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密云區委書記潘臨珠。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隨著京哈高鐵全線貫通,密云站投入使用,密云迎來高鐵時代,進入首都半小時經濟圈。北京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密云區委書記潘臨珠走進新京報兩會訪談間,談如何利用高鐵開通,規劃經濟發展。
談庫區保水
密云水庫智能視頻監控24小時全覆蓋
2019年,密云水庫蓄水量最高達到26.8億立方米,創20年來新高。目前,密云水庫蓄水量保持在24.78億立方米,水質始終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目標要求。
為保證水庫水質,周邊實施退耕禁種工程。潘臨珠介紹,從2014年起,利用三年時間清退10.4萬畝“押寶地”,從2015年起,劃定867平方公里的禁養區,清理畜禽100多萬頭(只),清退72家水產養殖場。水庫周邊的5個礦山,在去年年底全部關停。
“我們現在對水庫周邊全部建立了視頻監控系統,用智能化手段來監控水庫。并且,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有131項綜合執法權的水庫執法大隊。”潘臨珠說,密云區在全國率先實現區域性綜合執法,2018年成立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整合生態環境、城管執法、農業農村等部門131項行政處罰權。科技保水方面,在密云水庫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布設監控點位394個,建成密云水庫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24小時全覆蓋監控。
去年,密云區PM2.5值實現了28.5微克每立方米,全市最優。“2015年,密云區PM2.5值還是67.8微克每立方米,短短的5年,空氣質量發生了明顯變化,連續兩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而且,涉及空氣質量的4個主要指標,我們都是歷史上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潘臨珠說。
談高鐵通車
計劃增開朝陽到密云往返車數量
1月22日京哈高鐵全線貫通,設立高鐵站的密云進入高鐵時代,從朝陽站到密云站僅需26分鐘,密云進入首都半小時經濟圈。潘臨珠介紹,按照規劃,密云站作為往返站,將增開朝陽到密云往返車的數量。
談及高鐵站開通,潘臨珠表示,一方面,方便密云百姓進城辦事、進城看病、往返工作。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融入到北京經濟發展大格局。
潘臨珠透露,目前密云站周邊已規劃生態商務區,占地面積達到6.94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我們要建設一個集經濟、旅游、居住一體的生態商務區,目前正與朝陽合作,爭取將其建設成京津冀微中心。”
“凡是節假日,通往密云的高速和國道都會擁堵不堪,到古北水鎮自駕旅游往往要三四個小時。”潘臨珠介紹,高鐵通行也會提高市區內居民來密云旅游度假的便利性。密云區在高鐵站周邊建設了許多便捷的交通換乘方式,為游客節省時間降低成本。
同時,高鐵開通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轉移也提供更多方便。“密云目前的房價在全市是最低的,每平方米的房價大概是2.6萬到2.8萬元之間。高鐵的通車必將會有一批企業總部、工作人員愿意轉移到生態涵養區居住辦公。”潘臨珠還介紹,作為首都的東北大門,高鐵經過密云直通河北的興隆和承德,也將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步伐。
談農村防疫
選派醫生下沉至醫療機構空白村
密云區是農業大區,農村面積全市最大,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一定難點。潘臨珠表示,農村婚喪嫁娶風俗習慣多,特別是臨近春節,喜歡聚集聚餐。因此,農村地區嚴格落實防控方案要求,要求農村地區不聚集、不聚餐,取消春節風俗活動。
農村各個醫療點作為防疫前哨,對于發燒、咳嗽等疑似癥狀,及時采取有利措施。同時,加大監督考核的力度。密云區正加緊選派醫生,下沉至醫療機構空白村。目前全區327個行政村共有村衛生室384家,鄉村醫生513人,6個暫時沒有醫療機構的村,也將實現村醫務人員全覆蓋。
同時,加大對農村地區基層疫情防控干部和人員的培訓,尤其是村級卡口值守人員防控業務的培訓。派出監督組,對鎮、村進行巡回檢查,每天都通報檢查結果。
疫苗接種方面,截至1月23日,全區農村地區共有七小門店服務人員、民宿農家樂服務人員、村委會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5502人,已完成4322人疫苗接種工作,完成率為78.55%。
新京報記者 馬瑾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