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原銀監會發放首個消費金融公司牌照以來,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萌芽”、“成長”、“試點”、“快速發展”四個階段后,于2020年逐步轉向平穩發展的“下半場”。回溯2020年,以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為代表的首批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憑借在金融科技、創新服務、品牌影響力等多維度的強勁優勢,始終在持續提供高質效金融服務、拉動經濟內循環、打造消費增長新格局諸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捷信自2010年持牌展業以來,秉承普惠“初心”,不斷提升品牌社會影響力,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創新能力,在打造優質金融服務供給和助力國民整體金融素養提升方面取得卓越成績。2020年,捷信在金融科技、金融服務及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屢獲殊榮,在不斷獲得行業及社會認可的同時,捷信堅定信念并揚帆起航,期待在未來通往消費金融高質效發展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再創輝煌。
不斷探索金融科技 實現業務高質效發展
長期以來,捷信深知,唯有充分發揮好金融科技的基礎性支持作用,才能在自身短期業務增長與長期可持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因此,捷信積極探索,合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落實“貸前精準授信+貸后精細化管理”的“1+1”創新智能風控舉措。憑借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突出表現,捷信在今年贏得了來自《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科技影響力企業”及《香港商業雜志》“China Technology Excellence Awards 2020(2020中國技術卓越獎)”兩項大獎和殊榮。
捷信榮膺《中國經營報》“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科技影響力企業”大獎
以客戶為中心 確保優質消費金融服務
自“2023戰略”發布以來,捷信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精神,將費率透明、內容透明、流程透明的”三個透明”產品理念落實到消費信貸服務的每個環節,通過強化與消費者的聯結,從源頭上確保向用戶提供優質的消費金融服務。在2017-2019年連續三年捷信發起的年度客戶滿意度調查報告中,90%及以上的受訪者對捷信的服務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這一比例高于行業及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平均水平。今年,捷信更是憑借其在創新服務方面的舉措,榮膺《北京青年報》“財星榜 2020金牌服務創新”、2020年度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榜單“2020年度競爭力消費金融品牌”等專業獎項。
多措并舉 讓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再升溫
與此同時,今年捷信還在《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舉辦的2020“CSR競爭力——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選”中斬獲“社會責任行業影響力獎”,這一獎項是對捷信在發展自身業務賦能普惠金融發展的同時,積極探索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肯定與表彰。作為負責任的消費金融公司,捷信多年來長期堅持不懈地通過金融知識普及、精準扶貧、跨界合作、公共醫療培訓等多種形式,以多元化的企業社會責任創新實踐為橋梁,向社會持續傳遞正能量,切實提升公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捷信榮膺2020“社會責任行業影響力獎”
捷信對于消費金融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并將在不斷提升金融科技能力的同時,為優質的金融服務提供充分的保障,并積極履行企業主體社會責任,以切實行動打造消費金融高質效發展新樣本,推動我國消費金融行業在經濟內循環強有力的背景下持續健康發展。
關于捷信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于2010年底正式在中國開業,其股東為國際領先的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捷信集團。截至2020年6月30日,捷信在中國的業務已覆蓋29個省份和直轄市,300余個城市。捷信與迪信通、蘇寧等全國知名的零售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同時,捷信在不斷加快數字化的步伐。至今已有超過4,000萬用戶注冊了捷信金融APP,從而進入到捷信的服務生態體系中。基于卓越的數據捕捉和分析能力,并采用大數據和生物識別技術,捷信將先進的風險管理能力滲透到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運用科技金融高效服務于每一位客戶。
捷信集團總部位于荷蘭,是一家運營全球化平臺的股份公司。全球化屬性不僅助力捷信集團適應不同國家市場需求,還為其提供核心戰略、技術、風控、產品以及融資能力。捷信集團是新興市場的消費金融專家,共在中歐和東歐(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獨聯體(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中國、南亞和東南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四個大區進行業務運營。捷信集團成立于1997年,主要向信用記錄缺失或很少的人群提供負責任貸款,并在每個開展業務的市場中都獲得了經營許可,并完全合規經營。捷信集團積極推動普惠金融發展,通過多渠道分布網絡,使金融服務覆蓋缺乏該服務的人群,并同時帶給他們安全優質的貸款體驗。截至2019年12月31日,捷信集團通過全球大約477,000個貸款服務點(POS)、貸款處、銀行、郵局、汽車經銷商和自動取款機網點組成的龐大銷售網絡,迄今已為超過1.35億客戶提供貸款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