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0山西左權民歌盛典在太行山下盛大舉辦。本場演出利用新媒體藝術燈光秀與演出相融合的先鋒演出形式,打造了中國首部山體實景民歌大秀。本場演出通過震撼人心的視聽感受、心底而發的家國情感,“回顧經典、致敬經典、創新經典(603096,股吧)”,讓古老的民歌在有著“萬首民歌千出戲”之稱的山西左權煥發活力,向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展示新時代民歌的魅力。
因為在舞臺設計中,實際的物理空間往往是有限的,而新媒體技術的出現,讓舞臺空間得以無限延展,同時,還可以滿足不同形式、不同風格以及不同內容的節目。在這次的“左權民歌匯.2020左權民歌盛典”上,觀眾看見新媒體光影藝術、舞臺設計以及民族文化的結合,在光影交錯中感受中國民歌文化的精彩和動人。作為中國首部山體實景經典民歌大秀,觀眾在本次盛會上不僅能欣賞到太行山秀美的風景,還可以在新媒體光影技術營造的視覺奇觀下感受舞臺表演的獨特藝術魅力。
201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一部名叫《剪花花》的兒童舞蹈節目在國內影視媒體在虛擬現實技術方面應用開了先例,后來保利和故宮合作的大型新媒體光影秀《紫禁城·上元之夜》獲得熱議。在創造奇觀的同時,新媒體技術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復蘇,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民族文化。
據了解,在當前的中國市場中,認知率最高的三大體驗類型有沉浸式實景娛樂、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以及沉浸式演出。由保利演出打造的這場“左權民歌匯.2020左權民歌盛典”借助新媒體技術向觀眾展示了科技和藝術完美結合,同時,也給民俗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歌文化的復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為了給觀眾提供更加精彩的演出。讓觀眾可以在酣暢淋漓的演出中感受民歌文化的震撼。
在當今這個短視頻為王的年代中,民歌藝術如何活化,如何獲得青年一代的喜歡始終是演出行業要面對的問題。新媒體技術出現之后,很多創作者和藝術家都發現了這種技術驚人的力量,試圖通過新媒體技術來呼吁人們關注藝術、關注文化。這次演出挖掘當地文化內涵,塑造文化符號,以全新的角度詮釋民歌經典,為傳統文化賦能。為了讓民歌“活”起來,從而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動力,來謳歌黨和祖國,謳歌勤勞的人民和負重前行的英雄,反映脫貧攻堅的歷程,贊美全面小康成就。同時邀請了老、中、青三代民歌表演藝術家同臺演出,通過這種新鮮的形式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喜歡民歌。
在此次“左權民歌匯.2020左權民歌盛典”從選材上準備了三十余首經典的各族民歌,其中就有久負盛名的左權開花調經典民歌《桃花紅杏花白》。為了讓年輕人接受,演出進行了全新改編,技術上也融合了更加多元的元素。除了民歌表演以外,我們結合了趕社火、霸王鞭、跑旱船、天塔獅舞、將軍虎等極具地方魅力的民俗文化,讓音樂藝術與本土文化構成有機整體。本次活動保利演出還特意邀請了成龍龍韻武術團、小花戲百人方陣、盲人宣傳隊等民間藝術團體,給這次活動賦予更多精彩內容。觀眾可以在人民網(603000,股吧)、央視頻、山西衛視等平臺收看此次演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