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9億元,較年初計劃增加719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5550億元以上,超過2019年水平。 ]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下稱“國鐵集團”)1月4日公布了改革成績單。
2020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19億元,較年初計劃增加719億元;全年新開工項目20個,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于2020年11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
同時,鐵路市場化改革也在過去一年取得新突破,京滬高鐵公司、鐵科軌道公司成功上市,國家鐵路資產證券化率由1.3%提高到5.4%,47家鐵路公司實施重組整合,2020年鐵路基建投資中地方政府和企業資本金的占比提高到59%。
國鐵集團稱,2021年將更加重視優質資產股權化經營,有序推動中鐵特貨公司、金鷹重工公司等企業股改上市,開展設計集團等企業股改上市方案研究,加快實施鐵路公司路地股權結構調整,推進合資鐵路公司重組。
今年將投產新線3700公里
1月4日,國鐵集團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在會上作了《奮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報告,總結了2020年鐵路工作和“十三五”鐵路發展成就,部署了2021年鐵路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國鐵集團堅持強基達標、提質增效,著力節支降耗、改革創新,有力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對鐵路工作造成的沖擊和影響,全面實現了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陸東福表示,2020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9億元,較年初計劃增加719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5550億元以上,超過2019年水平;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于2020年11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全年新開工項目20個。
交通運輸部2020年初制定計劃顯示,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左右。一位國鐵集團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鐵路投資不及預期,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僅完成799億元,降至6年來最低。后來二季度開始鐵路投資額猛增,但完成全年目標仍有一定困難。
陸東福表示,2021年鐵路工作的主要目標是:鐵路安全保持持續穩定;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1.12億人、貨物發送量37億噸;扎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全面完成鐵路投資任務,投產新線3700公里左右。
2020年以來,一大批鐵路開工建設。京雄城際、銀西高鐵、鄭太高鐵、連鎮高鐵、鹽通高鐵、滬蘇通鐵路、格庫鐵路、大臨鐵路等多條新線順利開通運營,累計投產里程4933公里,全國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
2021年,國鐵集團將科學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實施,扎實做好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沿岸高鐵、京津冀城際鐵路網等重點項目推進工作,統籌實施干線通道補強、點線能力配套等補短板項目,確保一批重點項目依法開通運營,確保完成年度投資任務和實物工作量。
“十四五”期間,市域鐵路將成為鐵路投資新的增長點。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2月17日發布的《關于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重點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財力有支撐、客流有基礎、發展有需求的地區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對第一財經分析,都市圈是未來幾十年最有潛力的增長空間,通過都市圈市域鐵路建設,加快交通補短板,能實現經濟與民生、產業與城市、投資與消費、短期與長期多種綜合效益。
智能高鐵技術全面自主化
2020年12月27日,時速350公里復興號高速動車組從北京西站開出,奔向“未來之城”雄安新區。雄安站也向北京發出了首發列車,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
“這是一條超級‘聰明’的高速鐵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趙紅衛說,京雄城際鐵路應用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智能化設計多達71項,首次實現從設計、施工到運營三維數字化智能管理,樹立了世界智能高鐵的新標桿。
目前,中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智能高鐵是中國高鐵的發展方向,也是世界高鐵的發展趨勢。智能化是中國高鐵進一步保障安全、提升速度、降低成本的必然選擇。中國正在全力推進智能鐵路藍圖,智能高鐵將實現鐵路更加安全可靠、更加經濟高效。
2020年,重大工程關鍵技術攻關成果凸顯,圍繞川藏鐵路規劃建設開展科研攻關,形成216項重要成果;相繼建成了突破世界鐵路橋梁建設紀錄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公鐵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結合高鐵安全標準示范線建設,持續推進高鐵提質改造工程,成渝高鐵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第一條按時速350公里運營的高鐵。
陸東福介紹,復興號動車組技術持續領跑世界。推進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研制工作,研制京雄智能動車組,實現京張智能動車組優化提升,完成新型時速250公里動車組技術提升計劃,組織研制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時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復興號全系列動車組全部投入運用。
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國家鐵路局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將推動時速400公里級高速鐵路關鍵技術、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系統技術儲備等重大科技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國家鐵路資產證券化率提高到5.4%
2020年,國鐵集團在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陸東福表示,集團制定了國鐵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國鐵集團總部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完善,逐步向所屬企業派出外部董事,推進董事會規范運行;制定實施國鐵集團權力清單和鐵路局集團公司負面清單,進一步理順兩級法人管理關系。
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造也實現了新突破,京滬高鐵公司、鐵科軌道公司成功上市,大秦公司完成可轉債發行,中鐵特貨公司、金鷹重工公司上市審核工作基本完成;廣深鐵路(601333,股吧)完成境外退市,形成境內資本運作方案;國家鐵路資產證券化率由1.3%提高到5.4%。
在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2020年鐵路基建投資中地方政府和企業資本金的占比提高到59%;控股京津冀城際鐵路公司,組建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47家鐵路公司實施重組整合,改善了合資鐵路資本結構。
陸東福表示,2021年,國鐵集團將繼續深入落實國鐵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深化經營方式變革,更加重視優質資產股權化經營,有序推動中鐵特貨公司、金鷹重工公司等企業股改上市,開展設計集團等企業股改上市方案研究,推進既有上市公司再融資工作,加快實施鐵路公司路地股權結構調整,推動國鐵資本向路網干線集中。推進合資鐵路公司重組,落實合資鐵路債轉股試點方案。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表示,隨著鐵路改革的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鐵路資產走向資本市場。國鐵集團將加快實現鐵路優質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經營,促進國鐵企業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資本結構優化調整、推進鐵路高質量發展。
來源: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