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第三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召開,論壇圍繞“后疫情時代的財富管理”這一主題展開,邀請海內外學界、業界人士,探討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抓住金融開放的新機遇,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以高質量的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為抓手推進副中心整體發展。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副總裁 管圣義
“資管新規實施以來,理財支持實體經濟的比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副總裁管圣義在論壇上表示。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副總裁管圣義
管圣義表示:資管新規實施兩年來,整個銀行理財發生了積極的變化,主要表現以下8點。
第一,理財觀念變化,理財非保本保本非理財,過去兩年理財保本產品下降了60%。
第二,理財剛兌問題,這兩年發行的產品都是凈值型的。
第三,理財產品回歸本原,理財產品由銷售創設變為以客戶需求創設,由同質化變為個性化、多樣性。
第四,理財凈值化比重在增加,凈值產品的余額大概接近一半,比資管新規出臺前增長了兩倍。
第五,理財投資發生變化,由被動投資被動管理,變為主動投資主動管理。
第六,投資不良現象得到了改變。
第七,理財的獨立化公司化運作進一步增強。
第八,理財支持實體經濟的比重進一步提升,現在大概比重在70%左右。
談到資管新規延期,管圣義表示:這次政策有2個特點。第一,雖然延期但不改變資管轉型的標準,資管新規轉型的要求不變,以金融資管轉型來壓降不合規現象。第二,精準,對資管轉型當中出現的一些存量問題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有些具體政策外松內緊,金融機構也都不掉以輕心。
管圣義還在演講中提到:銀行理財與基金公司面臨的環境不同,所有的基礎設施與制度設置都需要重新完善,這次政策出臺對銀行理財來說是很好的制度支持。
以下為演講實錄:
主持人(劉麗娜):我們今天是有幸請到了登記托管中心的管圣義總裁,他一直是伴隨著我們銀行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我們全行業20多萬億理財產品發行之前和之后,都要去我們中心做產品的備案,從中心層面他擁有巨大的基礎設施、數據還有我們整個行業研究制度設計方面的一些先導性。管總一直伴隨著我們銀行理財發展全過程,他是見證了全面理財經歷從零到快速增長的輝煌,然而近幾年經歷監管的轉型,全過程的見證者。我給管總的問題是,請他從整個行業角度,他的觀察資管新規實施這兩年來,銀行理財發生了哪些積極變化?有那些問題是令你所感到困惑和擔憂的問題?
管圣義:謝謝主持人的介紹!首先,資管新規兩年來,整個銀行理財還是發生了積極的變化,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理財的觀念發生變化,資管新規明確講到理財非保本保本非理財,過去兩年來理財非保的金額平穩增長,6月份理財非保本規模達到22萬億多,同時理財保本產品在下降,與資管新規前相比保本規模下降大概60%多,那么這一增一減,足以證明理財的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
二、理財的剛兌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兩年來新發型的理財產品都是凈值型的,凈值變化完全反映了理財產品的浮動盈虧。
三、理財產品回歸本原問題,受人之托代客理財,這客怎么體現?我們首先從產品創設看,目前理財產品創設,已經改變由過去銷售創設產品變為以客戶需求創設產品,由過去的由資產配置硬產品變成以產品的創設來配資產,同時由過去產品的同質性變成了今天的個性化、多樣性的轉變,看著兩年來現金管理類產品、固收類產品、主動管理類的、被動投資類的不斷出現,一些指數類產品、養老類產品、特色理財層出不窮。
四、理財凈值化比重在增加。我們資管新規最核心的思想,我認為就是理財凈值化,凈值公允化,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為凈值化是一個龐大的體系。那么理財凈值化到什么程度了呢,目前看理財產品、凈值產品的余額大概接近一半,比資管新規出臺前增長了應該2倍,而且很多新的產品公允性都體現出來。
五、理財投資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投資理念發生變化,過去是被動投資被動管理,現在是主動投資主動管理。
六、投資當中的一些不良現象得到了改變,比如說標準化資產占比越來越高,限制類資產像非標資產下降的比較明顯,投資的期限錯配、杠桿比率有所緩解。
七、理財的獨立化公司化運作進一步增強,資管新規強調理財獨立化運作、公司化運作。剛剛有嘉賓講到21家理財公司獲批10幾家開業了,6月份是20家獲批,他們的理財余額都在增長。而且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我們統計看,基本上都是符合新規要求的凈值為主,并且產品實行單獨建賬、單獨考核、單獨管理,完全符合新規要求。
最后一點就是理財支持實體經濟的比重進一步提升,過去兩年以投資證券、非標、債券等支持實體的比重在增加,現在大概比重在70%左右,這點在疫情期間很多理財發出了疫情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因此我認為過去兩年來銀行理財的轉型變化還是很明顯的,雖然子公司成立只有1年的時間,但是這1年時間它的變化也是突出的,因為從開業到成立到整個投資運作這個過程是比較簡單的。謝謝!
主持人(劉麗娜):最后一個問題我們請管圣義副總裁介紹政策。資管新規延期的政策,其實內涵也是非常豐富,想請您從整個市場角度談一談如何看待這個政策,未來我們需要做的應對和準備。
管圣義:兩年來監管政策不斷出臺,特別是監管政策出臺,一季度延長了過度期。本次政策出臺是及時雨,受疫情影響整個銀行理財大資管轉型過程中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企業融資受到了影響對我們轉型帶來挑戰。
這次政策有三個突出特點:
一、雖然它延期,但是它是不改變資管轉型的標準。我們叫延期不延標準,所有標準不變,改革方向不變。資管新規轉型的要求不變,以金融資管轉型來壓降不合規現象。
二、精準。它對理財轉型當中資管轉型當中出現的一些存量問題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比如說允許發新序舊等等,這些政策我認為是外松內緊,雖然說時間性長,但是對于我們金融機構來說,尤其銀行來說不敢掉以輕心。我們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而且提出是有獎有懲,對于過渡期完成的銀行他提出是給予在業務創新方面獎勵。對于沒有完成整改的,提出了三項處分以及監管通報等處分要求。對于2021年到期,依然完成不了整改的,這些銀行提出了個性化處理。
銀行面臨的環境和基金公司不一樣,基金公司走了22年,我們銀行理財公司走了1年,他所面臨的基礎設施和制度設置等等都需要重新完善。一個公司成立1年到發展到創設制度環境是不一樣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過去一年到現在發展變化。
盡管看到這一點,這次政策出臺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制度上的支持,對于銀行和銀行理財子公司怎么辦呢?我想是苦煉內功,金剛鉆攬瓷器活。成為金融供給側改革有生力量,在“六穩六保”方面發揮作用。理財公司要面臨對外的開放,多元化的產品從這幾個方面來講。
主持人(劉麗娜):大家每人一句話,給我們這個環節做一個小節。
管圣義:苦煉內功真本事,為客理財方可為,理財合規排第一,客戶至上是法則,吹盡狂沙始到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