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稱幼教資產被“退貨”的概率極低,后腳交易對手便再度發難。今日(1月21日)下午,威創股份(002308,股吧)(002308,SZ)披露稱,交易對手提出仲裁申請,要求解除與公司簽署的關于北京可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兒教育)股權的轉讓協議。
可兒教育是威創股份數年前并購的幼教資產,2019年末,上市公司宣布出售可兒教育控股權。然而,該交易一直沒能順利完結。2020年12月,交易對手提出“退貨”,但威創股份稱交易解除的概率極低。如今來看,交易對手似乎完全沒有繼續履約的打算。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當下可兒教育經營情況堪憂,不久前還修訂經營范圍,新增洗浴服務、攝影以及珠寶銷售等業務。
交易對手提出仲裁
據威創股份公告,公司于1月20日收到北京仲裁委員會送達的《答辯通知》及劉可夫、回聲作為申請人提出的《仲裁申請書》。劉可夫、回聲就與公司簽訂的《關于北京可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以下簡稱《股權轉讓協議》)存在的爭議向北京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請求裁決解除《股權轉讓協議》、上市公司歸還股權轉讓款及支付資金占用費等。
這一紙仲裁公告意味著威創股份剝離可兒教育的事宜再起波瀾。此前,上市公司于2019年12月宣布,擬向劉可夫、回聲轉讓持有的可兒教育70%股權,交易對價為3.03億元。劉可夫、回聲二人為夫妻關系,劉可夫為可兒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回聲為可兒教育董事、經理。
2017年下半年,威創股份以3.85億元從關聯方贛州高裕手中收購可兒教育70%股權,實現控股。對于收購可兒教育,威創股份稱是為了夯實公司在北京地區的戰略布局。而對于剝離可兒教育,上市公司則表示:“鑒于國內學前教育行業新政出臺,并在各地逐步落地實施,可兒教育未來的經營情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按照約定,劉可夫、回聲將分四批次向威創股份支付股權受讓款,第四筆款項支付完成時間不應遲于2026年12月31日。在買家于2020年1月支付了2000萬元款項后,威創股份將可兒教育70%股權過戶給了對方。但是,買家并沒有向上市公司按期支付剩余款項。
2020年12月初,威創股份突然披露,交易對手委托律師事務所出具《律師函》,函件稱,因重大疫情導致《股權轉讓協議》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目的已經無法實現。交易對方等委托人要求解除協議,并要求公司退還已收取的2000萬元及支付資金占用費。
上市公司擬剝離資產出現“退貨”風險,深交所也隨之下發了問詢函。威創股份回復深交所稱,根據《股權轉讓協議》的約定,并經過公司法律專業團隊對此研判,解除并無法律依據,依照交易對手提出的理由解除交易的可能性極低。
威創股份彼時稱,將針對爭議與交易對手進一步磋商,并稱不排除采取啟動法律程序維護股東權益。如今看來,交易對手選擇了先發制人。
標的經營變臉,擬“跨界”搞洗浴,賣珠寶?
由于剝離可兒教育遲遲無法落定,威創股份也一直無法確認這筆資產出售的損益。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持有的2.65億元待售資產中,包括可兒教育的商譽金額2.19億元。威創股份曾稱,由于可兒教育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明顯,如解除股權轉讓協議,商譽減值將對公司財務報表產生影響。
可兒教育主營業務為以面向幼兒園所提供管理運營支持等服務。在2017年收購時,威創股份曾透露,可兒教育擁有19家托管加盟幼兒園所,其中13家位于北京、3家位于大連、3家位于貴陽,運營的品牌主要包括可兒、新世紀等。
被威創股份收購后,可兒教育在2017年、2018年累計實現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8386萬元,業績完成率為102%。2019年前三季度,可兒教育實現凈利潤2382.64萬元(未經審計)。2019年度,威創股份計提可兒教育商譽減值準備1.3億元,成為上市公司當年巨虧的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可兒教育2020年的經營更加困難。威創股份此前透露,2020年前三季度可兒教育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9.75%。按照威創股份披露的可兒教育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848.35萬元(未經審計)估算,可兒教育2020年前三季度似乎僅實現營業收入9.62萬元。
主業遭遇困難,可兒教育也在尋求變化。啟信寶信息顯示,2020年11月,可兒教育在將“洗浴服務(不含高檔洗浴)、攝影服務”添加進經營范圍;2020年12月,可兒教育又在經營范圍中加入“銷售服裝、珠寶首飾、銷售食品”等。
記者|曾劍 編輯|梁梟 程鵬 肖勇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