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在葡萄酒遭遇中國反傾銷立案調查后,澳大利亞農民呼吁莫里森政府“培育”與中國的貿易關系。
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19日報道,在對華爭端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的擔憂之中,澳大利亞全國農民聯合會對媒體說,它沒有理由認為中國政府將在澳大利亞大麥、紅肉和葡萄酒之外擴大貿易調查。
該聯合會的首席執行官托尼·馬哈爾認為,政府和行業需要“盡全力確保兩國間溝通順暢”,并指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關系是廣闊而多樣的。
他說:“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必須要繼續培育及推進兩國關系,不管是農產品(000061,股吧)、礦產品、旅游業還是教育的出口!
報道稱,羊毛、棉花、谷物、牛奶、海鮮以及園藝品是澳大利亞對華出口最多的農產品。培育兩國關系的呼吁是在中國商務部周二決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以人為低價傾銷到中國市場發起調查之后出現的。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翰透露,盡管幾個月來一直在要求,但他仍未能與中國商務部長進行對話。
報道稱,斯科特·莫里森周三試圖勸說中國,稱兩國間的關系是“互惠”的,“中國從我們提供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中獲益”。
但工黨議員喬爾·菲茨吉本指責莫里森導致兩國關系惡化。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20日報道,盡管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希望中國能夠像幾年前對歐盟那樣,放棄對澳大利亞進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不過,在較為緊張的國際貿易環境中以及較小的討價還價的能力的情況下,這一結果似乎不太可能。
報道提到,中國商務部周二證實,將對一些廉價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在中國銷售發起調查。
報道稱,該調查可能會導致對某些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商的懲罰。此次調查是雙邊關系中出現的最新問題。
報道稱,澳大利亞葡萄酒制造商警告說,中國對他們進口產品的任何懲罰都將有效地“關閉”他們很多產品的“市場”。澳大利亞每年對中國的葡萄酒出口占其年產量的近40%,價值10億澳元(7.23億美元)。
報道提到,在被視為對歐洲向中國太陽能(000591,股吧)板征收懲罰性關稅的報復性措施中,中國在2013年對歐洲葡萄酒進口發起了類似的調查。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法專家喬瓦尼·迪列托說,中國終止對歐洲葡萄酒業的反傾銷調查案使得澳大利亞葡萄酒制造商抱有一線希望。
“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的調查與之前對歐盟的行動非常相似,都是合法的!钡狭型醒a充說。
“不過,鑒于當今我們所處的更為棘手的地緣政治環境,澳大利亞不得不比歐盟更努力地去說服中國放棄或緩和其要求,更不用說澳大利亞不如歐盟有討價還價的能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