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所面對的美國,已經與他熟悉和期待的美國大不相同了。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美聯社宣布拜登贏得大選。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文 |?孫興杰
拜登團隊宣布勝選!美國大選的計票尚未結束,但大選的結果已經明朗。在拜登宣布勝選的同時,特朗普拒絕宣布失敗,也沒有祝賀拜登當選。
需要看到的是,拜登獲勝的背后是急劇變化的美國民情,甚至說是不斷撕裂的美國。從拜登宣布勝選到最后選舉人團投票、特朗普宣布敗選直至離開白宮,美國進入了非常敏感的權力過渡階段。
在理論上現在還存在兩個總統,一個當選總統,還有一個在任且不承認敗選的總統。拜登誓言要當全體美國人的總統,但是這場大選就像對美國民情的一次X光檢測。我們能夠看到非常明確的紅藍對立以及選舉地理空間的固化和漂移。
▲拜登發聲明感謝選民:已經到了團結和治愈美國的時候。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拜登勝選歷程艱難且漫長
拜登的勝利來得并不容易,這是民主黨以及美國主流民調機構和媒體所沒有想到的。
在大選之前的民調顯示拜登全面領先,也有人期待大選之后的選舉夜就能看到“藍色狂潮”,但這實際上并沒有發生。紅藍兩個陣營呈現出非常明確的對立,民主黨在東西海岸的藍色陣地與中部紅州之間出現楚河漢界一般的對壘勢態。
最終決定拜登能否當選的是湖區的戰場州,比如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此前特朗普不但拿下了俄亥俄州、艾奧瓦州和佛羅里達州,而且在亞利桑那州與拜登的差距不斷縮小,中部美國已成為共和黨基本盤。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鐵桿的民主黨人也會懷疑民主黨是否了解美國的選情或民情。選舉地理格局復雜多變,拜登要成為全美國人的總統談何容易?
由于選票差距低于一個百分點,特朗普的律師團隊已經在多個州提出重新計票的要求,換句話說,美國大選不僅難以測量了,而且要多次測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特朗普是美國選舉政治中的異數。有民調專家說,關于特朗普的數據還不夠多,所以大選的結果很難準確預測。
▲拜登贏得大選后再拿下內華達州,特朗普多次舉辦集會試圖使之“翻紅”。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選民情緒深刻影響了這次美國大選
在這場大選中,我們看到美國選舉制度存在的理論上的漏洞變成了現實的考驗。美國并不是直選總統,而是選舉人制度。從投票之前,特朗普和拜登之間的選戰就已經開始,雙方在投票規則,尤其是郵寄投票的合法性、選后計票規則等方面都有爭議。
大規模的投票,尤其是郵寄選票,對美國的選舉機器也是極大的壓力。在這背后并不是美國政治的成熟,相反,是選民的情緒使投票率創歷史新高。
在這場大選中,雙方都利用情緒為自己爭取更多的選票,特朗普是情緒操控的高手,調動了美國人的恐懼感,而拜登團隊利用了中產階層及以上社會階層的焦慮感。
在計票過程中,雙方的競爭也沒有停止。特朗普競選團隊要求在選舉夜之后就停止計票,而拜登發起了“每票都算”的運動。
所以這次大選的焦點就集中在選民票上,尤其是搖擺州的選民票。但這其實與美國的選舉制度有所出入。
美國的立憲者之所以設計選舉人制度,就是為了防止多數人暴政或者激情政治,但是這次我們看到激情對于美國政治的影響,甚至基于情緒而形成了截然對立的兩個“政治世界”。
拜登發表了勝選演講,自己的推特認證也改名為“當選總統”,但是選舉還沒有結束。現在只是各個州的計票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下一步是選舉人團的投票。
拜登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在于,特朗普還沒有宣布敗選,大選之后的博弈和競爭還在持續。在常態選舉條件下,各個州計票結束之后,大選也就結束了,剩下的環節基本上是程序性和儀式性的。
但今年的大選格外不同,無論是程序還是儀式,都成為激烈博弈的焦點,如何實現權力的順利交接,讓特朗普雖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也能夠和平離開白宮,是拜登選后第一大挑戰。
拜登有撥亂反正并將美國政治帶回正軌的愿望,但是他面對的美國,已經與他熟悉和期待的美國大不相同了。特朗普2016年當選以及這次拜登艱難勝選都表明美國民情已然大變,拜登亟需要做的是休養生息,彌合民情的分裂。
□孫興杰?(吉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
編輯:新吾? 實習生:張曉雨? 校對:趙琳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