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699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16%,較二季度的6.5%略有提升。受益于行業穩健復蘇,“全球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HUIZ.US)三季報也錄得靚麗數據。
截至2020年9月30日,慧擇總保費7.79億元,同比增長41.16%,創下季度新高,展現出強勢增長勢頭;營收3.48億元,同比增長22.87%,創下季度新高,再次超出預期,較二季度營收大幅增長48.27%。長期健康險保費6.49億元,同比增長47.11%;長期險占比92.9%,連續四季度占比90%以上。
綜合最新的三季報數據來看,慧擇在保險客戶數量、保費收入、凈利潤等重要指標方面均呈現較快增長,公司未來發展被市場各方看好。
連續四個季度占比超90%,長期險戰略優勢明顯
長期險產品較碎片化的短期險產品而言,有著更高的用戶信任壁壘,平臺可替代性較低。而慧擇已經占據長期險在線銷售領域的“至高點”,成為長期壽險及健康險在線獨立保險產品及服務第一平臺。
2017至2019年,慧擇長期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比例分別為35.9%、66.5%及87.4%,2019年Q4至2020年Q3連續四個季度,公司長期險保費占比持續超過90%,呈現出強勁而穩健的增長勢頭。
長期險業務對于保險銷售平臺或中介而言,前期的拓展難度較大,但在業務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后,贏利空間可期。針對長期險的銷售,慧擇過去幾年更側重于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的銷售,市場空間大用可為。
充分利用大數據 對用戶需求精準把握
長期險穩健增長的基石,來自于持續增長的龐大客戶群。截至2020年9月30日,慧擇累計投保客戶670萬,被保客戶5600萬,平均年齡32歲。多為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年輕新興中產階級。這些人群普遍具有學歷高、收入穩定、自主決策性強等特點。為了滿足用戶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慧擇充分利用大數據,調動雙邊市場。為用戶提供符合個人及家庭的個性化產品和保險方案,協助客戶理賠;為保險公司提供用戶大數據畫像,進而升級創新產品,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專業的用戶服務體驗。
作為中國獨立互聯網保險服務行業的先行者,慧擇在過去14年的運營歷史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數據及交易數據。這些優質數據涵蓋多種維度,包括客戶自然屬性、投保行為、服務交互過程及各種產品的核保與理賠等多個因素。大量的保險交易數據使慧擇能夠深入了解客戶對具體保障、產品形態的需求,進而有助于公司設計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以及驅動運營的數字化。
慧擇董事長兼CEO馬存軍在三季報中透露,在慧擇服務的保險客戶中,不乏一二線城市的高價值客戶。為更好滿足這些客戶高品質和差異化的保險需求,我們已經有選擇性地在核心城市開展布局,設立高端客戶服務中心,提升服務體驗,并提高高價值家庭客戶高端產品的轉化率。
用戶“粘性”增強 頭部效應愈加凸顯
慧擇利用大數據,通過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充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產品需求,增強用戶的“粘性”。這樣的“粘性”在保險行業體現出來的是續保率。慧擇董事長兼CEO在三季報電話會上透露,長期壽險和健康險第13個月、第25個月續保率持續穩定在94%以上。
據了解,通常一家傳統的壽險公司需要7-10年的發展,才有可能開始盈利,長期險公司將新單保費做到1億,一般需要3年時間,但是一個成立一年的壽險公司與慧擇合作,能在幾個月內實現數億的20年、30年交的保障型產品,且續保費率都是94%以上,這是傳統保險行業無法想象的。從續保費率來看,客戶對于慧擇的認同度非常高,慧擇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所謂“頭部效應”,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著名的“二八法則”。在一個領域內,20%的頂級玩家可能獲得80%的收益,而余下80%的人只能瓜分余下20%的收益。在商界,頭部效應往往還會體現得更加明顯。無論從長期險構筑的競爭優勢,還是續保費率來看,在互聯網保險中介領域,慧擇都已經呈現出頭部領頭羊特征。
頭部領頭羊的低位,來自于專業、創新,更來自于用心經營。慧擇管理團隊的主要人員都來自于傳統保險行業,但團隊始終堅持用保險思維做互聯網保險,經營用戶而不是經銷一張保單。慧擇不是簡單的保險中介,而是在做一個保險服務產品。經過14年的深耕,慧擇已經在互聯網保險中介領域成為領跑者,公司未來也必將享受“頭部效應”帶來的更大的市場份額。
在未來三年,慧擇將實施戰略升級。借助保險產品升級的契機,瞄準保險服務數字化轉型需求,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為核心,打造“保險產品及服務云平臺”。新平臺將打破商業模式邊界,融合線上線下,以科技和數據賦能產業上下游,使慧擇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可以全場景、全方位觸達保險客戶,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和全量的保險產品及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