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指數周三大跌,道指跌超630點,跌2.5%,納指跌2.61%,標普500指數跌2.56%,芯片股與銀行股領跌。
財報季到來,一些股票財報的不佳引發了市場對美股高溢價的憂慮,同時華爾街警示美股泡沫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道指與標普500指數上行也日漸乏力,市場資金面有難以為繼的跡象,而美股散戶的高度投機性也令市場感到日漸焦慮,周三美國參議員沃倫表示:投資者把股票市場視作私人賭場。
目前美國疫情數據居高不下,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耐用品訂單月率初值為上升0.2%,市場此前預期為成長1%,11月為上升1%,數據明顯低于預期。而歐盟方面近期公布的系列經濟數據明顯弱于美國,德國等經濟數據不佳,德國下調2021年經濟增速預期至3%,此前是4.4%,周三歐洲股市率先普跌,這也拖累了美股。
美國新政府上任之初,并沒有在國際關系上做出明確的緩和姿態,這令國際市場漸感不安。美國新政府周一簽署了一項新的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積極購買美國貨,以扶持美國制造業 ,要求美國聯邦政府在四年的時間內,以4000億美元的預算購買美國的商品與服務,并將3000億美元預算投資在美國重要科技研發上。這一命令的簽署令市場對美國緩和國際貿易關系的前景有所看淡。
歐盟及法國本周初警告谷歌以及微軟,敦促它們遵守歐盟的新規。1月25日,意大利消費者協會就電池門事件對蘋果提起集體訴訟,要求賠償6000萬歐元。歐盟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并沒有緩和跡象,似乎雙方又在彼此暗暗較勁。
另外,歐元走強引起歐洲央行決策者的密切關注,近期以來歐盟官員對匯率問題頻頻發聲,聲音日漸尖銳,多方表達了對美元貶值的不滿,歐央行行長拉加德近期多次提及歐央行將“非常密切地監控歐元匯率”,這意味著美元與歐元的貨幣較量已擺在了桌面上,這顯然對股市會有所影響。
日前美股巴菲特指數超190%,美股的激進估值令華爾街都倍感驚心,而納斯達克指數的各項技術指標更是歷史性的超買,因此美股出現回撤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周三盤后美聯儲鮑威爾的發言表示,美國的實際失業率接近10%,這顯然與美國官方前期公布的失業數據差距甚大,前期美國公布的去年12月勞動力總失業率季調為6.7%。預計這還會對美股有所影響。
美聯儲周三的會議發言也毫無新意,主要體現了“不變”二字,雖然美聯儲的論調延續鴿派風格,但是并沒有繼續加碼,這令市場略感失望。而歐洲方面對美元匯率的施壓,令市場對美國新一輪QE的額度也有所觀望,市場認為民主黨的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有可能縮水。
不管美股此次的回撤是否是狼來了,總體來看美股高位上漲的遲滯與高波動率都帶來了較大的風險,至少美股的周期性調整已難以避免,因此我還是堅持日前的觀點,認為當前是逐漸離開美股市場的周期了,在風險與收益之間,美股的風險當前是擺在第一位的,下調持倉也就是趨勢。
受美股下跌影響,美債收益率下跌,美元指數大幅反彈。而美元指數的反彈與我日前的判斷相吻合,美元反彈大概率不會是經濟的反映而是美國金融市場風險走高的反映,同時美元的反彈會對金價等暫時形成壓制。而隨著美股調整周期開啟的概率增高,國內投資也要適當加強一些風控。(本文系馨月(博客,微博)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于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