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潤微、韋爾股份(603501,股吧)分別預計2020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為313.59%、648.05%。 ]
1月18日晚間,兩家芯片龍頭股華潤微(688396.SH)、韋爾股份(603501.SH)披露了2020年業績預告,雙雙實現凈利潤大漲。
報告期內,華潤微、韋爾股份分別預計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為313.59%、648.05%。
根據前三季度業績計算,韋爾股份第四季度扣非凈利潤為4.14億元~9.14億元,同比增長52%~236%,當季度業績大超預期。另一方面,華潤微2020年前三季度就交出了超預期的表現,第四季度繼續高歌猛進。
可以看到的是,2020年下半年開始,下游需求大幅回暖帶來的半導體行業高景氣度,進一步形成了“量價齊升”的態勢。
一位A股半導體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需求持續大漲,‘國產替代’是芯片龍頭企業釋放業績表現的主要因素”。
當前,全球芯片供不應求的狀況仍在持續,產業景氣度有望貫穿2021年全年。國產替代迎來加速發展機遇的同時,行業發展存在的客觀風險仍不容忽視。
國產替代已成推動芯片龍頭增長主要因素
5G智能手機、穿戴設備等產品的需求激增令半導體的行業景氣度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急速升溫。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總產量2613億塊,同比增16.2%,相比上年7.2%的同比增速大幅提升。
具體來看上述兩家芯片龍頭的業績表現。華潤微預計2020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8.25億元~8.53億元,同比增加300.00%~313.59%。
公司表示,預增主要系因接到的訂單比較飽滿,整體產能利用率較高,整體業績明顯好于上年同期,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同比有所增長。
韋爾股份預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7億元~21.7億元,同比增加498.44%~648.05%。韋爾股份表示,在市場需求驅動以及不斷推出新產品的情況下,公司的盈利能力獲得較高的增長。
事實上,芯片龍頭股2020年業績大放異彩,在一定程度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020年春節后,業內紛紛對疫情之下的半導體企業流露出擔憂。彼時,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對半導體需求與產能形成了不小的沖擊。下半年以來,不斷增長的需求推動,疊加國外疫情影響,半導體全產業鏈產能緊俏。”一位TMT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前述A股半導體企業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半導體行業也存在周期性,行業的供需矛盾是一個長期矛盾,多種因素的交織形成了2020年芯片短缺的局面,令矛盾演化得更激烈。”
“國產替代是驅動企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疫情影響海外多家晶圓廠產能受損,但國內的智能終端、5G服務器、消費電子等終端需求旺盛,具備國產替代能力的龍頭企業實現放量增長。”他補充道。
此外,汽車銷量在2020年下半年反彈明顯,進一步擠壓了車規級芯片的產能。目前,已有多家知名車企放緩甚至削減整車產量。汽車芯片短缺對國內市場影響幾何?
“汽車芯片短缺問題肯定是有的。由于車規級芯片要求更高,國內以進口為主,整體影響預計不會太大。若海外巨頭調整產能配置,輸出更多車規級芯片,其他品類的芯片產能則同比下降。”前述半導體負責人表示,短期來看,半導體的供需矛盾不會有明顯轉變。
高景氣度=大幅擴產?
面對芯片短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臺積電著手加大資本投資。近日,公司表示,在需求激增的情況下,今年將在2020年基礎上至少提升47%的資本投資。
國產替代高預期下,A股市場半導體板塊的表現活躍了不少。韋爾股份、士蘭微(600460,股吧)(600460.SH)、思瑞浦(688536.SH)均在1月創下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漲價潮能持續多久?A股半導體企業是否需要大規模擴產?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半導體業內人士認為,短中期來看,由2020年特殊全球經濟形勢形成的半導體漲價潮,或會延續至2021年三四季度。
值得一提的是,1月19日晚間,華天科技(002185,股吧)(002185.SZ)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51億元,用于集成電路多芯片封裝擴大規模項目、高密度系統級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擴大規模項目等5個項目。
“行業高景氣度、國產替代的空間巨大,對于中國半導體企業而言,產能意味著市場份額以及盈利規模,擴產能讓具備國產化能力的公司迎來提速增效的機遇。但從長期發展來看,要注意防范短期過熱、無序擴產的風險。更注重擴充有效產能,開發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保持謹慎并留有應對市場變化的空間。”前述半導體負責人說道。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芯片自給率約為5%。而根據IC Insights預測,到2025年,中國制造的集成電路制造將占國內整體集成電路市場的19.4%。
國產替代的巨大空間令半導體企業再次成為了機構的“香餑餑”。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公開信息顯示,近3個月期間,機構調研了32家半導體公司、13家元件公司、43家電子制造等領域公司。其中,華潤微、芯原股份(688521.SH)接待調研的次數排在前列。
半導體板塊能否成為2021年春季行情下半場的主旋律尚不得而知。“隨著疫情控制進一步常態化,全球半導體的供需矛盾會慢慢彌合,漲價潮并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前述TMT分析師表示,近兩年,因設備、原材料等外部制約因素,國產半導體的擴產壓力較大,總規模無明顯擴張。在需求和供給大幅背離的情況下,要警惕“一哄而上”的盲目擴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