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對于教育行業來說,數字化早已是大勢所趨且已探索已久,而今年的疫情黑天鵝更使這一進程加快了。在線教育行業也在2020年的開端真正“出圈”了,
注冊客戶數130萬+、知識商品1500萬個、終端用戶數6.8億、總在線學習人次120億次······這些令人艷羨的成績單,小鵝通僅用了4年時間。另外,小鵝通在近期也完成了C輪融資,并進行了品牌升級。
資本和市場的廣泛認可,與小鵝通這四年來在市場認知、技術迭代、模式打磨上的積累,密不可分;更深層的原因,埋在私域流量的大浪潮中。
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小鵝通,是家怎樣的公司?在11月23日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小鵝通聯合創始人兼COO樊曉星發表了《小鵝通如何幫助教育機構搭上私域運營的快車》主題演講,或許從演講中能窺見一二。
“所有躍遷過程一定是逐級遞進的過程,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01 談角色:做大家共享的CTO
“私域流量”是在2018最火熱的詞。
而小鵝通在私域流量上的探索更早,“2016年,吳曉波老師、十點讀書等自媒體找到小鵝通,想要在微信生態內搭建用運營和內容來快速變現的私域流量知識平臺。這也成為了小鵝通的前身。”樊曉星分享到。
疫情擾亂了很多行業的生產節奏,但也給予了企業很多突破和創新的機會。一直以來,數字化轉型最大的難度就是思想意識上的改變,疫情改變了這一現狀。
“2020年初,大量的企業用戶以及大量線下教育的客戶涌到線上使用小鵝通,來搭建自己的知識服務平臺。”
如何快速應變市場的變化,在樊曉星的分享里,總結了3點:速度、技術、自己的。
速度:小鵝通在創立之初就提出了知識店鋪的概念,幫客戶一分鐘搭建自己的知識店鋪;
技術:可以說疫情倒逼了教育模式革命,從小學到職場人士,這場疫情把幾乎所有的教育機構都逼上“5G沖浪”,“不在線無教育”是現在的真實寫照。可用、易用的技術團隊顯然教育機構很難在短時間內搭建起來。而小鵝通要做的就是,幫助客戶繞開線下繁瑣、冗長、成本高的技術建站的成本,搭建專屬的知識服務平臺。這就是小鵝通在技術和商業結合的藝術。
自己的:與教育機構形成互補性,成為大家共享的CTO,這是小鵝通一直在踐行的理念。樊曉星表示,不管是品牌、學員用戶、課程,這些完全都是歸屬于客戶自身的,小鵝通只是做了管家協同的角色。
在樊曉星看來,“速度、技術、自己的”在小鵝通成長軌跡中是無法被分割的,三者之間應該是相互促進。
對于教育機構來講,“觸網”只是拿到了數字化的入場券。之于小鵝通亦是如此,在微信等生態基礎上,為每一個組織打造專屬的知識服務平臺,只是服務開始的第一步。
“小鵝通每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是源于對不同客戶的底層需求進行變動,從而為客戶的C端學員提供更加符合今天社交化、輕量化,包括后續的系統化、圈層化的一系列市場及用戶需求。”
在后續的服務中,要不斷賦能組織用知識與服務影響它的客戶、伙伴、員工。樊曉星表示,實際上小鵝通在非常早期就進入了公域、私域流量與線上教育結合的賽道。在小鵝通每一步的迭代,都會與學生家長、新東方、好未來等保持緊密的連接。
“不是小鵝通幫助教育機構,而是教育機構幫助了小鵝通。”小鵝通和各用戶之間不單單是甲乙方的關系,更多是在互相探討、研究行業,探索教育機構未來的發展方向,挖掘教育機構真正的需求
也許正是如此,小鵝通收到客戶這樣的評價:“線上產品平臺中最適合做營銷的,線上營銷平臺中最重視產品的平臺。無論是面向教師還是面向學生的課程,都起到了極大的幫助。”
02談需求:以需求為導向,做產品
人類在數字化進程這個過程里是不可逆的,一開始先是漸變,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巨變的階段。所以具體到教育行業,消費者習慣被‘教育’了,從線下的實體教育進入在線教育大趨勢已經是不可逆了。
“數據孤島”是任何一個線下行業“觸網”都避免不了的問題,教育機構也是如此。樊曉星提到,很多教育機構的招生引流、獲客、教務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的數據都分散在不同工具平臺上。這導致了教育機構底層的學員管理系統出現四分五裂的現象,多年的運營數據并未沉淀下來。
破除教育機構“數據孤島”的方向在哪里?小鵝通的切入點是“學員管理系統”,用最底層的學員管理系統,解決從最前端的品牌營銷到中間的商業變現再到最終的用戶運營,打通每一個用戶從公域流量到私域矩陣的整條路徑,實現真正的一站式管理。
整條路徑的實現需要技術和客戶需求的共同配合。例如,用小鵝通的學員管理系統的前提是對小鵝通對自己本身的定位。
“ 因為我們在長期做產品的思路,我們都是有需求再去做具體的產品。”樊曉星提到,數字化的工具,這就是小鵝通的定位。在公域與私域流量并存的商業現狀里,這個工具幫助大家重新構建每一個組織跟用戶之間的連接方式。
企業為什么會去購買軟件服務呢?說白了,B端產品的用戶需求,都圍繞著“效率”。
這樣從需求導向的方式,需要企業內部有迅速的反應機制和組織協同能力支撐。樊曉星表示,小鵝通目前有1000多名員工,但內部組織關系始終非常扁平化,小單元的敏捷反應幫助我們在每一個時段都能夠已最快速度把研發需求實現。
03談服務:蹲下聽用戶的需求
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產品,這里的“真正”指的是在力所能及下長期保持產品、技術、運營的高水平,而不是吹噓出來的好。
“前端客戶的需求其實是非常繁雜的。”樊曉星說,教學是機構和學校的主要任務,然而組織教學、招生、財務等每一項都是復雜的組織過程,這每一個環節都會大量分散老師們的注意力,對于企業服務的企業來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老師們從這些瑣碎的事物中解脫出來,從而專注于教學本身。
為此小鵝通做了一系列延伸功能,幫助教育機構更好的服務家長、老師、員工。
直播公開課:在小鵝通的不同私域流量入口增加了公開課直播,在引流推廣的同時,也能完成與線上線下學員的互動。目前單場并發人數達到了300多萬的數量,為用戶提供沉浸式、互動式的教學課堂。并在增加了“直播帶課程”功能;
底層SCM:打通企業微信,幫助教育機構內的老師、銷售人員、各校區成員實現一體化的SCM運營動作;
智能教務管理系統:小鵝通的智能賬務管理系統,有別于其他管理工具。小鵝通先幫助科技呼呼完成效率上的協同,再完成分發、走賬等等一系列管理提效的動作。
始于需求,終于服務。
在小鵝通的服務體系里,對于每一個客戶都提供1V1式的陪伴式服務,專屬的管家會進行全程的運營指導,包括工作日以及周末陪伴客戶進行一系列的經驗復用、工具使用教學、后續運營上的具體操作以及幫助等等
樊曉星介紹到,目前我們的團隊仍然保持所有的一線人員,包括管理層,需要進行大量走訪客戶,以最終的客戶需求為溝通語言。“只有不斷的走訪了解才能夠知道客戶對于我們產品功能的使用程度。以及客戶的新需求是否可以跟小鵝通此前知識付費的那套體系想結合。”
如果沒有好的服務,那么平臺自身所積攢的優勢將很快失去。
結語:
在數字化進程里,入口和流量是兵家必爭之地。基于私域流量發展的小鵝通融合了流量和入口兩大賽點。
目前,小鵝通正在為整個教育機構構建一個新的基礎坐標系,通過這個坐標系,每個教育機構的老師、學生家長、機構運營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未來,小鵝通也在整個行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還有機會創造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