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斥資10億打造的首個醫院項目——上海太平康復醫院正式投入試運行。
該院位于上海張江科學城國際醫學(000516,股吧)園區,總建筑面積約8.8萬平方米,房間近800套,床位900余張,一期床位110張,將逐步對外開放。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副總經理李可東、浦東新區醫學會會長顧建均等出席開業儀式。上海太平康復醫院毗鄰太平小鎮·梧桐人家養老社區,將醫療與養老深度結合,形成醫療、健康、養老、護理相結合,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運行閉環。該院通過引入國外先進的康復治療理念及專項技術,在服務全齡人群的同時,以老年醫學和康復醫學為重點發展方向,初步形成“心肺康復、睡眠康復、重癥康復”三大主要特色,將打造集“預防保健、初級診療、康復醫療、急重癥處置、慢病管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內一流康復醫院領先品牌。
個性化康復醫療體系,賦能長期健康管理
康復醫學與預防、臨床共同組成全面醫學體系。較之臨床,國內康復醫學起步晚,資源配置匱乏,康復醫療能力薄弱。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慢病人群持續擴大以及人民健康消費需求升級,康復醫療需求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康復醫療供需缺口明顯擴大。近幾年涌現出許多康復醫院,但由于醫療專業度有限,主要以服務失智失能人群、嚴重慢性病人群和臨終關懷為主,本質是醫療照護型醫院。
“事實上,康復醫學的著眼點不僅限于維續患者的生命,更強調心理和精神上的康復,要最大程度恢復其功能,提高生活品質,助其回歸家庭和社會。” 上海太平康復醫院院長黃翼然介紹道:“上海太平康復醫院由主任醫生、藥劑師、康復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戒煙督導師等組成的專業康復團隊,將為每位入院患者量身定制個性化康復方案,旨在通過專業的康復治療手段,幫助患者重新煥發活力、激活生命潛能,實現從短期治愈、單純照料向以預防、康復、護理為核心的長期健康管理轉變。”
黃翼然現為上海交大二級教授,曾任仁濟醫院副院長、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院長,是國內著名的泌尿外科專家,國家級干部保健專家。黃翼然稱,在著力打造康復醫療特色學科和專業能力的同時,上海太平康復醫院還將依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的國內外資源整合優勢、強大的品牌效應和客戶資源,努力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接軌國際標準的康復醫療體系。
醫養深度結合,實現CCRC閉環管理
上海太平康復醫院院長黃翼然介紹,在養老社區近旁建設康復醫院,實現醫療與養老的有機深度結合,可為社區長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防、養、治、醫、康”為一體化的閉環整合式健康管理服務,為社區長者構筑急救保障、老年慢病管理、老年康復三重防線。當長者身體狀況良好時,可在自理生活區暢享活力多元的社區生活,而當長者自理能力和健康狀況下降時,可轉到專業護理區,依然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繼續生活,并獲得與身體狀況相對應的照料服務。
一方面,上海太平康復醫院面向所有患者,提供各類綜合科室的日常門診的診療服務;另一方面,醫院以老年康復和術后康復為特色,通過診斷、評估、治療等整合式服務建立完善的個性化康復管理模式。醫院配有60余種康復診斷治療設備,包括偏癱治療、言語聽力治療、脊髓損傷治療、骨科治療、中醫熏蒸和肢體功能康復等服務項目。
考慮到長者的身心特點,醫院室內外均采取無障礙設計,并對就醫動線進行了清晰規劃。落地觀景走廊設計,綠色與木色等色彩的調和營造出輕松溫暖的就醫氛圍。所有家具采用圓角設計、隨處可見的扶手和緊急呼叫系統,將適老化細節做到極致。
除了滿足長者不出社區就能看病配藥這兩項最迫切的健康需求之外,醫院還可為長者進行日常生活功能評估形成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醫院重癥監護室的設置對于應對社區長者突發緊急情況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夜間,最近的是國際醫學中心,雖然只有兩三百米,但它晚上是沒有急診的,所以醫院實際上將承擔長者夜間突發情況的收治。” 上海太平康復醫院副院長沈楨巍、重癥康復專家介紹道。此外,醫院與就近知名三甲醫院合作,提供專屬轉診綠通服務,由此形成醫院和養老社區之間的雙向轉診機制。“長者在醫院接受專業治療,病情平穩后及時釋放公共醫療資源,轉回康復醫院做康復期治療或回到自己在社區的家中繼續休養。”
未來,醫院還將與周邊各類醫療機構結成合作聯盟,依托滬上三甲醫院合作資源,建立浦東新區首個“老年康復醫療聯合體”,同步加強與周邊醫療護理院校的緊密合作,大力推動醫教研一體化發展。
三大特色創新,開拓康復藍海市場
目前,國內康復治療相對比較完善、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的屬神經康復和骨康復。拿上海現有17家康復醫院來講,基本都是以神經康復和骨康復為主,從全國來講,康復醫療供給還遠遠不能滿足整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需求。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