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購物中心還處在疫后復蘇的節奏中時,有些商場里的顧客已悄然排起了長龍。但這隊伍不是在“揮淚狂甩”的打折促銷現場,而是“不降反漲”的奢侈品門店。
有媒體報道稱,LV上海恒隆店8月份銷售額預計1.5億元左右,創下了LV在國內單店月銷售額最高紀錄。
社交網站上,網友們分享的奢侈品門店排隊場景
有消費者感嘆,疫情之下,“以為經濟不行了,原來只是我的經濟不行”。
奢侈品門店像菜市場
據中新網報道,已經工作了兩年的王薇(化名),不久前下定決心買一個奢侈品牌背包獎勵自己。于是在8月初的一個周末,她來到了北京一家奢侈品牌集中的商場,發現許多門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龍。
“我在LV門口排了將近一個小時,看到每一個進去的都至少拎著一個大袋子走出來。本來我去的就已經比較晚了,人還是多到廣播一直說‘延遲閉店’。”王薇排隊時和別人聊天得知,別說周末了,工作日商場也要排隊,進出停車場都要等半小時起步。
不僅在北京,全國多地的奢侈品門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景象。據澎湃新聞報道,8月24日上午近11時,位于上海恒隆廣場的奢侈品店前,已有零星的顧客開始排隊入店。
社交網站上,網友們分享的奢侈品門店排隊場景。截圖
9月2日,該媒體再次走訪上海多家奢侈品門店,多家門店因防疫限流仍有小規模排隊。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視頻截圖
“中國奢侈品行業的復蘇在加速。”波士頓咨詢集團日前發布的《時尚與奢侈品行業:疫情后中國市場展望》預計,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的跌幅在29%-37%之間,而中國不僅有可能追平年初的損失,更有可能最高逆勢增長10%。
早在4月11日,廣州太古匯的愛瑪仕旗艦店在重裝開業當天銷售額突破1900萬元人民幣,突破了愛馬仕在中國最高的單店成交額,這也被認為是國內奢侈品消費反彈的第一個信號。
近期的排隊現象和奢侈品漲價預期有關。
“晚買一天,漲價三千”,漲價對于奢侈品來說不是稀罕事,奢侈品界更是有著“不漲就不是奢侈品”的說法。即使不是因為疫情,品牌們每年也都會根據通脹價格進行調整,漲幅在5%左右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繼3月、5月、7月均有頭部奢侈品牌進行價格上漲后,近來奢侈品9月會再迎漲價潮的消息在社交網站上傳得沸沸揚揚。
據中新網,在北京一家奢侈品門店做服務顧問的南燕(化名)表示,基本每個顧客來的時候都會問一句是不是要漲價了,這一消息確實影響挺大的,會讓不少還在糾結的人下定決心。
漲價消息傳得最猛烈的LV品牌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公司給她們的說法是暫時沒有漲價的安排;香奈兒品牌的銷售人員也表示,品牌在5月份剛剛進行了價格的調整,暫時不會再漲。
“其實我覺得,漲不漲價對奢侈品消費真正產生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大,因為購買力強的有錢人買奢侈品并不會受疫情或是漲價影響。”南燕覺得,目前排隊嚴重主要是因為客流上來了,但奢侈品門店基本都要求一對一接待,客人多了,工作人員不夠用了,就得排隊進入。
LV上海單店8月預計能賣1.5億
上海恒隆廣場的路易威登之家于2012年7月正式開業,是路易威登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專賣店。
據澎湃新聞報道,對于漲價的消息,LV的店員表示“聽說了”,但還未接到正式通知,其表示如果漲價的消息屬實,預計價格調整幅度在5%至10%。以一款N?ONO?老花水桶包為例,其現在的官網售價為13800元,預計價格調整幅度在800至900元。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視頻截圖
如果漲價屬實,這將是LV品牌年內的第四次價格調整,2019年9月、2020年3月4日、2020年5月5日LV已對其全線產品進行了三次漲價。這樣的漲價頻率,已超過了奢侈品牌以往一年調價一至兩次的傳統。
不過LV品牌方面回應稱9月份漲價消息不屬實。
受到漲價消息刺激,消費者紛紛下單。據了解,受到“疫情、漲價傳言、七夕”的三重影響,LV恒隆店今年8月的銷售業績預計在1.5億元左右,以往的單店月銷售額在8000萬至9000萬上下。
2020年以來,中國市場幾乎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唯一的亮點。
LVMH集團不久前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上半年,LVMH銷售額下跌28%至183.93億歐元,凈利潤更是大幅縮水84%至5.22億歐元。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歐美及日本地區業務的大范圍停滯。但亞洲市場已在中國的強勁復蘇下出現了明顯反彈,二季度跌幅已從一季度的32%收窄至13%。
從LVMH的股價來看,其股價在一度在3月暴跌至不足300歐元的低點,如今已回到400多歐元的高位。
而LVMH的老板阿爾諾,身家已經再創新高,達到1181億美元(今年1月17日,阿爾諾一度取代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成為世界首富,當時他的資產為1165億美元)。
假包竟能掃出官網鏈接
還比真品先上市?
奢侈品現搶購潮,但是物品的真假問題也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據央視財經頻道報道,上海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假冒奢侈品案,特別引人關注的是,有LV專柜的店員參與了制假流程;以及,該團隊制作的假包產品內置NFC芯片,可通過掃碼鏈接至LV的品牌官網。
7月14日,警方在廣州、東莞、佛山等地40余處窩點同步收網,一舉摧毀以鄭某某、許某某等人為首的制售假冒奢侈品牌包袋犯罪團伙,抓獲嫌疑人62名;繳獲制假設備30余臺;假冒品牌包袋2000余只;制假皮料、五金配件、防偽扣、虛假芯片等各類原材料10萬余件,涉案價值1億余元。
據調查,嫌疑人通過勾結廣州奢侈品牌專柜柜員施某,讓其利用工作便利,在新品包袋公開發售前,提供給制假團伙進行仿制,使得假冒品牌包袋能同步甚至早于真貨上市銷售。
據品牌權利人介紹,正品包袋沒有此類NFC感應芯片,但凡能夠使用手機NFC感應功能感應識別的包袋均為假冒品。
制售假者總是在以各種手段提升自己的貨品“真實度”。此番頗有科技感的操作無疑是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嘗試。
據界面新聞報道,奢侈品鑒定行業資深從業者表示,Gucci等品牌的產品已的確可通過掃碼驗真,但不是通過內置可連接品牌官網的芯片,而是在產品中隱藏一個小小的二維碼。而且,相關二維碼只有專柜掃碼機可以掃出有效信息。
不過,針對大多數奢侈品牌的鑒定目前仍有賴于對產品細節的肉眼觀察,以及產品的“身份證”查詢。
這位從業者建議,如果想買奢侈品,還是要去專柜,很多人信賴的代購,早就是銷售頂級假貨的重災區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