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嘯
[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不再提供市場流動性,以及財政操作的落地,基礎貨幣可能會出現季節性下降,M2增速放緩。社會融資總額年環比增長可能達13.6%,這得益于人民幣貸款的穩健增長,以及企業和政府債券的發行。 ]
2020年11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3.38,連續兩個月上升,創年內新高,經濟學家們認為四季度我國經濟回暖趨勢將持續,所有經濟學家均給出了高于50榮枯線的預測。
他們預計10月CPI同比增速低于上月,PPI同比增速繼續上升,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所下降,投資高于上月,消費數據升至年內新高,貿易順差擴大。
經濟學家們預計未來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11月一年期LPR利率、存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均不會發生變化,10月新增貸款、社融總量和M2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
經濟學家們還預計11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將較10月底數據(10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7232)升值至6.69,對年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預期則從上月底的6.8上調至6.71。
信心指數:回升至年內次高位
信心指數(2020年11月)
平均值53.38
最大值70
最小值50.8
2020年11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3.38,創年內新高,經濟學家們預計未來一個月我國經濟將持續向好。本月經濟學家們給出的預測中,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丁安華給出最樂觀的預估值70,其他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測也均高于50榮枯線。
畢馬威康勇表示,疫情后中國經濟的復蘇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制造業生產、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復蘇的主要力量。目前中國經濟已經計入第二個階段,服務業、消費的復蘇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第三階段的復蘇中,中國將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打造雙循環、推動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從而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增長。他預期中國2020年GDP增長2.2%,2021年增長7.8%。
京東金融沈建光認為,隨著國內外需求同步改善,中國經濟疫后復蘇已由供給端拉動的結構性復蘇向供需聯動的全面回暖方向邁進。接下來出口—制造業投資鏈條以及居民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有望逐步替代地產、基建投資,成為經濟進一步復蘇的主要驅動力。他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復蘇將會延續,GDP增速或達6%以上。
國家信息中心祝寶良預計,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長5.5%左右,全年經濟增長2.1%左右。由于2020年的低基數影響,2021年我國經濟會出現補償性增長。2020年以來,我國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的滯后效應仍會對2021年經濟起到推動作用,我國疫情防控經驗和效果不斷提高,企業和市場信心有所增強,我國經濟會繼續恢復。預計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8%左右,全年出現前高后低態勢,其中一季度經濟增速會達到兩位數。
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表示,從趨勢上看,經濟繼續弱復蘇,四季度大概率還會延續。結合金融數據來看,復蘇還在繼續,預計四季度單季增速會超過5%,全年增速在2.5%左右。從結構上看,地產是絕對主力,消費整體不佳,成色一般。經濟下行的時候,依然靠的是投資拉動來進行逆周期調節,其中貢獻最大的是房地產。從力度和節奏上看,整體偏弱,持續性不強。由于貨幣政策和地產政策相對克制,結果導致經濟增速也在邊際放緩,復蘇持續性不會太強,明年經濟可能重新回落。
物價:CPI同比降至0.86%,PPI同比升至-1.97%
CPI(%)PPI(%)
平均值0.86-1.97
最大值1.6-1.2
最小值0.4-2.3
經濟學家們預計通脹壓力將繼續下行,他們對10月CPI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0.86%,較統計局公布的9月值(1.7%)下降0.84個百分點。參與調研的23位經濟學家中,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給出了最大的預測值1.6%,而最小值0.4%來自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魯政委。
10月PPI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1.97%,高于統計局公布的上月值(-2.1%)。其中預測最高值-1.2%來自管清友,最低值-2.3%來自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姜超。
長江證券(000783,股吧)伍戈表示,價格方面,海外疫情升級使得原油價格修復緩慢,工業品價格通縮時間預計再度延長。國內教育、文化、娛樂和家庭服務等核心通脹領域的價格加速修復,這與服務業回暖加快的趨勢相一致。房租等價格也已止跌企穩,折射出民生和就業的逐步改善。盡管如此,豬肉產能明顯增加下豬價回落,疊加去年高基數因素,四季度CPI將加速下行。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預測均值為4.9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平均值4.92
最大值6.3
最小值3.15
統計局公布的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3.3%,經濟學家們預計10月數據將升至4.92%。其中,6.3%的最大值來自英大證券鄭后成,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給出了最小值3.15%。
鄭后成表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走勢,是目前宏觀經濟焦點之一。雖然二季度居民部門杠桿率升至59.70%,創1998年一季度有數據記錄以來新高,疊加CPI當月同比大概率在10月、11月加速下行,利空消費增速,但是我們繼續看多消費增速:一是宏觀經濟逐季向好,城鎮調查失業率在目前的基礎上尚有下行的空間,居民收入增速大概率得到修復;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實質性控制;三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消費刺激政策等宏觀經濟逆周期調節政策尚未退出;四是10月黃金周、11月雙11以及12月雙12對消費有較大拉動作用;五是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修復。基于以上分析,他堅持四季度消費增速大概率穩步向好,且認為四季度消費增速的表現將顯著優于三季度。值得提醒的是,我們看好四季度消費增速,但是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僅錄得-7.20%,按照目前的趨勢,年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實現轉正的可能性較低。
工業增加值:增速預測均值降至6.41%
工業增加值增速(%)
平均值6.41
最大值7.5
最小值5.5
調研結果顯示,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6.41%,較統計局公布的9月值(6.9%)下降了0.49個百分點。其中,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給出了最大預測值7.5%,興業銀行魯政委給出了最小預測值5.5%。
植信投資研究院連平表示,10月工業增速將有所放緩。一方面,國內經濟復蘇態勢明朗能夠保證工業生產的供給兩端維持正常增長水平,制造業出現“用人荒”表明需求仍然旺盛。另一方面,多項高頻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轉弱。10月前三周,因多個高爐進行檢修,全國鐵礦高爐開工率及產能利用率持續小幅下滑,鐵水產量仍持續小幅下滑,生產積極性較前期下降,鐵礦需求或將邊際走弱;CME預估10月挖掘機(含出口)銷量的同比增速有望達到48%左右,雖然仍在高速增長,但增速較前幾個月相比明顯下滑;10月中上旬的乘用車產量增速也較9月出現下降。此外,海外疫情反彈對于海外需求會產生一定影響,拖累部分外貿生產企業。加之9月基數創下一年半新高,10月工業增速放緩可能性較大,預計增長6.5%。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預測均值上升0.79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平均值1.59
最大值2.2
最小值1
經濟學家們對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預測均值為1.59%,較統計局公布的9月值(0.8%)上升0.79個百分點。其中,海通證券姜超給出了最高值2.2%,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給出了最低值1%。
興業銀行魯政委表示,10月份固投增速將繼續提升,但結構略顯分化。基建方面,第三季度基建增速不及預期,但也為基建項目、資金準備提供了一定時間,預計本月基建單月增速有望較9月實現小幅反彈。房地產投資方面,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短期下行影響建安投資,年初土地成交費下行亦拖累近期土地投資讀數,預計本月房地產投資單月增速或高位回落。制造業投資方面,當前供需兩旺支持制造業投資單月同比延續正增長。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預測均值為6.04%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平均值6.04
最大值6.7
最小值5.2
調研結果顯示,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的預測均值為6.04%,高于統計局公布的9月值(5.6%)。參與調研的經濟學家中,植信金融研究院連平給出了最高值6.7%,工銀國際程實給出了最低值5.2%。
招商銀行丁安華表示,整體來看,受房地產市場景氣度延續帶動,9 月房地產投資仍具韌性,年內有望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不過由于“房住不炒”的總基調未發生變化,調控 政策不斷加碼,將對房地產投資增速進一步上行構成制約。我們仍然維持房地產“上有頂,下有底”的判斷。
外貿:10月貿易順差高于上月
7日公布的10月貿易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11.4%,好于經濟學家們的預期(9.23%)和前值9.9%;進口同比4.7%,低于預期(9.7%)和前值13.2%;貿易順差584.4億美元,超過預期(425.53億美元)和前值370億美元。
興業證券(601377,股吧)王涵表示,全球經濟恢復是帶動出口強勁的主要因素。自9月中國、韓國進口同步改善,反映全球產業鏈恢復勢頭較好,支撐我國進出口同步改善。10月我國出口增速繼續改善,分產品看,10月防疫用品對出口拉動繼續回落,相較5月最高點接近5%,當前已不足1%;與產業鏈和經濟生產更相關的機電產品對出口拉動繼續走高至7.59%,此外其他產品對出口拉動也繼續上行。分國別或區域組織看,對美國、歐盟、日本出口拉動繼續上行,對東盟、韓國出口拉動小幅回落。數據反映當前全球產業鏈改善趨勢仍在強化,外需恢復繼續帶動我國出口高位上行。
新增貸款:預測均值降至8542.38億元
新增貸款(億元)
平均值8542.38
最大值17500
最小值6000
經濟學家們預測,10月新增貸款將由9月的19000億元下降至8542.38億元。其中,最低預測值6000億元來自德商銀行周浩,最高預測值17500億元來自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
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黃劍輝表示,企業貸款方面,商業銀行MPA考核導致中長期企業貸款占比上升,支持基建、制造業投資需求。但房地產投融資降溫和企業票據融資仍是信貸增長拖累項;居民貸款方面,網絡消費穩步增長的趨勢下,十一假期消費疊加雙11購物節前置,居民消費貸款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但本月工作日較去年同期少兩天,制約銀行放貸規模。預計10月新增信貸7500億元左右,同比多增900億元。
社會融資總量:預測均值降至1.48萬億元
社會融資總量(萬億元)
平均值1.48
最大值3.2
最小值0.8
調研結果顯示,10月社會融資總量預測均值為1.48萬億元,低于央行公布的9月數據(3.48萬億元)。
興業銀行魯政委表示,在社融方面,10月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凈融資均較9月回落,或帶動新增社融規模下降至1.36萬億元,但社融增速或進一步上升至13.7%。
M2:增速預測均值為10.8%
同比(%)
平均值10.80
最大值11.4
最小值9.8
經濟學家們預計10月M2同比增速為10.8%,低于上月公布數據(10.9%)。其中,海通證券姜超給出了最大值11.4%,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給出了最小值9.8%。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謝亞軒預計,10月M2同比增速回落至10.5%,M1同比小幅回落至8.0%,信貸投放約7500億元,新口徑社融規模約8000億元。10月以來,資金利率略有下降,政府負債增速基本保持平穩。商品價格方面,國內的南華綜合指數10月以來出現小幅回升,CRB現貨綜合指數上漲勢頭放緩。整體來看,家庭和非金融企業兩大私人實體部門后續負債增速已經沒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政府雖仍有擴表空間,但對于實體部門整體負債增速的拉動有限。他預計,10月金融數據(M2同比、貸款余額同比、社融余額同比)或較9月穩中略降,后續上升空間已微乎其微。
利率&存款準備金率:預計維持不變
經濟學家們預計未來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11月一年期LPR利率、存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均不會發生變化。
招商銀行丁安華認為,政策操作上,年內降準降息概率進一步下降。央行將通過 OMO/MLF 操作保持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水平;資金利率方面,預計年內繼續大幅攀升的概率較低,總體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波動;貸款利率年內仍有下行空間,預計主要通過壓降貸款利率加點(貸款利率LPR)實現,并引導銀行減少收費以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匯率:本月底人民幣將升值,上調對年末匯率預期
匯率(2020年11月) 匯率(2020年底)
平均值6.696.71
最大值6.86.9
最小值6.66.5
經濟學家們預計11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將較10月底數據(10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7232)升值至6.69,對年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預期則從上月底的6.8上調至6.71。
植信投資研究院連平認為,人民幣匯率仍處于升值趨勢中,但雙向波動態勢越發明顯。十一國慶長假后,匯率跳升近1000個基點,之后平穩,很快又回到升值通道,至近日匯率出現一定幅度的貶值。從貿易順差、資本項下凈流入、貨幣當局的監管態度綜合來看,未來一個時期人民幣匯率可能還將維持雙向波動,同時小幅升值的趨勢。
官方外匯儲備:10月底公布數據為31279.8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79.8億美元,較9月末(31425.6億美元)下降145.8億美元,降幅為0.46%,低于經濟學們的預期(預測均值為31525.18億美元)。
民生銀行黃劍輝表示,從匯率因素來看,10月美元指數微幅上漲0.18%,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有漲有跌,對外匯儲備影響較小。從債券價格來看,主要國家債券收益率上漲,導致我國持有的債券價格下降,外匯儲備賬面價值減少。綜合考慮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效應,估值變動對匯儲備影響為負。從跨境資本流動來看,北向資金終止了連續2個月以來的凈流出趨勢,10月份累計凈流入0.23億元,會對外匯儲備形成支撐。
政策展望:貨幣政策穩健中性,財政政策積極精準
工銀國際程實表示,從注重量和速的增長到強調升維發展是重要轉折:其一,在疫情外生沖擊和逆全球化結構性壓力疊加的大背景下,要在未來的經濟轉型期破解全球存量博弈的陷阱,構建雙循環是打造系統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其二,升維發展的基礎仍然是改革開放,通過制度創新推動關鍵領域改革將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為創造新一輪微觀激勵奠定基礎;其三,站在本世紀20年代的新起點,主要國家經濟、金融、治理能力將接受全方位檢驗,科技創新的引領、穩定協調的發展會鍛造出軟硬實力升維競爭的新賽道。
海通證券姜超表示,貨幣回歸穩健中性。進入2020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回暖,貨幣政策較此前“緊急性寬松”逐步回歸常態化,整體延續穩健基調。8、9月社融數據連續超預期,預計年內貨幣與社融增速依然趨升,貨幣轉松可能性持續下降。而現階段貨幣政策收緊也缺乏條件,對于宏觀杠桿率過快上行可能推動貨幣收緊的擔憂,央行也表示“應該允許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明年杠桿率更穩一些”,因而央行短期不會因宏觀杠桿率上升而收緊貨幣去杠桿。現階段貨幣政策穩定性有望延續。財政積極精準有為。隨著減稅降費等助企紓困政策加快落實,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帶動全國財政收入增長逐月好轉。而年初幾個月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支出進度比去年同期放緩,加上各級政府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全國財政支出增速有所下降,但重點領域支出仍得到了有力保障。近期國常會會議要求進一步抓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落實,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效能。會議提出,要研究建立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擴大直達資金范圍。財政資金更多直達基層,將使得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精準有為,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央地財權事權不相匹配的矛盾,對經濟復蘇提供有力保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