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一直是當前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
根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的各省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結合各地統計公報數據,對GDP四強省份的老齡化程度梳理比較發現,在山東、浙江、江蘇、廣東四個經濟大省中,已有三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山東老齡化程度最深,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最高,達到15.84%,相當于山東65歲的老人共有1595萬人,是全國老齡人口總量最大的省份。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則最為年輕,其目前65歲老齡人口占比僅為8.57%,同時廣東也是四個大省中勞動年齡人口占比最高的省份。
從四個經濟大省的老齡化程度來看,呈現出由北向南逐漸遞減的趨勢,即山東高于江蘇,江蘇高于浙江,浙江高于廣東的格局。在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去年65歲人口占比首次突破14%,進入到深度老齡化階段。
山東6年凈流出百萬人口
近年來,四省人口凈流入、流出情況已出現明顯分化,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人口凈流入分別為68.47萬人、84.24萬人和83.32萬人,合計236.03萬人;浙江近三年人口凈流入分別為31.45萬人、49.23和84.37萬人,合計165.05萬人。
第二經濟大省江蘇表現相對平穩,近三年人口凈流入分別為9.3萬人、3萬人、2.55萬人。總體來看,江蘇雖然有一部分人口流向上海等地,但也有安徽、河南等省份的人口流入蘇南等地。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相對其他三省來說,呈現凈流出狀態。2017
年—2019年,山東人口凈流出分別為41.97萬人、19.55萬人、19.93萬人,近三年合計凈流出高達81.45萬人。如若拉長時間來看,2014年—2019年6年間,山東人口凈流出已多達105.78萬人。
21世紀初,山東經濟總量曾位居全國第二,并一度緊追廣東。但2009年被江蘇反超后,其優勢相對其他三省越來越小。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口尤其是年輕人才的流向,金融、互聯網、高新技術產業收入高,是最吸引年輕人的領域,但從山東的產業結構來看,其主營業務收入排前列的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多為資源型產業,與年輕人的向往并不匹配。
我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滑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開始實行,全年人口出生率均較2015年有所增長,當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12.95‰;2017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12.43‰,新生人口中二孩比例超過一孩比例。
然而自2018年起我國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出生人口為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10.94‰,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出生數量第三低的一年,一個標志性的指標是,老齡人口數量24949萬人首次超過少兒人口數量24860萬人;2019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
在微博上,#專家建議放開三胎#的話題閱讀量達到6.7億,討論帖8.5萬,被網友調侃“又雙叒上微博熱搜了”。中國人口報告2020顯示,中國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中國人口突破14億人,但即將陷入負增長,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對此有專家提議,開放“三胎政策”。
此話一出,大家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大多數人表示,現在根本就是“生不起、養不起”,別說放開二胎政策了,就算直接放開生育政策,讓人們想生多少就生多少也無事于補。因為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不是這個,而是現在的各種物價的上漲和房價的上漲,如果再加上一個,那就是孩子上學的問題。
如果真正想解決人口問題,首先應該解決的是人們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壓力。如果這兩個問題不得到解決,那么無論開放怎樣的政策都很難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更甚有網友直接表示:給100萬可以考慮一下。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劉瑞明表示,中國的生育政策放開得太晚了,即使全面放開,生育率的增長趨勢也難以樂觀。想要提高我國生育率,簡單的放開生育恐怕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的政策鼓勵。包括更廣泛的宣傳,就像當年計劃生育一樣,這樣才能逐漸讓年輕人從思想和行動上做出改變,否則再怎么開放,效果都是不理想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