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部署要求,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于10月22日上午在深圳市舉辦。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工作部署,廣州、深圳將推動“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在2019年首批27個兩市戰略合作重點事項的基礎上,本次“雙城聯動”論壇將廣深兩市戰略合作推向更高發展階段。論壇上,廣州市發改委、廣州市工信局、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商務局與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工信局、深圳市科創委、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分別在科技創新、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基礎設施、營商環境、自貿區建設等領域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據了解,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廣州、深圳“雙城聯動”已在多方面取得進展,包括廣深港高鐵、穗莞深城際鐵路相繼建成通車,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廣州設立上市服務基地,兩市聯合共建人工智能與數字經驗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醫科大學等廣州醫學院校在深圳建設12家附屬醫院等。
“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的主引擎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指出,省委、省政府關于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比翼雙飛”的指示,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是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創新實踐,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廣州和深圳作為中心城市,既處于珠三角核心區“一核”,又處于沿海經濟帶“一帶”,是引領推動“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的主引擎。
王偉中表示,將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將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將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等重要要求,在學習貫徹中找準“雙城聯動”的動力點、銜接點和突破口。
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深圳特區建設,賦予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新時代使命。這不僅是深圳的重大機遇和政治責任,也是廣州的重大機遇和政治責任。
張碩輔指出,廣州將像當年全力支持特區建設一樣,全力支持深圳推進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先行示范區。廣州也將在學習深圳、支持深圳打造全球標桿城市當中,加快推進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此外,他指出廣州、深圳“雙城聯動”,十分關鍵的是強化改革聯動:深圳先行,廣州要跟進;深圳示范,廣州要學習;深圳試點,廣州必受益。
推進落實改革新舉措
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如桂介紹了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介紹了下一步重點發展思路。陳如桂表示,深圳正扎實推進綜合改革試點,包括推進中央賦予深圳的27條改革舉措、40條首批授權事項的落實。目前,創業板改革、試點注冊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個人破產立法、數字人民幣測試等改革均順利實施,總體進展良好。在構建創新生態鏈中,大力推進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他指出,高新技術產業是深圳的骨干產業,占GDP比重達到34.7%。
陳如桂表示,未來將進行廣、深兩地自貿片區協作發展,推進國際貿易一體化,以自貿區建設帶動深圳的空港經濟區、綜合保稅區、海洋經濟區、會展經濟區加快發展。
廣州市委副書記、廣州市長溫國輝表示,深圳先行示范區的建設必將對廣州產生更大的輻射,創造更多的機遇。他指出,廣州將攜手深圳共建要素配置高地、國際科創中心、現代產業體系、綜合交通樞紐、優質生活圈。兩市將著力推動制度創新,探索建立數據要素確權,建立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經濟制度體系。
此外,兩市還將爭取進一步縮減對港澳投資負面清單,探索對港澳金融、會計、醫療、法律、建筑等職業資格人士實行備案管理。
廣東省發改委改革黨組成員、廣東省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許宏華表示,廣東省發改委對“雙城聯動”表示支持,將支持廣、深兩市進行科技、交通、工程、營商環境、生活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建設。他指出,將支持兩市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推動光明科學城、南沙科學城聯動發展,協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合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還將進行廣州、深圳國際機場的改擴建,并加強珠海口過江通道的統籌建設和兩市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
廣東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莫曉春表示,省改革辦將支持“雙城聯動”。她表示,將加快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建立完善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統籌協調機制,推動省直有關部門把權力下放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將積極支持廣州改革系統集成,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廣州,推動省職部門將賦予深圳的省級管理權限依法賦予廣州;將充分發揮廣州、深圳改革主力軍作用,把廣州、深圳作為謀劃部署省級重大改革的主戰場,牽引帶動全省改革向縱深推進。
專家倡議雙城加強聯動、開放
此外,數位專家和企業家代表也在論壇上發表主題發言,就“雙城聯動”提出建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方方面面,但仍要避免行政分割、市場不暢、同質競爭、資源錯配等方面的問題。他表示,為了加強大灣區的聯動性,急需核心城市的帶動和引領,所以廣、深的“雙城聯動”非常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表示,廣、深兩個城市處于內循環和外循環的關鍵點和連接點,應保持開放,吸引人才和技術的流入。他還建議,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中國內部的“歐盟”,且大灣區具有歐盟所沒有的優勢,即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協調,一定能比歐盟做得更好。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表示,城市群是中國內循環的重要方面,可帶動中小城市發展,實現在區域內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他指出,大城市發展會出現一些瓶頸,而全世界的基本解決辦法就是發展城市群、城市帶,進行資源互補,包括土地、教育、勞動力、住房、醫療衛生、科技人才、消費市場等一系列的資源。
(作者:江月 編輯:包芳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