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許雯)昨天(8月19日)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會上表示,截至去年底,我國醫師隊伍總數已達到386.7萬人。已要求各地要主動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采取更為有力的措施提高和保障薪酬待遇。
我國基層醫生數量比2015年增長30.4%
郭燕紅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我國醫師隊伍不斷壯大,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醫師隊伍總數達到386.7萬人,比2015年增加了將近83萬人,增長27.2%。在醫師隊伍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到57.4%,比2015年增長了8個百分點。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師隊伍建設也得到長足發展。2019年年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師數量達到143.7萬人,比2015年增加了33.5萬人,增長30.4%。可以看到,基層醫生數量的增長遠遠高于醫師隊伍整體數量增長的幅度。
通過重點支持,在一些薄弱專業的醫師隊伍建設中也同樣取得了成效。比如兒科、精神科等緊缺專業的醫師數量增長迅速,其中兒科專業的醫師,在2019年已經達到了23.4萬人。
提高和保障醫務人員薪酬待遇
郭燕紅表示,為弘揚廣大醫務人員在抗疫工作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崇高精神,彰顯醫務工作者護佑人民健康的職責使命,也激勵廣大醫務人員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有關部門將今年中國醫師節的主題確定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健康”。
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要以中國醫師節的各項活動為契機,弘揚抗疫精神,奮力奪取抗擊疫情的決定性勝利。同時,要求各地要主動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采取更為有力的措施提高和保障他們的薪酬待遇,拓展發展空間,加強教育培訓,營造更好的職業環境,建立醫務人員榮譽制度,為他們安心工作和成長進步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此外,廣泛宣傳和倡導,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倡導全社會樹立尊重醫生、尊重醫務人員就是尊重生命的理念,倡導科學的生命觀、健康觀,不斷增進全社會對醫務人員和衛生健康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認同,持續和有力地營造尊醫重衛、共享健康的良好氛圍。
焦點 1
秋冬將至,如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利用好抗疫國債,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昨天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面臨的風險絲毫不能忽視。截至8月18日24時,連續49天有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報告,現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超過200例。近期,國內一些地區接連發生聚集性疫情。秋冬季臨近,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給防控工作帶來更大挑戰。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介紹,近期國家衛健委結合秋冬季特點,進一步健全重點場所、重點環節的防控方案,印發了農貿集貿市場新冠肺炎環境監測的技術方案,農貿集貿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技術指南,以及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秋冬季疫情防控的技術方案。
同時,發布學校傳染病癥狀監測預警技術指南,傳染病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等技術標準和措施,科學規范指導農貿市場、學校等重點場所和重點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強化技術指導。
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繼續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統籌利用好抗疫國債的資金、中央預算內的投資等資金渠道,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進一步開展人員培訓,做好人員、設備、床位、物資等各方面秋冬季應對疫情的準備,提升疫情應對能力。
此外,國家衛健委還會同有關部門督促指導各地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指揮系統,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
“這個過程中,突出抓好監測預警,嚴格落實‘四早’措施,確保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常態化防控機制的有效運轉。這些工作措施也是秋冬季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王斌表示,目前各地正在加強預案演練、物資儲備和專業培訓。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個地方要開展大排查、大培訓、大演練,提升應急處置的水平和能力,做到有備無患。
王斌呼吁,公眾對新冠疫情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識要持續保持,繼續倡導一米線、勤洗手、使用公筷這些衛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只有在政府、社會、公眾共同努力下,秋冬季防控疫情的工作才能進一步落實到位。
焦點 2
秋冬季新冠疫情會卷土重來嗎?
中疾控首席專家吳尊友:不會再現武漢的嚴重情景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不少公眾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會卷土重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發布會上回應說,疫情隨時都可能發生,規模大小取決于能否及時發現,防控措施是否實施到位,我國的新冠疫情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嚴重情景。
吳尊友指出,實際上新冠疫情不分冬夏,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隨時都有可能卷土重來。當然,到了冬季,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增加,使得防范新冠變得更加困難復雜,“只要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還有新冠疫情,對我國的疫情防控都是威脅。”
吳尊友認為,經過半年多的實踐,很有信心能夠控制住疫情,我國的新冠疫情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嚴重情景。
吳尊友向公眾提出了三點提醒:第一,保持防護意識;第二,堅持采取防控措施,比如勤洗手,到重點場所,特別是通風不好的地方要戴口罩,保持通風;第三,一旦出現發熱、頭疼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拖延,這對本人來說有利于及時診斷治療康復,也有利于第一時間發現疫情,對總體的疫情控制非常重要。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付春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