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每年的春晚舞臺總少不了各種“黑科技”的運用,2015年,使用了全息投影技術的節目《蜀繡》令人眼前一亮;2016年,智能機器人和無人機的亮相也令人耳目一新。
在今年春晚舞臺上,創意節目《牛起來》讓機器人和演員們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機器人不僅能夠根據音樂節拍舞動、翻滾,還能給觀眾作揖拜年。這些活靈活現的動作是如何完成的呢?跟隨記者的鏡頭到幕后去看看。
牛年春晚,在晚會后臺的各個角落,隨處可見機器牛的身影。
今年央視春晚舞臺上科技融入年俗元素,呈現出不一樣的牛形象成為創意節目的一大亮點。在歌舞節目《牛起來》中,鐵甲機器人在造型上都融入了現代風格元素,這只中國風穿戴的年畫牛是知名機甲設計師孫世前專門為牛年春晚研發的新設計,在牛的面部和肩膀、手部都安裝了傳動系統,以便根據演出需要做出十多種表情和動作。
除了生動的表情,牛的外觀設計頗為考究,所有的服飾配色都以天津楊柳青年畫為參照,并從中提取圖案紋樣,讓鐵甲牛散發出濃郁、純正的傳統韻味。
穿戴著60斤的厚重鎧甲用肢體操控年畫牛的是來自山東萊州中華武校的學生嚴瑞,2016年央視春晚,他和萊州中華武校的同學們集體表演了戲曲《戲游花果山》,時隔五年17歲的他第二次登上春晚的舞臺。
技術賦予了這群機械牛精湛的表演技藝,但節目組又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要讓這些牛通過一系列高難動作表達情感和祝福,讓沒有生命的機械世界傳遞出溫暖人心的力量。
年畫牛機甲設計師 孫世前:我們也希望借助于機器人這種當代的藝術載體,去承載中華的傳統文化以及中華幾千年來沉淀下來的價值觀,去向世界展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