷霧劇場的運營已初見成效。戴瑩向第一財經表示,從商業模式和付費創新來看,迷霧劇場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事實證明,優質的內容是一切商業化和創新模式的基礎!
第一財經:《隱秘的角落》大爆在意料之中嗎?
戴瑩:說真心話,我真的沒想過。其實我跟導演,包括宣傳團隊、制片人也好,我們都知道這部片子非常好。我覺得在敘述視角和完成度上,這個片子的藝術完成度是很高的,但是它也會小眾。
說實話,這部戲尤其是第一集,大概有1/2甚至更多的情節在講孩子,所以我不知道觀眾的接受度會是怎么樣,而且傳統意義上我們看懸疑劇,大家會喜歡看快節奏的。這部劇它不是情節先行,它實際上是在人物內心的刻畫上留了很多筆墨,去展現人物內心的動作,所以我不知道大家的接受度會是如何。但最終也很感謝市場,還有所有喜歡《隱秘的角落》的用戶,他們看到了主創的用心,看到了他們所有對于這個藝術作品的尊重,同時也得到了他們的尊重。
第一財經:《隱秘的角落》在保持懸疑類型的同時有許多值得深思的角度,在你看來,希望觀眾在觀劇過程中得到哪些領悟?它的人文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戴瑩:我們在劇中樹立了父親的形象、母親的形象、兄長的形象,看到了每一個人的不易。我希望觀眾通過這部片子,能去理解別人,在現實生活里每個人都有無奈,都有困境,我們不要一味去要求別人,希望大家以一點點關懷的目光對待別人,看到別人的不易。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緊緊相連,很多人都被無形地連接在一起,沒有一個人是孤島,如果我們多一點坦誠和愛心,生活每天都會好一點點。我覺得這部片子的人文價值最大的體現是對家庭問題的討論,呼吁社會對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視。
第一財經:請介紹一下策劃迷霧劇場的初衷、策劃和目前成效。
戴瑩:迷霧劇場的初衷,大體基于三點:一個是整體的行業發展,這兩年來,可以聽到行業非常多的呼吁,大家都希望能去做一些精品的劇集,不要再注水,所以從大的行業需求來看,市場是需要這種精品短劇集的。其次,愛奇藝是最早去試水短劇集的一個平臺,當時播完《無證之罪》以后,取得了很好的市場反響,也為我們積累了廣泛的垂直用戶。
但是它的效應太短,因為它只有12集。所以我們從那個時候就有計劃把短劇集系列化、劇場化,內容上有呼應和傳承。我們開始篩選優秀的劇本,試圖制作出每一部都獨具代表性的作品,通過創新的排播和運營模式,以劇場的形式集體展現在觀眾面前,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影響力,同時也會有超強的聯動效應。然后從用戶的收視習慣來看,其實會發現現在的生活節奏是非?斓,他們的時間被碎片化,所以短劇集的體量也非常適合網生一代和生活節奏緊張的用戶。
第一財經:愛奇藝曾推出愛青春、奇懸疑劇場,能否詳解劇場化運營模式?如何理解劇場化運營的規;
戴瑩:劇場模式其實是一個整合的過程,也是一個排兵布陣的過程,既要做到理念統一,又要做到類型創新,在運營上也不單是一個項目的執行,更多的是在前期要做到的全局整體考量。優勢在于一旦確立了這種模式,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大家有了標準。
但挑戰也在于,如何去不斷完善這個模式,如何在這個模式上創新,不被它束縛。迷霧劇場是之前奇懸疑劇場的升級,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品牌運營上,這次迷霧劇場以廠牌的方式誕生,后續我們會把劇場更加品牌化地運營,除了現有的“肯德基K Coffee”、“xiexiecha”等品牌的跨界合作外,我們還將針對這個品牌做更多線上、線下的品牌延展。
第一財經:六部懸疑類型的短劇集構成了迷霧劇場首輪片單,這些項目是如何確定的?排播順序是否有講究?
戴瑩:首批迷霧劇場的作品,我們最為關注其作品的獨特性,這也是每個作品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整個迷霧劇場的規劃周期有2年至3年的時間。我們在根據用戶的反饋和項目實際制作情況來進行排序和排播,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這些項目上線的時候能得到最好的反饋。
第一財經:目前網劇的發展處于怎樣的階段,為什么能夠吸引影視行業的實力派演員和優質團隊集聚?
戴瑩:網劇的發展依然很快,現在已經很難用數字去定義它。因為除了不斷有年輕的團隊產出內容,還有非常有經驗的電影、電視劇團隊紛紛加入,有了人才的聚集,好內容一定會越來越多,F在影視環境不如從前,能堅持的都是足夠熱愛和有足夠實力的團隊,市場恢復需要大家相互支持。從單一項目來說,我們的標準、觀眾的口味越來越高,我們決定去做的一定是反復打磨的項目,這也是吸引更多優秀實力演員加入網劇行業的原因,好演員需要好劇本,我們也需要好演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