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律所3.2多萬家,其中,合伙所1.94多萬家,國資所970多家,個人所9200多家。行業高速生長的背后,也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律新社走訪了多家律所調研,當前,律所運營模式多樣化,每一家律所都在尋找著適應時代和自身需求的發展之路。
今年9月,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道可特”)榮獲由司法部“官方認證”的“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是北京市13家入選律所中來自朝陽區的6家律所之一。這在集中了全國頭部律所和絕大部分“紅圈所”的朝陽區,實屬不易。作為我國最早以公司化為管理特點的專業化品牌所代表,道可特經過17年的發展,跑出了發展加速度,成為了中國律所公司化運營的“新樣板”。
01
公司制,為律所科學發展奠基
17年前,大部分律所還在實行合伙制和提成制,但彼時已有先知先覺的律所試圖用公司化打破傳統合伙制的邊界,推動資源、客戶、品牌等諸多要素不斷融合。道可特就是其中之一。創始合伙人統一開發案源、管理團隊、調配資源、承擔成本、分配利潤,并在這一理念的基礎上進行了必要的分工。
道可特創始合伙人、主任劉光超律師談到,不論是對法律服務隊伍有著嚴格要求的大型央企,還是復雜案件中涉及多個領域的法律業務,只有依靠這種機制力量的保障,才能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和綜合的深層次需求。
開創則更定百度,守成則安靜無為。在經歷了初創階段的團隊一體化發展后,道可特又在律所管理方面進行了三個重大改革——實現了總部與北京辦公室、權益合伙人及非權益合伙人、管委會與執委會的分離,真正搭建了公司制架構。
道可特高級合伙人、執委會主任師光虎律師介紹道,在整體架構中,道可特總部是各辦公室的主要權益投資人,總部的統一使得各辦公室的資源、市場、人才的一體化成為可能。從2020年開始,道可特已在總部層面嘗試開放股權投資的認購,并且推行股權激勵政策,這在本質上實現了全所共建、共治、共享。這種管理模式在業界實屬罕見。
有一體化作為鋪墊,道可特的客戶向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聚焦,市場向金融資本市場和大型綜合項目靠攏。在夯實基礎后的短短幾年間,道可特品牌迅速提升,相繼受到ALB、《商法》雜志等國際媒體以及司法部、全國律協、北京律協、朝陽律協等國內相關部門的嘉獎和認可,成為行業新銳的代表。
“道可特一直在路上,而且從未動搖過。這條路對于核心的創始合伙人或管理合伙人來說,是一種考驗,甚至是修行,需要堅持和智慧,也需要情懷和擔當。”道可特創始合伙人、主任劉光超如此形容道。
02
差異,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打造一家研發型律所,走行業化服務道路。”這是道可特在深化專業化道路中探索出的一條與眾不同的“蹊徑”。
2008年,道可特將主要業務調整為金融與資本市場,由此邁入了2.0專業化階段。在此后的十幾年里,道可特以匠人精神打磨了19條產品線,出版了20余本著作;近五年發表了近1300篇專業原創文章;近兩年打造了6個行業法律健康指數報告.....這些數字還在不斷刷新。
事實證明,這種對專業的堅守和創新,收到了高于預期的效果。近年來,道可特客戶數量實現了翻番,業務成交量也實現了質的突破。一年之內,僅央企客戶就增加了十家。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道可特已成為約50家央國企、300余家金融和投資機構、200余家大中型民企和外企的法律服務機構,律師人均創收超過了北京律師行業平均值兩倍以上。
“道可特總會為我們匹配最合適的律師,并在第一時間響應我們的訴求。而且,會主動為我們考慮,跟著我們的業務走。”一家北京的大型國企一直與道可特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中高層一致對道可特做了高度評價。
“這是一家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高端品牌律所。”積極正面,敢于擔當、創新和實踐,是道可特給行業和客戶的印象。按行業規律做事,按客戶需求做事,打造差異化優勢,是道可特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的秘訣。
03
人才,基業長青的動力源
在吸收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符合客戶端需求和行業端特點的可持續發展的律所,成為道可特的定位。在劉光超律師看來,律所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兩方面內容——人才和市場。因此,道可特一切管理工作的目標只有兩個——為律師考慮,為客戶考慮。
十余年發展中,道可特制定了系列人才政策,執委會主任師光虎說,“律師來到道可特以后,我們的任務是為其打開另外一扇窗。”
針對合伙人,道可特制定了“五個一”工程和“1234支持計劃”,在新進合伙人和所有合伙人兩個層面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市場支持體系。“事業合伙人制度”則從專業和市場兩方面為成熟的合伙人提供平等、開放、自主的發展模式。
針對律師,道可特有“1+1體系培訓計劃”(即綜合+專業培訓計劃)、“未來合伙人235計劃”(兩年初期培養期,三年重點培養期,50%破格晉升合伙人比例)、青年律師訓練營等多維體系,把優秀人才階梯化培養作為核心任務之一。
2020年,道可特創新推出了合作律師庫制度。對于尚未達到合伙人標準的獨立優秀律師,可以比照合伙人享受業務分配政策以及律所轉介合作等政策,為獨立律師成為合伙人提供緩沖和支持。
合伙人的成就感源于對律所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一次合伙人會議上,剛加入律所一年多的合伙人余鵬律師談到,因為有整個律所做后盾,加之律所品牌口碑優質、客戶認可度高、合伙人之間合作順暢,團隊在第一年就實現了業績翻番。
道可特對人才的重視不僅體現在對事業發展的規劃和保障,更體現在一個律所文化的力量——以文化育人、文化留人。道可特不僅有全員股權激勵,還設置了救助困難合伙人和補充退休合伙人養老的“道可特家園基金”。在推出公益中心之外,更組建了“樂律”“閱律”“躍律”等多個俱樂部,每月都有員工生日會,每半年都有集體活動。
“我們在一起”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道可特的文化中,更融入了每一位道可特人的血液里。
04
行業良性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正是由于“道可特模式”內生的生命力,道可特在疫情期間實現了逆勢發展。從今年5月份開始,道可特的業務迎來強勢反彈,第三季度與去年持平,甚至出現反超跡象,并迎來了一些團隊的加盟和中小所的并入。
劉光超律師總結道,一體化管理、專業化服務、創新型模式是道可特戰勝疫情影響的三大法寶。“幾個月的沉淀使道可特在產品梳理、品牌打造、內部管理能力提升、客戶調研、分所體制完善和建設上修煉了內功。這些在后疫情時代將會成為一種常態。律所要適應變化,挖掘客戶服務的藍海,把基礎工作落到實處,才能得到客戶、同行的認可。”
2016年12月4日,道可特與其他七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綠法(國際)聯盟,開始打造綠色立體法律生態圈,持續關注行業的法律健康。同時,道可特成為了中國在經濟金融領域最高端的兩大國家級智庫——“中國經濟50人論壇”和“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多年來僅有的來自法律領域的理事單位。在行業看來,這既是道可特的高度,也是道可特的責任感。
▲ 劉光超律師出席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活動
2017年,道可特開始自主研發數字化信息系統——“綠云VIT”系統,截至2020年,這一系統已經實現了三次升級,道可特將信息化作為了律所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器。
打造一家真正高品質、有力量、有價值、有生命力的律所,這是道可特的目標,也將是“道可特模式”行之有效的證明。隨著世界格局的調整和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律師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那些能夠真正堅持初心并不斷創新發展的律所,必將擁有更多發展可能性。
而道可特正把律所發展過程中一些好的元素沉淀下來,為行業創新發展貢獻鮮活的樣本,創造更多驚喜和可能。(律新社專訪/趙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