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7日凌晨,美聯儲舉行議息會議,由于美聯儲的“話術”令市場失望,隔夜美股尾盤和黃金都出現跳水,美元回升,9月17日亞太股市開盤承壓。
早前市場預期,美聯儲會在會議上宣布更多關于平均通脹目標這一新貨幣政策框架的細節,例如究竟會容忍多少程度的通脹超調,或要購買多少債券來實現這個目標。但這次會議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此全都“含糊其辭”,只是在前瞻指引中提及,接近零的利率可能維持到2023年,通脹只有到2023年才能達到2%,但這些內容對市場來說已并無新意。此外,美聯儲還上調了經濟預測。
于是,美元反彈,美元指數回到93以上;黃金多頭被打爆。倫敦金現貨當日波動高達40美元,從1970美元附近最后重挫至1937美元附近;滬金報414.54元/克,跌近1%。
不過,機構并不認為美聯儲等全球央行會就此“收水”,只是溝通有時會造成市場擾動,隨著全球經濟重啟、中國經濟快速復蘇,機構仍看好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權益資產的中長期表現。
美聯儲對新框架含糊其辭
在8月底的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鮑威爾在演講中宣布了盯住平均通脹的貨幣政策框架革命——即把2%的通脹目標變為長期平均2%的目標,未來也不會根據就業市場來決定加息與否。
但是,此次美聯儲并沒有明確表態擴表規模。鮑威爾的開場白便是——美聯儲被國會授權的兩大任務是:實現充分就業和維持價格穩定。而這似乎是在“重寫”8月全球央行年會對這兩大框架的改革。隨后,他明確承認經濟復蘇基本依靠財政政策刺激,而非內生性復蘇——只有房地產市場恢復到了年初水平。盡管初始復蘇的速度比美聯儲的預期要快,但經濟活動仍遠低于疫情前水平,且前景高度不確定;在就業方面,美聯儲預測,失業率將穩步下降,預計2023年回到4%的水平。
事實上,在此次美聯儲上調經濟預期之前,上兩周美國經濟數據超預期,加之疫苗有望在年底開始投放,也曾一度導致市場擔憂美聯儲難以保持超常規貨幣擴張,美國科技股也出現重挫。
除了經濟基本面,此次打擊市場的關鍵仍是鮑威爾在問答環節的模糊表態。有提問稱,什么情況下美聯儲會縮減購債規模? 鮑威爾對此僅重申了一下將保持目前購債規模和速度,未來看情況再說;另有記者追問稱,利率給了前瞻指引,QE為什么不給? 鮑威爾繼續“王顧左右而言他”,稱“今天的前瞻指引會非常有力地支持經濟復蘇。我們實際上是在說,即便經濟已經實現了較充分的復蘇,利率仍會保持低位,F在每個月1200億的購債,對目前情況來說是合適的,我們有能力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加息的前瞻指引有三個條件:最大就業、達到通脹目標、通脹超過2%一段時間一定程度。
鮑威爾稱,“最大就業無法像通脹一樣給出一個具體數字,其涉及到非常多的因素,沒有固定公式,全靠美聯儲的綜合判斷和分析,這方面未來會變得更加透明。關于通脹,我們非常有信心也有決心達到目標和超過目標,時間不會很短,這是我們的長期承諾和決心。關于程度,不會高于2%太多,持續時間上也不是永久,因為長期平均通脹需要保持在2%”。
說到“不會高于2%太多”,市場已經開始失望。但又一個問題進一步打擊了市場的預期——未來購債會不會更多地集中在長端?鮑威爾的答案仍然十分模糊——“現在每個月1200億美元的規模超過了上次金融危機的QE規模,我們覺得很合適。我們未來當然可以加大或減少力度,也可以側重不同的期限,我們會密切關注情況進展,并作出合適調整!
8月時,市場預計,在盯住平均通脹的新框架下,為了在通脹預期攀升的同時、避免名義長端收益率大幅攀升(會增加償債成本),美聯儲會持續加大購債規模來壓制長端收益率。
黃金空頭雄起、美元反彈
議息會議的市場影響立竿見影——黃金跳水近40美元,美元指數也回到了93以上,截至9月17日15:00,人民幣對美元報6.772附近,下幅下挫0.3%。
黃金實際收益率(名義債券收益率-通脹預期)和金價成反比,2018年末金價之所以從1200美元附近漲至今年最高的近2050美元,主要因為10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從1.07%跌至了-1%附近。但此次美聯儲未明確表達加大購債、壓制長端收益率,這意味著通脹預期和名義收益率很可能同步上升,無利于實際收益率下降。同時,目前流動性投放實際上在邊際收緊,這不利于黃金。
甚至有悲觀者認為,不排除黃金可能下跌至1800美元以下。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黃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主因是黃金在前期向上突破2000美元整數關口后,在2000美元上方停留的時間較短,甚至我們可以認為是技術性的假突破。在回落至2000美元下方后,黃金穩定在1910~1950美元附近震蕩,遠離2000美元整數關口,近期黃金多頭整體氣勢其實較弱!
此外,在他看來,美債收益率觸底反彈后走勢震蕩,暫無進一步走低的現象。目前通脹并沒有實質性的利多,黃金也因此難有實質性利多。
美元空頭的失望也可想而知。摩根資管全球首席策略師克雷格(Kerry Craig)對記者表示:“美元空頭可能對今日的會議感到一些失望,原本希望獲得更強勁的指引!
波動過后機構仍看好中國股市
在消息擾動下,亞太市場風險情緒受到抑制,截至9月17日收盤,恒生指數跌近1.79%,上證綜指跌0.41%,除了美聯儲不夠鴿派,四季度的一系列風險事件也暫時壓制了風險情緒。
“在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公布以及美國大選落地后,亞太和中國股市基本面的可預見性才會有所提升!比疸y投資研究部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此前對記者稱。主流外資機構普遍認為,在中國流動性寬松已達邊際高點、中期業績呈現出企業盈利增長有所反彈的背景下,預計中國股市以及亞太市場整體的盤整將持續至10月,這也預示了北向資金或持續波動。
不過,在全球流動性放量的背景下,機構仍看好中長期權益資產的前景。“中長期來看,全球再通脹交易還是會出現,即使存在地緣政治因素擾動,中國資產的收益率尤其對于例如歐洲等負利率國家的資金而言具有吸引力!备欢厣虾V袊鴧^研究總監王宇軒對記者表示。
同時,中國經濟也在不斷復蘇,復蘇速度遠超全球其他國家。目前宏觀指標已從局部恢復到全面恢復。尤其是,前期較弱的消費下行了7個月后終于在8月重新上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也達到了去年的平均水平,消費、投資、凈出口“三駕馬車”一起擴張,推動經濟基本面向好。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稱,“消費數據恢復正增長更有重要意義,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4%。這些都說明中國經濟受疫情的負面沖擊正在逐漸消失!
就美股這一影響A股風險情緒的外部因素來看,機構認為顧慮也不大。
數據顯示,自9月初以來,特斯拉的跌幅已超30%,蘋果上周跌幅也超10%。不過摩根大通衍生品主管表示,經歷了上兩周由衍生品造成的美股回調后,“頭部股”的股價已有所反彈,截至周二紐約時間下午3:10,特斯拉上漲9%以上。微軟、亞馬遜、臉書、Alphabet 的股價均上漲1%以上。摩根大通認為,反彈很可能會繼續。
最重要的基礎判斷在于,外資機構也并不認為美聯儲等全球央行真的就會“收水”。渣打全球策略團隊認為,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總和超過21萬億美元,F在,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已超過GDP的60%。G3國家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尚未完成,央行將繼續用流動性充斥市場,即使它們之間的溝通有時可能和市場預期不符。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