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剩余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中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中華民族徹底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的千年夢想,即將實現。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國務院扶貧辦表示,防止返貧會成為之后的重點,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如何銜接,也將成為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務。
5000億“買買買”助力脫貧攻堅
發展產業、消費扶貧、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每個貧困戶脫貧背后,都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場需要拼搏的硬仗。自2013年以來累計減少貧困人口9300多萬,年均減貧1000萬以上,經過今年的努力,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3月6日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我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幫助這么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消費扶貧是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是對產業扶貧最大的支持,也是疫情災情背景下的有力舉措。據初步統計,從2019年初至今,社會各界累計直接采購或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近5000億元。其中,2019年為1600多億元,今年前10個月超過3300億元,是2019年全年規模的兩倍。
11月24日,國新辦舉行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表示,消費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不僅是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不僅是幫助貧困群眾把特色農產品賣出去,更重要的是引導貧困群眾發揚“勞動致富、勞動脫貧”的光榮傳統;不僅是促進貧困地區的生產與供給,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舉措之一。
重慶市武隆區地處武陵山連片貧困地區,當地生活著漢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個民族。武隆區區長盧紅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消費扶貧提升了脫貧攻堅的質量成色,全區建成了3500余個產業示范基地、5個直采直供基地等,這些示范基地與80%以上的貧困群眾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全區貧困群眾僅通過消費扶貧這種模式,戶均就增收5000元以上。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銷售、流通帶來不小影響。“通過直播帶貨,今年端午期間咸鴨蛋都賣斷貨了。”湖北省來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杜建斌告訴第一財經,直播帶貨為來鳳特色農產品拓寬了銷路。順應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不僅激活了消費的一池春水,還能化危為機,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
直播帶貨成為消費扶貧的一大亮點,但也存在著產品良莠不齊、售后服務不完善等問題。今后應如何提升脫貧地區農產品供應的水平和質量呢?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初步考慮,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支持脫貧地區擴大規模化生產,健全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完善倉儲物流設施,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參與度,并通過市場手段實現產品的優勝劣汰。二是研究采取一些激勵約束措施,強化對市場主體的行為監管,推動消費幫扶工作不斷向規范、有序、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到今年年底,中國將進入一個沒有絕對貧困的時代,但貧困人口在統計上的消失,絕不意味著農村貧困的終結。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邢成舉對第一財經稱,盡管中國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且成效顯著的扶貧開發道路,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扶貧工作就可以一勞永逸。
“我們的扶貧工作將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但是扶貧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階段性與復雜性等內在特征,均要求我們在持續的扶貧實踐中要不斷推動扶貧工作的創新與發展,讓中國扶貧道路成為國際減貧道路上的耀眼明星,為全球減貧事業繼續做出新的貢獻。”邢成舉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具體如何銜接,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撰文分析,首先要在思路上銜接,2020年前,中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的優先任務就是脫貧攻堅,“十四五”時期,中西部脫貧摘帽地區仍要把鞏固脫貧成果作為鄉村振興重點,確保脫貧人口和摘帽地區在鄉村振興中不掉隊。
其次,要在政策上銜接,全面梳理需要繼續執行的政策、需要調整完善的政策、需要逐步退出的政策以及需要創設加強的政策。還要在工作上銜接,2020年后的扶貧工作,從超常舉措向常態幫扶轉變,從集中攻堅向長效機制轉變。
盧紅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從基層的具體實踐來看,從源頭上把控好農產品的質量,加大農產品的深加工,培育品牌,完善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脫貧地區繼續通過消費帶動和產業發展實現可持續增收的長遠之計。
“關鍵還是要靠產業。”杜建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產業是一脈相承的。消費扶貧只是一個切入點,要以此倒逼產業的升級,促進上下游產業的配套和產業鏈的完善,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不僅可以防止返貧,更是增強脫貧地區造血能力和內生動力的關鍵。
郭蘭峰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聯合有關方面研究“十四五”時期推動消費扶貧提檔升級的工作思路和政策舉措,進一步聚焦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聚焦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堅持市場化導向,推動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使之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致貧的重要舉措,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