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進博會舉行 可持續發展成熱詞
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第三屆進博會再次升級擴容,擁有更大展覽規模。總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共設立食品及農產品(000061,股吧)展區、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服務貿易展區、消費品展區、汽車展區、技術裝備展區六大展區,同時新設公共衛生防疫、節能環保、智慧出行和體育用品及賽事等4個專區。截至8日,線上線下合計共有來自64個國家的674家展商、1351家采購商參會,目前達成合作意向861項。
可持續發展成進博會熱詞,多家產品體現綠色環保理念。從INDITEX推出的可循環利用的服裝品牌,米其林用自然橡膠生產的輪胎,保時捷生產的電動汽車,拜耳創新、可持續、數字化的綜合農業解決方案等等,“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可循環利用”等成為高頻詞,也反映了各行各業對可持續的日漸關注。
一周人物
PEOPLE
推薦人物:雷軍
推薦理由:
11月5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2020 MIDC(第四屆小米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小米出貨量重返全球前三。小米上一次奪得全球第三,得追溯到2014年第三季度,這份成果來之不易。
對于小米重回世界前三,雷軍則總結為是“技術為本”的勝利。雷軍稱,在過去幾年里,小米開始了大規模的補課,小米在攀登技術高峰的路上永不止步,在過去的幾年里,每年的研發經費都在逐年增加。
人才是創新之源,提升技術實力的第一步。雷軍表示:“工程師是小米最重要的財富,也是眾多硬核科技的締造者。”目前,小米研發團隊超過10000人,今年擴招了2800名工程師,2021年小米將擴招5000名工程師。
抗疫速遞
NEWS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878萬例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月7日11時34分(北京時間11月7日18時34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8786440例,累計死亡病例1234839例。
中企研發布第四期《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影響的跟蹤調查分析報告》
11月3日,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發布第四期《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影響的跟蹤調查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企業經營狀況進一步向好,紓困惠企政策獲得感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恢復狀況趨于穩定。
中東新冠疫情愈演愈烈 阿爾及利亞總統確診
中東地區日前新冠疫情更加嚴重,阿爾及利亞總統確診感染,伊朗和摩洛哥創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新高。阿爾及利亞11月3日宣布,新增確診病例405例,累計確診58979例,累計死亡1987例,累計治愈40771例。阿爾及利亞總統府當天宣布,總統特本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流行病學模型顯示:如美全民戴口罩,到明年2月底或能拯救13萬生命
科技日報11月3日消息,英國《自然·醫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流行病學建模研究指出,到2021年2月28日,美國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數可能會超過50萬,研究同時估計,如全民戴口罩的話,或能讓許多州避免疫情反彈的最壞影響,并有望拯救這50萬人中的近13萬條生命。
受疫情影響 國際乒聯取消2020瑞典國際公開賽
11月5日消息,日前,國際乒聯宣布,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取消2020國際乒聯瑞典國際公開賽。該賽事原定于11月30至12月5日在瑞典赫爾辛堡舉行,旨在為職業球員打開重返國際賽場的大門。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公共衛生現三大短板
11月7日,在第三屆進博會“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中,中國新聞社國是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聯合發布《共享健康中國機遇白皮書(2020年)》。白皮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并全球大流行,暴露出全球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的諸多短板與不足,《白皮書》同時呼吁,填補智慧醫療監管空白,掃除長遠發展隱患。
政策聲音
NEWS
銀保監會、央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11月2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明確,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應當主要在注冊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小額貸款公司不得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提出個人網絡小額貸款不得超30萬元,款項不得用于炒股、購房。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發布
新華社11月3日受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建議》同時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我國設立10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九部門和單位于11月3日共同作出決定,在全國設立上海市虹橋商務區、遼寧省大連金普新區、江蘇省昆山市等10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這10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覆蓋東中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囊括海陸空港,體現了中國進口發展的動力和潛能。
北京允許線上簽訂電子勞動合同
11月4日消息,北京市發布意見,明確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鼓勵企業線上招聘、線上簽訂電子勞動合同。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11月3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明確規定了折價、降價的基準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5日公布《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涵蓋有獎銷售、價格、免費試用等促銷方式,自今年12月起施行。暫行規定對虛假促銷、不履行優惠承諾、巨獎銷售等行為明確了相關的監管原則,規范經營者促銷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國家網信辦開展移動應用程序信息內容亂象專項整治
國家網信辦自11月5日起開展為期45天的移動應用程序信息內容亂象專項整治,聚焦亂象,重拳出擊,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移動應用程序。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強調,本次專項整治將以資訊類、社交類、音視頻類、教育類、電子讀物類、生活服務類移動應用程序為重點,著力解決移動應用程序傳播違法違規信息、提供違法違規服務、服務導向背離主流價值觀等突出問題。
全國首部綠色金融法規出臺 明年3月1日起實施
11月5日消息,全國首部綠色金融領域的法律法規《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近日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該條例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部綠色金融法規。該法規從金融機構的管理、投資、信息披露等方面明確了金融機構和綠色企業的主體責任,規定了政府部門和中央駐深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督管理措施,并在諸多領域開創了全國甚至國際綠色金融領域的先河。強制披露環境信息是《綠金條例》的重要亮點之一。
企業實踐
NEWS
螞蟻科技集團上市被暫緩
11月3日上交所宣布,螞蟻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公司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螞蟻集團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所以上交所決定螞蟻集團暫緩上市。
長三角生態環保產業鏈聯盟成立
11月3日,長三角生態環保產業鏈聯盟在江蘇鹽城正式成立。聯盟首批理事成員單位由長三角一市三省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大型國有環保企業、上市環保企業等43家單位組成,包括江蘇省環保集團、上海電氣(601727,股吧)環保集團、浙江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等。
深圳銀行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揭曉
11月3日,深圳市銀行業協會發布了《2019-2020深圳銀行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集》。今年《案例集》聚焦“聚力抗疫、銳意創新”主題,新增“聚力抗疫”“助力復工”兩大內容,評選活動共收到39家會員單位報送的126個案例,經專家委員會集中評審,最終評定29家會員單位65個優秀案例。微眾銀行、平安信托等企業入選。
第11屆國際基建論壇將于12月在澳門舉辦
11月3日消息,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簡稱“國際基建論壇”)將于12月2日至3日在澳門舉辦。據了解,本屆國際基建論壇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主題為“攜手應對挑戰,促進全球基礎設施發展”。論壇將重點探討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機遇與挑戰等熱點話題。
松下全球首發“6恒氣候站” 智造健康氣候生態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松下全球首發“6恒氣候站”系統,通過融合濕度調節功能,實現業界新突破,恒定40%-60%的濕度設置,有效降低特定空間內病毒傳播的風險。該產品將于2021年3月在中國市場發售。
以“青年與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為主題的2020年“寶潔中國先鋒計劃”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以“青年與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為主題的2020年“寶潔中國先鋒計劃”于11月6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正式啟動。帶動并支持大學生關注氣候變化,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推動“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提出中國青年的主張和方案,發揮青年先鋒力量。
工業通信業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召開
11月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辦的工業通信業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在上海召開,論壇得到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大力支持。會議旨在讓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工業通信業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和成效,展示中國工業通信業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回應世界各國對中國制造的關切,讓世界更加了解、信任和支持中國工業通信業企業,強化國際交流和合作,為全球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APP(中國)發布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
11月7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APP(中國)發布以“高質量發展,‘紙’為明天”為主題的《APP(中國)2019可持續發展報告》。著力從“綠色、智能、富有生命力的產品”三個層面展現集團的高質量發展實踐和成果,同時全面覆蓋了負責任生產、利益相關方履責兩大可持續發展主題。
2020江西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
11月8日,在南昌召開的2020江西民營企業100強峰會上,省工商聯發布了《江西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0)》,為入選《江西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0)》優秀案例的10家民營企業代表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
虎牙遭開除員工自曝被HR抬出公司,官方回應對欠妥行為真誠致歉
11月8日消息,日前,虎牙直播員工張先生在脈脈上發帖稱遭遇職場暴力。這則消息引發了社交媒體的廣泛討論,登上了微博熱搜。隨后,虎牙官方回應稱,當事員工在辭退當天拒絕簽字,公司HR員工在不得已情況下,要求物業安保將該鬧事員工抬到一樓進行冷靜。對此欠妥行為,公司真誠致歉并深刻復盤。
社會民生
NEWS
雙11首次快遞直播,8000萬人次圍觀
從11月1日0點開始,阿里菜鳥聯合世界各地物流企業,將鏡頭對準機器人聚集的物流倉庫、遠赴海外的中歐班列、大雪覆蓋的邊疆村落……截至11月3日18時,已經有8000萬人通過各平臺對雙11快遞進行“云監工”。
破紀錄!袁隆平團隊雙季稻晚稻畝產911.7公斤
11月2日,袁隆平團隊迎雙季稻畝產3000斤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在7月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此前,袁隆平及其團隊研究的雜交水稻已屢破水稻單產紀錄。
首部應對氣候變化科幻電影上映
11月3日消息,日前,我國首部應對氣候變化科幻電影《致命復活》在京首映。據介紹,這部電影主要圍繞全球氣候變暖話題展開,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北京巨塢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歷時7年創作完成。電影旨在通過藝術化的電影情節設計,呼吁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危機。
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召開 《良渚宣言》發布
11月4日,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召開。會議以“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與會者分享關于世界文化遺產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經驗。以“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良渚宣言》達成并發布。
尼爾森:中國直播電商全面爆發
11月5日消息,尼爾森日前發布報告顯示,中國直播電商全面爆發,預計2020年直播電商規模將達到9610億元,占中國電商整體規模的10%。
雙十一66%消費者選國產品牌
虎嗅網11月9日消息,根據國際咨詢公司最新調查顯示,今年雙十一,66%的中國消費者將選擇國產品牌,減少對歐美品牌的購買。
國際資訊
NEWS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亞洲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處于第一線
2020全球能源互聯網(亞洲)大會11月2日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里·沙赫巴納認為,亞洲地區能源需求大,化石能源占比高,減排任務重,亟須加快能源綠色能源低碳轉型。“亞洲地區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處于第一線。”
美國波特蘭市禁用人臉識別,被違規監控可獲賠1000美元
當地時間11月3日,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投票通過了一項人臉識別禁令,禁止執法部門使用人臉識別和監控技術。措施規定,如果公民被違規監視,可獲得至少1000美元的賠償,外加律師費。該措施被視作目前美國城市中最嚴格的人臉識別禁令。
瑞士日內瓦最低工資月薪近3萬
中新網11月3日消息,根據2020年9月公投的結果,瑞士的日內瓦自本月起開始推行“世界最高”的最低工資標準。該規定稱,日內瓦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小時23瑞士法郎,每個月的最低工資標準為40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29140元)。
外媒:美國是制造最多沿海塑料污染的國家之一
中國生物技術網11月3日消息,據《科學進展》雜志上的最新論文表明,美國是制造最多沿海塑料污染的國家之一。研究人員使用了2016年世界銀行報告的關于217個國家或地區垃圾產生情況的數據,發現2016年美國產生的塑料廢料數量居世界任何國家之首,約420萬噸,該數字是2010年估計量的五倍。
標題故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締約國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但伴隨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美前副總統拜登的勝選,美國聯邦層面的氣候政策也將隨之而變。拜登在競選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在國際和國內改善氣候和環境問題、推動能源革命的措施。在國際行動層面,拜登提出將在就職第一天就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在國內,拜登的氣候計劃包括在其四年任期內投兩萬億美元用于氣候行動等。
教科文組織: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影響到三分之一的學生
今年11月5日是首個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發表致辭,希望這個國際日成為在世界范圍提高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問題認識的重大契機,讓人們認識到這一危害的規模以及盡快得到終止的必要性。她說,無論是學生、家長、教育界人士還是普通公民,打擊校園暴力和欺凌,人人有責。
聯合國:全球嚴重饑餓加劇 四個熱點地區面臨饑荒風險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11月6日聯合發布的《嚴重糧食不安全熱點地區早期預警分析》指出,沖突、經濟衰退、氣候極端事件和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幾大不利因素疊加,導致糧食不安全狀況緊急階段不斷逼近。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蜜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