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廣東省衛健委發布通報,一名在深圳工作的女性陳某在老家汕尾陸豐市確診為新冠肺炎。通報稱:患者為羅湖區水貝IBC盒馬鮮生超市酸奶銷售員。
通告稱,患者為羅湖區水貝IBC盒馬鮮生超市酸奶銷售員,居住在龍崗區布吉潤祥家園。羅湖區接報后,立即啟動應急處置,對患者工作過的水貝IBC盒馬鮮生超市所有員工進行居家隔離,開展核酸檢測,并對重點場所實行封閉式管理,進行全面消殺。
截至8月14日23時,經排查,2人(男性、女性各1人)核酸檢測陽性,結合其臨床表現,判定為無癥狀感染者,其他均為陰性。該2例陽性人員均在水貝IBC盒馬鮮生超市工作,分別居住在羅湖區和龍崗區,現已被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觀察。
其中,對男性患者所住羅湖區新秀村南區32棟2單元的居民已實施硬隔離和醫學觀察,并對小區居民進行核酸采樣檢測,相關場所已進行消殺,各項有關疫情防控工作正在進行中。
為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應檢盡檢”相關要求,深圳從即日起對7月24日以來曾到過盒馬鮮生超市水貝店的市民開展免費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8月15日-8月17日,市民可就近前往以下場所進行免費檢測——
①?水貝盒馬生鮮北門采樣點(9點-18點開展采樣);
②?羅湖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24小時開展采樣);?
③?羅湖區中醫院發熱門診(24小時開展采樣)。
廣東陸豐確診超市員工
活動軌跡公布
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網、汕尾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陸豐市疫情指揮部的消息:
8月14日0-24時,全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汕尾報告,通過醫療機構發現(現在汕尾市人民醫院隔離治療)。新增的患者為女性,41歲,深圳市羅湖區水貝盒馬鮮生超市酸奶銷售員,目前追蹤調查和醫學觀察正在進行中。活動軌跡情況如下:
8月6日上午,患者乘坐滴滴車(粵BDD4334)到深圳大芬地鐵站轉乘由深圳到汕尾市華僑管理區方向的大巴(8:00班車,車牌粵N01956),于12時10分到達銅鑼湖農場麻竹坑村。
8月6日中午,患者到內湖鎮強興家具店購買家具,送到南塘鎮北湖村,后返回銅鑼湖麻竹坑村,期間再無外出。
8月10日,患者從銅鑼湖麻竹坑村前往南塘鎮北湖村。
8月12日上午,患者前往華僑管理區人民醫院就診,后到銅鑼湖職工醫院短暫停留,于當日18時20分到陸豐市人民醫院就診。
8月13日晚,患者轉汕尾市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陸豐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提醒在上述區域與患者接觸人員盡快撥打電話8984112,告知自身健康狀況、家庭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
深圳21家盒馬店暫停營業,
門店全面消殺
圖 / 視覺中國
今天(15日)8時13分,盒馬官方微博發布通知,今天(15日)起暫停深圳21家盒馬門店營業,進行門店全面消殺。
以下為通知全文↓↓?
即日起,深圳超市門店經營場所范圍內暫停堂食服務
深圳各超市門店經營單位今天收到上級通知,禁止在超市門店提供堂食服務。該通知針對各超市門店經營單位作出相應部署。
根據通知內容,為進一步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依據有關規定,即日起,各超市經營單位,凡有冷凍食品經營的禁止在經營場所范圍內提供堂食服務;超市門店經營場所范圍內堂食服務恢復時間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另行通知。如有違反上述行為的,一經查實,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嚴肅查處。
有連鎖商超全線下架海產品
據南方網報道,目前,廣東地區華潤萬家門店,包括線上到家平臺,均已全線下架所有海產品。門店負責海產品銷售人員已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國內大型連鎖零售企業華潤萬家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公司已對冷凍食品的進貨查驗進行強化,要求確保來源可追溯,做到源頭管控,嚴防疫情風險。
“同時,我們還全面檢查門店的原料進貨、加工制作、餐器具清洗消毒。”上述人士稱,華潤萬家旗下零售門店的水產區域,每隔兩個小時就會消殺一次,所有門店員工必須佩戴口罩,定時進行測溫登記。
廣東蘇寧家樂福有關人士也告訴記者,14日該公司再度向門店要求嚴格執行防疫防控措施,每天對電梯扶手、購物車、購物籃、直梯按鈕、洗手間、賣場地面等區域進行高頻次消毒,所有員工佩戴口罩、手套測溫上崗。
據介紹,針對各進口肉禽水產類供應商品,該公司還要求,所有供應商均需提供核酸檢測報告,報告合格方可進貨、上架售賣。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已經掌握和制定了較為有效治療方案,提出這些建議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劉磊在微信朋友圈發文:
昨天,一則新聞,引起深圳各界不安,一種恐慌情緒迅速蔓延!就是深圳發現兩例新冠無癥狀感染者!
在全球新冠疫情還在施虐,鄰近香港還處于高峰(近日略有好轉),深圳,做為一個國際化口岸巨大城市,很難獨善其身,病毒是沒有國界的,有散發新冠病例不奇怪!關鍵是,深圳市的防護體系能否持續、高效的運轉!事實證明,及時撲捉到被感染者,把所有可能的接觸者進行排查、觀察、甚至隔離,提現了深圳的疫情防御體系是高效運轉的,張力是足夠的!深圳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保護下,仍然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安全的巨大城市!
其次,經過我們近期不斷第積累抗擊新冠醫療經驗、不斷學習、不斷的研究,已經掌握和制定了較為有效治療方案,再有,新冠病毒專門侵犯的老年人已經被我們保護的比較好!在深圳,即有完備的防護體系,又有好的治療醫院和醫療隊伍及方案,別怕,有我們在。
建議:正常生活不用打亂,不必過度緊張和解讀,戴口罩,勤洗手,不去不該去的地方(如冷凍鏈所在、人口密集地)保護好自己,就是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就是防疫的貢獻者!
為何冷凍食品總“爆雷”?
“海鮮”“低溫”“冷鏈”成了當下國內疫情的關鍵詞。其實,自7月以來,我國已有9地先后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老百姓最擔心的是,冷凍海鮮產品還能買嗎?為何“中招”總是冷凍食品?
多地疫情“禍起海鮮”廣東出現散發病例
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最近出現“新冠陽性”新聞最多的社會焦點。
僅僅是8月中旬,權威渠道公布新聞報道僅有幾起:
8月11日,煙臺自大連口岸進口的3份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深圳市龍崗區一份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核酸檢測呈陽性;
8月12日,蕪湖一家餐飲店的冷凍海鮮核酸檢測呈陽性;
8月13日,西安方欣市場的厄瓜多爾進口蝦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
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中國已有9地先后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分別為深圳、安徽、山東、遼寧、福建、江西、重慶、云南和陜西。
其中,至少5地檢出的陽性樣品,均是來自從厄瓜多爾的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和外包裝;其余地區檢出的陽性產品包括自巴西進口的凍雞翅等。
然而,在多地通報中,相關部門對可能接觸相關產品的人員進行全面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這說明,病毒沒從物品表面“轉移”至人體身上。
這一次,本土病例的傳染源和傳播鏈條是什么?還需等待官方的進一步公布。
病毒耐低溫不耐熱購買冷凍食品后需做好手部清潔
為何“中招”的總是冷凍食品?
中山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建國表示,大多數病毒都耐冷不耐熱,非常不怕凍。以新冠病毒為例,研究表明在室溫下可能會生存3個小時左右。但在20攝氏度以下,存活時間可能高達一周,在零攝氏度以下,時間則為幾個月。
雖然在低溫環境下,病毒無法復制,但是其生物結構沒有破壞,只要“換個環境”,它就可能興風作浪。
更難纏的是,新冠病毒的“粘性”強。李建國表示,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更容易依附在光滑表面上,所以進口食品的塑料外包裝就成為了病毒的宜居場所。
冷凍食品一旦被污染后,就可能會成為病毒傳播的媒介,但因此有些民眾認為應該抵制吃冷凍食品。李建國認為,這是一種因噎廢食的做法,他建議,一方面,在運輸冷凍食品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做好防護措施,戴口罩和手套,手套表面要消毒,若是中間有口罩脫落的狀況,需重新更換新的口罩。一旦手套脫下也必須更換新的手套,盡可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另一方面,對于購買者來講,在超市購買時,記得戴口罩,購買冷凍食品時,看中再購買,不要反復挑選,減少接觸頻率,同時挑選后記得進行手部清潔。
李建國建議,生食拿回家后,最好用酒精對食物包裝紙進行簡單消毒后再放入冰箱,減少感染風險。外出回家、處理完食材后,一定記得好好洗手。
目前, 廣東多家大型零售企業已立即行動,采取更多舉措,對防疫防控再度加碼:有商超全線下架所有海產品;有商超要求所有進口肉禽類水產需經核酸檢測,合格后才能上架;有商超每周對需冷鏈儲存、輸送的商品和包裝、貨架進行抽檢。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尚無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全球確診報告病例、我國確診報告病例也都沒有因進食食品而出現病例的報道。
李寧建議公眾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做好食品安全的五點要求,即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
廣東:從事冷凍冷藏食品貯存服務需備案
近期,“冷凍冷藏食品”成為疫情防控的熱點話題。對此,廣東有何措施?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加強對冷藏冷凍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該局先后印發《關于對從事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的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備案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關于加強冷藏冷凍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根據《通告》,廣東省內從事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的非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進行備案。
“也就是說,需要備案的是本身并不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僅開展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業務的受托方。”據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冷藏冷凍食品的質量安全與冷鏈過程控制緊密相關,貯存不當容易引發食品安全事故。
在辦理期限方面,《通告》按照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營業執照領取時間的不同,明確了相應的備案時間。其中,新開業的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備案機關備案。《通告》發布前,已取得營業執照的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應當在《通告》實施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提交備案資料,完成備案。該《通告》自9月5日起實施。
《通告》規定,辦理備案只需要如實填報并提交《廣東省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備案表》,通過郵寄或現場提交等方式即可。委托他人現場辦理的,還應當提交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
除了規范備案管理工作,廣東全面加強冷凍冷藏食品安全監管。針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省市場監管局要求其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記錄制度,切實加強冷藏冷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管理,嚴把冷藏冷凍食品入庫出庫查驗關,確保食品生產加工、銷售、貯存、運輸環節溫度、濕度持續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記錄齊全。銷售分裝的進口冷藏冷凍食用農產品(000061,股吧),應當在包裝上保留原進口食品全部信息以及分裝企業、分裝時間、地點、貯存條件、保質期等信息,并保存原包裝備查。食品經營者要及時報告外設倉庫(包括自有和租賃)變化情況。
針對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省市場監管部門要求其落實貯存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按照食品標簽標識或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標準貯存食品,按委托方要求測量并記錄冷藏冷凍食品溫度,采取適當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定期檢查貯存食品,及時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食品。保持貯存場所、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等清潔衛生,定期消毒。
《通知》強調,對應當備案而未備案的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七十二條進行查處。在檢查過程中,對溫度濕度不達標、設備設施不能正常運作等問題,要依法查處。發現涉及產品質量、產品來源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要查清冷藏冷凍食品來源和流向,涉及種植養殖、進出口、運輸環節的,應當依法移交或者通報農業農村、海關、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機關。
關于冷凍海鮮,
這些你需要了解!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