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創業板第13次審議會將于8月6日召開,將對上海凱鑫、松原股份、益海嘉里等3家公司的首發申請進行審議。創業板注冊制以來,截止7月30 日,已有26家企業提交證監會注冊。
由于注冊制下的創業板新股具有新的漲跌幅制度與不同的審核標準,創業板的首發企業備受投資者關注,上海凱鑫此次首發沖刺IPO,其公司核心價值有待資本市場深入挖掘。
上海凱鑫主營業務是膜分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其下游主要為紡織印染、化纖、生物制藥等行業領域,這些工業客戶在工業流體分離、廢水處理領域均有著差異化的需求。大多數從事工業水處理的環保企業較為傳統,僅僅以工業生產末端廢水處理、實現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為目標,這樣的操作雖然看似簡易高效,實則不能提供給客戶降低成本,將中間廢棄物綜合利用等高附加值的服務。
作為國內少數能夠在工業流體領域提供膜分離技術應用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上海凱鑫能夠從整體上提供系統性服務,不僅兼顧到末端廢水處理,更是以工業流體過程處理為主。
以過程處理為主的優點在于:一方面可以兼顧工業流體中有價物質的回收利用以及廢水達標排放,從而降低其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合作雙方的互相優化,工業企業可以對部分傳統工藝進行改進,從而提高其產品收率及質量,減少廢棄物排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清潔生產。
長久以來,人們對環保的認知長期固化在,增加環保投入就等于增加成本的傳統認知上。而上海凱鑫通過幫助工業客戶實現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提高中水回用率,減少廢水排放,進而為工業企業創造出了提產增效的空間。下游工業企業即使對環保設備進行了投入,也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投資回報,這就真正做到了“環保”和“商業化“兩不誤。
2018 年中國膜產業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高從堦院士指出,我國膜產業最大的特點是發展非常快,需求量很高,在傳統產業改造、環保領域和水務領域,膜技術大顯身手。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中,上海凱鑫的技術發展也在持續推進,報告期內,企業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2017 年-2019 年分 別為 6.34%、5.97%和 4.92%。 不僅在專利證書方面,已獲得39項專利證書;在社會認可方面,上海凱鑫于2015 年、2017 年及 2019 年連續榮獲上海市“專精 特新”企業稱號,并于 2016 年被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評為上海市專利工作試點企業。
膜技術產業同時屬于節能環保、新材料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處于這樣的朝陽行業,又能夠為下游企業帶了高附加值的服務,上海凱鑫真正為工業企業做到了環保效用與商業化的共同提升,此次沖擊創業板也是實力在握,期待上海凱鑫未來的表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