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已提交科創板ipo招股書,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科創板第一股。縱觀整個行業,新能源汽車市場端已經釋放出良好信號,資本市場的持續看好及良好的政策環境也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倚仗。
威馬是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中,唯一聚焦15-25萬主流價格區間的智能新能源車企,單車價格較低。同時,威馬是唯一控制了價值鏈上的全部核心環節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包括產品定義,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整車制造、電池包制造、線上線下營銷和服務渠道,更是新勢力唯一自建整車及電池包工廠,首家擁有轎車及SUV雙資質的企業。據消息稱,以威馬為代表的中國自主造車新勢力將200萬奔馳S級上的自主泊車應用到20萬級別的新款車型上,打造20萬級別L4級無人駕駛量產車,或明年4月上市。
利好政策加碼新能源汽車。事實上,中國政策對新能源車市場早有布局,市場上也曾因前些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政策刺激順勢涌現出眾多新能源車企與造車新勢力,使新能源車企繁盛,新能源市場火熱。
如今,隨著新能源車行業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車最大的市場。面對新能源汽車這塊市場蛋糕,利好政策仍在不斷加碼,助力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業持續發力。
今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則》明確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實現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另外,《規劃》中指出,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加快建設,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11月27日,商務部也明確表示,“下一步將穩定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地方調整優化汽車限購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據初步統計,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近4個月的銷量已超過18萬輛。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也將大幅度拉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
日前,財政部下發了《關于提前下達2021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第一批)的通知》),明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億元,是2020年這一補貼預算金額的兩倍多。除了中國,德國、法國等汽車大國也各自出臺了新一輪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補貼退坡的趨勢有所緩解,進一步提振了新能源車的需求。
政策接力,行業向上。總體來看,我國新能源市場具有較為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前景。根據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2020年在北京發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展望(2025)》,預測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將由2019年的221萬輛增長到2025年的1200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2.6%。其中,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由2019年的109萬輛增長到2025年的550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8%。
中國汽車產業鏈完整,受眾基礎龐大,消費需求大,價格優勢明顯,未來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具有強勁的全球化競爭實力。類比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即可充分驗證這一點。如今,新能源汽車景氣筑底回升,也共同推漲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熱情。
自研核心技術、儲備前瞻技術,讓“黑科技”變成“硬科技”。威馬建立了智能電動汽車正向研發、自主開發體系,在三電系統、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架構/電子電氣架構等方面擁有領先全球的技術實力,核心技術儲備與技術專利集中在三電技術、智能網聯技術等相關核心技術領域。早在2019年,威馬就將于博世共同研發的,同級功能最全的L2級Living Pilot量產普及,讓過去僅在豪華車上應用的前端科技普惠于民。2021年,威馬汽車將量產與百度聯合開發的Valet Parking自主泊車功能,解決用戶“最后一公里”泊車難題。威馬在核心技術的自研以及前瞻技術儲備的同時,更注重將領先智能科技量產落地至30萬元以內價格區間,讓“黑科技”變成威馬“硬科技”,真正實現普惠于民。
在質疑當中,新能源汽車迎來了涅槃。從查補貼到補貼逐步退出,從一味扶持到引進特斯拉,都是為了讓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向成熟,從競爭中逐漸走向強大。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成交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環比9月增長15.9%。其中,蔚來10月份交付5055輛車,同比增長100.1%;小鵬汽車10月份交付付3040輛,同比增長229%;旗下僅有理想ONE一款“增程式”車型的理想汽車也交付3692輛,并實現連續三個月銷量增長。此外,三家新造車的三季度財報也都超出市場預期,并實現了正向毛利率。威馬10月銷量3,003輛,同比增長46.1%,環比攀升42.5%,實現環比8連增,再創年內新高!
資本市場做多中國新能源汽車。智能新能源車企不再是傳統的汽車生產商,他們被賦予了更多的科技屬性,“橫跨了兩條賽道”。5G將是車聯網的時代,智能駕駛汽車將越來越多。正是這種預期導致了特斯拉今天的市值超過了豐田和大眾汽車的總和,比亞迪(002594,股吧)、蔚來、小鵬、理想市值位居全球整車企業前20強。今年以來,蔚來股價上漲了10倍,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上市兩三個月漲幅也近2倍。10月底至今,三家的股價暴漲接近100%,市值也都擠進了全球車企市值排行前20名,蔚來甚至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排名前5的車企。以11月23日為例,小鵬汽車大漲33.98%,股價突破70美元;理想汽車漲14.48%,報收43.64美元;蔚來漲12.45%,報收每股55.7美元。三家股價總市值在一夜之間暴漲了260億美元,約1700億元人民幣。其中,蔚來的市值超越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第5。小鵬汽車的市值也超越本田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前十。理想則以365億美元的市值,超越福特汽車位居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第14。做多中國新能源汽車,做多“新勢力四小龍”——威馬是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需要更多的蔚來、威馬來參與競爭!而這些企業的發展、壯大更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
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行業中一定會跑出好公司,中國民眾理應享受行業的發展紅利。作為頭部新勢力中唯一一家擬在科創板上市的智能新能源車企,威馬在A股具有稀缺性。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小鵬、理想已在美股上市。他們同樣是營收在國內、消費在國內,但分享其成長盛宴的卻是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的海外資本。坐擁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中國股民卻不能分享紅利。新能源汽車不能,也不會走過去互利網走過的“老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