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小巖
[ 2019~2020財年,美國和印度雙邊貿易額為887.5億美元,美國連續第二年成為印度最大的經濟伙伴。 ]
經過了兩年的談判拉鋸戰,美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協定似乎出現了一絲曙光。
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日前在一次會議上透露,印度和美國即將完成一項快速的貿易協定,“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目前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
他表示此種“快速協定”類似于特惠貿易協定(PTA),兩國計劃將削減50到100種商品的關稅,并朝向長期的自由貿易協定邁進。
長期以來,印度和美國一直希望達成一份貿易協定,但是由于在市場準入和農產品(000061,股吧)進口等一系列問題上分歧較大,雙方陷入困境。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表示,美國或將與印度達成一份規模較小的貿易協定。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印度與美國的關系迅速加強,或也有助于協定的達成。
兩國關于貿易協議的談判始于2018年,但由于印美雙方在關稅、補貼、知識產權、數據保護以及農業和奶制品的獲取等各種問題上存有分歧,貿易協議懸而未決。尤其在去年,兩國貿易緊張局勢導致美國撤銷印度作為其普遍優惠制(GSP)計劃受益人的地位。而作為回應,印度對從美國進口的29種商品(包括蘋果和杏仁)實施了報復性關稅。
2019~2020財年,美國和印度雙邊貿易額為887.5億美元,美國連續第二年成為印度最大的經濟伙伴。
等價交換
在距離美國大選只剩最后100天之際,印度莫迪政府希望以向美國開放乳制品和農產品市場為誘餌,贏得印度非專利藥品出口美國的優惠待遇。
目前,在美國進口的仿制藥中有40%是印度生產的,印度工業聯合會(CII)和畢馬威(KPMG)在2020年4月的一項研究顯示,目前美國90%的處方藥都是仿制藥,其中,每3片藥中就有1片是印度仿制藥生產商生產的。
其中還包括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曾一度認為能夠抗擊新冠病毒的羥氯喹。為了保證國內供應,印度曾在3月一度下達出口禁令。不久,特朗普就坐不住了,他在4月就此專門打電話給印度總理莫迪,要求他立即解除對羥氯喹的出口限制,并不惜祭出他常用的關稅威脅。
印度是世界上羥氯喹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印度制藥商Zydus Cadila在此前曾表示:“我們正在加大羥氯喹的生產,以滿足每月約1.5億至2億粒藥片的需求。”按照印度制藥聯盟的說法,印度生產了全球70%的羥氯喹。
劉宗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于特朗普認為羥氯喹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預期美印兩國能夠在一部分藥品上達成協議,以擴大從印度的進口。但是他也指出,對于仿制藥印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單純的生產者,而制藥的很多原料卻來自中國。
根據印度媒體的披露,印度制藥公司生產的所有藥物中,70%的藥物活性成分供應來自中國。而在羥氯喹上,印度公司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更高,用于生產此藥的藥物活性成分90%來自中國。
美印戰略伙伴論壇主席兼執行長阿吉(Mukesh Aghi)表示,盡管印度尋求美國對其出口藥品做出讓步,但美國表示對于印度仿制藥原料高度依賴外部供應,而不是自給自足感到擔憂。
作為交換條件,印度也是下了“血本”,打算部分地開放國內的乳制品市場。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產國,全國有約8000萬人從事相關產業的生產,且大多集中于農村和城郊。
所以印度政府過去一向限制乳制品的進口,且出于印度宗教習俗的要求,乳制品進口需要出具復雜的證明文件,證明產品不是產自食用內臟、血粉或反芻動物組織飼料的動物。
劉宗義表示印度能在多大程度上開發國內的乳制品市場,需要進一步觀察。他表示印度在以前與別國就貿易談判時,農業和畜牧業往往是談判的癥結所在。
劉宗義認為,印度乳制品產業較為分散,不成體系,但是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口眾多,在印度是一個很大的利益集團。如若對外國產品開放,將對這些人的就業造成威脅,進一步影響政府的執政基礎和未來選舉中的選票,所以印度政府長期以來拒絕在此問題上讓步。
此外,在電子商務和數據存儲規則等問題上,兩國也存有分歧。2020年印度決定對在本國內提供數字服務的國外企業開征2%的新數字稅的舉動也讓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頗感不滿。該稅適用于亞馬遜網站上的電子商務交易,也適用于谷歌的海外廣告收入。
或恢復最惠國待遇
據消息人士透露,美印兩國的“快速協定”預計將覆蓋約130億美元的商品,這占到雙邊貿易額的15%,其中可能還會包括全面恢復印度的最惠國待遇。
最惠國待遇的恢復意味著印度每年將有60億美元的商品可以免稅進入美國。按照2018年的數據,美國在這一項上減免了印度2.4億美元的稅款。
美國在2019年6月5日結束對印度的“普遍優惠關稅制”待遇。特朗普當時表示:“我已經確定,印度并沒有確保它將為美國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場準入。”因此他認為,終止印度以發展中國家地位減免關稅的做法是適當的。
在2020年2月,特朗普訪問印度,外界一度期待特朗普訪印期間美印達成一項有限貿易協議,即印度以貿易讓步換取美方恢復或部分恢復普遍優惠制待遇。但最終依然沒有達成任何貿易協定,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承認,美方對印度增加貿易壁壘仍有不少關切。
劉宗義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美印之間的關系明顯靠近了很多。他表示,疫情對于國際體系的變遷是一個催化劑,把原先很多在進行之中的調整加速了。在這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在大國競爭方面,在疫情之中,暴露了印度對于中國等外部經濟體的高度依賴,印度政府希望加速推進經濟交往的多元化。
此前,美國企業一直抱怨印度設置了太多的門檻,對美國企業進入印度造成了諸多困擾。而美國企業利用這一契機,還加速對印投資。
谷歌7月宣布,在今后5年至7年內投資100億美元,支援印度經濟數字化,還宣布將與印度信實工業聯合開發面向印度市場的低價智能手機。
而亞馬遜公司也宣布,投資10億美元以支持印度中小企業參與線上銷售平臺,還提出到2025年在全球銷售價值100億美元的印度產品。
美國在2019年超越中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伙伴,而印度是美國的第九大貿易伙伴。2019年,印度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為232億美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