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我國已多次在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
針對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一事,發現同批次凍蝦流入多地,多地緊急排查!
蘇州徐州無錫緊急排查,最新檢測為陰性
8月20日,徐州市衛健委通報,徐州市接到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通報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有關信息的函》。
此函指出,“經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接函后,徐州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市場監管、衛健、疾控等部門連夜組織防疫排查、實施應急監測。經查,此次通報的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進貨時間為7月7日至8月11日。流入徐州市后涉及豐縣、新沂市、云龍區、泉山區等四地銷售。
其中,豐縣涉及3起、130件均已售完;新沂市涉及1起、50件,已售29件,剩余21件已封存;云龍區涉及1起、10件均已售完;泉山區涉及1起、300件均已售完。
8月21日,“蘇州發布”也通報稱,蘇州市接無錫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通報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有關信息的函》。此函指出,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經查,同批次50件流向無錫市,其中26件銷往蘇州市高新區某餐飲店。
經查,此次通報的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該店進貨時間為6月16日至7月29日,均以熟食方式出售,20天前已全部售完。
公告顯示,目前三地采集的相關人員、食品和環境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此前的8月18日,濟南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貫徹落實〈濟南市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到,食品生產經營者于8月17日前采購進口厄瓜多爾南美白蝦還未使用、銷售的,立即停止使用和銷售,通報衛健部門全面進行核酸檢測,等候濟南市指揮部的通知。
同一天,山東濰坊諸城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情況說明稱:
8月15日晚,諸城市接到上級有關部門推送通知,由濟南發往西安的同一批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南美白蝦,有260件流向諸城市。
經過連夜摸排調查,260件貨物中有220件流入諸城。于7月31日到達諸城后全部卸到渤海水產城,一直未曾對外出售;另外40件貨物已由濟南直接發往外省,未流入諸城。
截至8月16日,對流入諸城市的220件貨物,市有關部門已及時按程序全部進行了封存。此外,對該批貨物所在冷庫、儲存場所、運輸車輛及周邊環境已進行了全面消殺,同時已組織對相關南美白蝦包裝物等外環境、從業人員、密切接觸人員全部進行了核酸采樣檢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8月15日晚,煙臺市接到濟南市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協查通報:由該市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部分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同批次產品部分銷往煙臺市。接到這一信息后,煙臺市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連夜部署、迅速行動,按照“追查至最末端”的原則,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摸排檢測工作。
經核查,煙臺市一家貿易公司5月份分3批從濟南蓋世商貿公司采購部分同一批次厄瓜多爾凍蝦。自接到協查通報至8月17日,該批次產品全部追蹤落實并下架、停售、封存,所有涉及場所全部進行消殺,281份環境及產品樣本、104名相關從業人員和密切接觸者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嚴防!新增確診22例,均為境外輸入
據國家衛健委通報,8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13例,河北3例,山東3例,陜西2例,福建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9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141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減少1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14例(其中重癥病例2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確診病例239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176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8月21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454例(其中重癥病例19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985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4939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10056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305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4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0例(境外輸入5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366例(境外輸入276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5164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4631例(出院3900例,死亡7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6例(出院46例),臺灣地區487例(出院457例,死亡7例)。
疫情會在秋冬卷土重來嗎?權威專家最新解讀
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卷土重來嗎?
昨天(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1.過去51天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一直存在,疫情境外輸入的風險會否加大?
吳尊友: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最大的風險點來自境外輸入病例。數據顯示,3月至4月,我國出現了第一波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疫情高峰;5月至6月,情況有所緩解;7月后,境外輸入病例又有所增加。從全球范圍看,全球疫情數據自3月后一路上揚,對我國的疫情防控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2.各國逐漸放開國際間的人員流動,這會加劇疫情傳播的風險嗎?出國人員需做好哪些準備?
吳尊友:在應對境外輸入病例方面,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說,只要境外輸入病例數和需要隔離的病例數在可控范圍內,就不會引發輸入病例的局部傳播。
要出國的人員首先要了解目的地國家的疫情情況,如果該國疫情情況較好,可以前往,抵達后要嚴格遵守當地的防疫要求。此外,戴口罩、勤洗手、通風、保持距離,這些基本的防護措施必須要堅持。
3.如何看待近期幾個復陽病例的情況?會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 病例1:河南信陽復陽病例
吳尊友:根據我的調查,該病例在日本入境時做了快速檢測,這種檢測與常規的核酸檢測不同。7天后,該病例在日本進行了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當地疾控部門對其所接觸的環境和人員進行了跟蹤調查,均呈現陰性。我判斷,該病例在日本首次診斷呈陽性其實是個假陽性病例。
■?病例2:北京復陽病例
吳尊友:該病例的情況早在1月至2月的那波疫情時便出現過,當時比例比較小。我們對該病例的核酸陽性病毒進行了培養,并沒有培養出活病毒,意味著不具備傳染性。對其相關密切接觸人員和環境的檢測,也沒有發現陽性病毒。
4.人體自身抗體的抵抗力有限,而疫苗的功效也不能一勞永逸,該怎么辦?
吳尊友:人類感染不同的病毒產生免疫力的持久性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產生終生保護,但有的人產生的免疫力卻十分有限。目前,通過對其他冠狀病毒免疫力的觀察,一般可以維持6至12個月。新冠疫苗并不能終生免疫,只有一段時間的保護作用,只要多次接種就可以達到預防效果。
5.縱觀北京和大連的疫情,溯源工作有哪些新進展?
吳尊友:北京這波疫情基本上排除了動物傳人的傳染路徑,也排除了外部感染病例進入新發地市場的可能性,專家推測是多種進口水產品及其外包裝持續的污染所致。工作人員接觸了這些污染物,造成最初的接觸感染,之后形成了人傳人的綜合傳播模式。目前,大連這波疫情的溯源工作還在進行中,相信很快就會有結論。
6.近來,多地出現進口冷凍生鮮產品包裝表面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是否出現了第三種傳播方式?
吳尊友:其實,近期出現的這些病例,還屬于人傳人的模式,并不屬于第三種傳播方式。在疫情早期的時候,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的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就冷凍生鮮產品而言,病毒在其包裝表面可以長時間存活,這就加大了從業人員感染的風險,進而加大了后續傳播的幾率。
7.國家衛健委日前推出第八版診療方案,您關注什么?
吳尊友:第八版診療方案增加了我們對新冠肺炎的一些新的認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出“接觸污染的物品容易造成感染”。此外,方案還指出,潛伏期病人發病后的5天內傳染性較強,這對于傳染期的認知更加精準。
8.秋冬季快到了,疫情還會卷土重來嗎?威脅有多大?
吳尊友:全球疫情仍然處于高流行的態勢,這種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秋冬季也是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新冠肺炎的鑒別、診斷和治療也會變得更加困難。需要看到的是,我國已經有了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這個秋冬季不太會出現像武漢早期那樣的疫情了。此外,預計到了冬季的時候,我們還會有新的武器,那就是新冠疫苗,相信對于我們防控疫情也是大有裨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