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20天的預熱,雙11家電市場第二波戰役正式打響,各大品牌紛紛曬出銷量第一、銷額第一等佳績,先聲奪人。
當行業都在慶祝賣得多火爆時,卻有一家企業在關注消費者用得好不好。11月11日,海爾智家(600690,股吧)發布了一張“除了在意賣得多不多,還關心您用得好不好”的海報。數據顯示,海爾智家再次獲得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冷柜份額全網第一,自清潔空調和10000+價位段份額全網第一、防干燒燃氣灶市場份額全網第一。除此之外,海爾智家天貓官方旗艦店好評率100%,天貓海爾官方旗艦店粉絲數行業首個破千萬、天貓平臺海爾品牌詞搜索人氣行業最高,均實現引領。
價格戰獲得一時銷量,卻失去用戶口碑
每年的雙11,都是企業集中沖量的節點,今年也不例外。整體來看,以低價、折扣讓利于消費者的促銷方式仍是主旋律,更有個別只追求銷量的企業,用“減配降價”的方式換銷量。
最近網上有媒體對家電進行了拆機對比,揭露了某些超低價空調“缺斤短兩”的貓膩。從視頻中看到,相比正常空調,超低價空調無論是外機風扇用料、壓縮機可靠性、消音器器材都存在“減配”問題,用戶的實際體驗難以得到保障。
要知道,家電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已降至20%以內。廠商本就沒有太大利潤空間,因此每往下壓一分價,都勢必要進一步壓縮成本、縮減利潤。因此,用利潤為代價換取銷量并非長久之計。不止是賺不賺錢的問題,長此以往消費者還會對品牌產生“質低價廉”的印象。
而不愿意真正讓出利潤的企業,只得通過內里減配、表面降價的方式“瞞天過海”,這更將嚴重傷害用戶信任度、喪失口碑,失去長遠發展的機會。
品質升級的消費趨勢下,“價值戰”才是長久之計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在于,相比投入大、周期長的產品創新,降價沖量的方式無疑“見效更快”,可代價也同樣慘重。長期依賴低價策略意味著低利潤,這會讓企業失去研發投入能力,陷入“賣不動降價——利潤低限制創新——陳舊產品缺乏競爭力”的惡性循環。
這也是為什么各行業頭部品牌雖性格不一,卻不參與惡性低價競爭,始終堅持以創新為驅動的原因。比如無人機領域的大疆,持續開辟云臺、相機等多品類創新,現已占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70%以上份額;還有智能手機領域的華為,以自研芯片、技術創新作為“民族品牌”底色,雙11期間,華為新品Mate 40系列成交額8秒破億。
而隨著品質升級成為內需消費的主流,這些注重價值、口碑的品牌開始展露出強勁潛力。始終關注用戶需求和體驗的海爾智家,則是家電領域的典型。據了解,今年雙11海爾智家首次以全網發布的形式,在“健康好物節發布會”上亮相科技好物及涵蓋衣食住娛的健康場景,讓大家獲得智慧閱讀、健康美食等高端舒適生活體驗。正因如此,海爾智家收獲了天貓官方旗艦店好評率100%、全品類份額全網第一的成績,實現了獨有的高端、口碑引領。
在雙11各品牌爭相拼低價博業績的節點,這些頭部企業仍取得銷量、口碑雙豐收,正是因為他們在考慮“賣得多不多”之前,先考慮了消費者“用得好不好”。
這也是對所有仍陷于價格戰泥潭的企業一個啟示:“價值戰”才是家電行業乃至整個中國消費產業的長久之計,以創新技術贏得用戶口碑、向價值鏈的上游攀登才能贏得長期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