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在重慶舉行的2020中新金融峰會上,度小滿金融CEO朱光表示,小微企業主是重信用的優質客群,金融科技公司發揮智能技術的優勢,能高效識別出優質的長尾小微,在技術和客群上和銀行優勢互補,雙方是解決小微融資難的“普惠CP”。
2019年9月26日,度小滿金融與重慶兩江新區簽署投資協議,將兩江新區作為在西部發展的核心區域,并在此設立西部科研中心,目前度小滿在重慶累計投資達90億元。
在全國范圍內,度小滿與金融機構合作,已累計為小微企業發放數千億元貸款。隨著度小滿的智能風控產品“磐石”入選了重慶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朱光表示,度小滿近期將在重慶繼續追加投入,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
重新發現小微企業的信用價值
中小微企業為中國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但由于主體信用較弱,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滿足。
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信貸融資資源的主要供給者,在政策層面不遺余力的推動小微融資的廣度與深度的背景下,銀行也越來越意識到小微業務對銀行未來競爭和發展的必要性,近年來各家銀行在小微業務的規模、產品和投入的力度加大,在產品創新、規模增長和業務優化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
1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議透露,截至9月末小微企業融資新增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9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92%,較上年12月下降0.96個百分點。
但同時,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業務方式依然難以擺脫強抵押、第三方擔保增信的模式,使得小微企業融資的中介成本難以有效降低,且服務的主要客群依然集中在行業頭部的小微企業中,難以覆蓋到更下沉、規模更小的小微企業。
24日,度小滿金融CEO朱光在重慶表示,風控成本高、交易成本高,且缺少抵押物,是造成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主要因素。但度小滿在服務中發現,小微企業主是信用相對優質的客群。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度小滿金融的數據顯示,無論是正常回款率還是延期回款率,小微企業主的表現都要優于非小微企業主。
2020年年初,清華大學聯合北京大學,針對全國1435家中小企業做了一項疫情影響的調研,調查結果顯示,34%的中小企業現金只能維持1個月,33%的中小企業現金只能維持2個月。疫情影響下,28%的中小企業收入下降了3成,30%的中小企業收入下降了5成以上。為應對現金流短缺,23%的中小企業計劃減員降薪,21%的中小企業選擇貸款服務,14%的中小企業進行了民間借貸,還有10%選擇延遲支付貸款。
朱光表示,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態,關系到民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度小滿希望搭建小微企業融入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橋梁,提升小微企業參與到社會經濟分工的能力。
小微信貸以風險管理為核心
2020中新金融峰會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及國際間經濟金融合作溝通的重要平臺,匯集了來自東盟10國政商學界多位重量級嘉賓,其中,“金融科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分論壇是中新金融峰會上最受關注的分論壇之一,由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江北嘴集團有限公司、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聯合協辦,旨在交流金融科技普惠實踐經驗,探索數字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
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瑜在論壇發言環節指出,在金融科技方面,中小銀行面臨著場景的獲取、融入和賦能等方面的挑戰。如難以獲得精準描繪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的完整的數據,在數據治理和數據價值挖掘方面的能力還不足,一些圍繞場景的營銷、管理和風險辨別還缺乏系統的管理,在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應用方面也面臨比較大的壓力。
事實確實如此,傳統銀行的小微授信模式,難以做到在業務增長、風險控制、成本壓縮這三個核心難題之間的協同處理。小微企業本身規模巨大、客群分散、經營風險高,對銀行來說,一旦采取激進的業務策略,放量增長迅速,則易導致貸款逾期率增加。又因為小微貸款單筆金額小,如果在技術上沒有突破,則面臨著巨大的運營成本的增加,這些問題都是傳統銀行難以解決和承受的。
要疏通小微企業融資的難點、堵點,必須先解決銀行端資金的風控效率和準確度,度小滿金融的“磐石”系統,正是這樣一款強大的產品。
如何在海量的小微客群中高效甄別和篩選符合銀行客戶畫像的借款人并與銀行的小微貸款產品高效匹配和對接,成為解決小微融資難的關鍵。“磐石”在為相關機構提供身份識別、反欺詐、信用評估、風險監測、貸后管理等系列產品能力及一體化解決方式。運用業內領先的大數據+算法能力搭建一站式金科能力開放平臺。可覆蓋金融企業信貸全業務流程,包括貸前審批,貸中復查,貸后監管等環節。目前,已經累計為數百家持牌金融機構提供風控與反欺詐服務。
基于對小微企業特征的洞察,度小滿金融建立了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布局,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在識別個人信用基礎上疊加企業信用識別,能夠實現秒級自動批貸,確保零抵押與低風險、高效率的并行。
目前,度小滿金融利用AI算法提升小微企業主授信通過率,通過智能識別30多萬個風險指標,使得可授信小微企業主數量提升20%。
在破解小微信貸服務效率難題方面,度小滿的智能語音機器人服務,準確率在90%左右,無感率達到99%,即用戶在多輪對話之后,依然不會識別出與自己交流的并非真實的人。2019年,度小滿智能語音機器人還正式上線了“方言版”,包含重慶話、山東話、河南話、東北話等多種方言。
在貸后管理場景下,智能語音機器人的成本小于人工成本的1%,但效率超過人工的5%以上。
下沉市場小微急需定制化服務
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的加快,以及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的提速,提升數據資源價值、將散落在線下各種渠道中的客戶數字資產進行整合管理,成為各大銀行關注的科技提升方向。如何改變傳統服務模式,讓金融進一步融入場景,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關鍵。
近幾年來,中小銀行零售業務獲客的線上化發展程度較高,但如風控、貸中、貸后管理等節點,依然依賴線下人工的資源。在小微企業獲客、風控階段,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快速高效的建立起一套數據化的業務流程。
對于銀行來說,發現和識別小微客戶的困難一直存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介入,針對不同行業、商圈、資金特性的小微商戶人群提供定制化信貸產品,是銀行的迫切需求。在這方面,以度小滿金融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業,深入場景生態,深度數據整合,產品設計重視客戶體驗的技術優勢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0年8月14日,度小滿金融宣布,正式啟動“新發地中小商戶扶助計劃”,投入1億元,面向北京新發地農產品(000061,股吧)批發市場、新發地國際水產城等8個市場的中小商戶,提供日利率0.01%的低息信貸服務,幫助商戶解決經營資金周轉困難。
據多位新發地商戶的使用反饋,參加度小滿金融“新發地中小商戶扶助計劃”的商戶,從申請貸款到放款,平均僅需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解決了許多商戶資金周轉中的燃眉之急。
例如,被稱為“梨王”的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戶李志輝,賣梨的日銷量達10萬-30萬斤。以前他不太和銀行打交道,用錢都是找親戚朋友拆借,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年交易規模達到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這幾年才開始和金融機構有了更多接觸。今年,他辦理度小滿的100萬元信用貸款,“當天很快就到賬,也不用抵押”的效率讓他非常滿意。
能將小微商戶的貸款審批速度、資金價格降低至這種“極限”狀態,離不開精準強大的風控能力。除了傳統金融機構重視的財務信息、征信數據,大量軟信息的挖掘支持信貸服務機構建立起大數據智能風控模型,對借款人進行全面的風險掃描測評,數據化風控思路的轉變,是小微信貸經營中的重要突破,幫助特定商戶提升了融資服務的可獲得性,降低了商戶的綜合融資成本。
“度小滿金融攜手金融機構服務的信貸用戶中,超7成是小微企業主,企業人數在5人以下的超4成。”朱光表示,相對擅長服務“大”小微的銀行來說,金科企業更擅長服務“小”小微。在為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和銀行形成互補,拓展合作伙伴服務小微企業的“半徑”,破解長尾小微融資供給尚不均衡的現狀。(萬敏/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