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數據工作是第一步,其次要鼓勵市場對養老行業的布局,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從供給端解決老年人問題。
我國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口老齡化進程也在加快,如何使科技更好地服務于老年人?
3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悉,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金李今年兩會帶來了多個提案,其中的一個提案便與養老服務相關。
金李認為,合理的老齡服務解決方案還需要基于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撐,所以想要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消除老齡服務供不應求的局面,做好數據工作是第一步,其次要鼓勵市場對養老行業的布局,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從供給端解決老年人問題。
由此,該提案建議,我國要加強數據收集分析,提升老齡服務水平。
具體的操作層面,可讓一家信托公司提供少量的經費支持,由北京大學招募志愿者,組成一個針對某一個或者幾個有代表性社區的,抽樣調查小組,在街道配合下,全面調查小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情況,包括各方面的需求:健康狀況,生活情況,理財和金融安全情況。撰寫有關的調查報告供決策參考和學術研究使用。
老年信息收集“三步走”戰略
2001年起,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由于人口基數較大,現在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底,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人。
金李指出,人口老齡化加劇帶來許多問題:一方面勞動力人口比重下降,我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國內成年勞動力的平均養老負擔加劇;另一方面,老年人出于年紀問題,生理健康表現逐步下滑,老齡服務需求急劇上升。而當今科技迅速發展,大數據逐步普及,智能生活走入了千家萬戶,但許多老年人由于對智能手機的接受程度低,并未享受到智能生活帶來的生活便利,與其讓老年人緩慢接受智能化生活,不如讓大數據主動走向老年人,而這也符合十四五規劃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銀發經濟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等措施”的養老思想方針。
為使現代科技更好地服務于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合適的老齡服務,老年人的數據采集是基礎,而數據采集不能僅通過簡單的問卷或走訪形式,為進一步實現科技發展帶來的優勢,考慮到老年人信息采集的難度,可以實施老年信息收集“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通過走訪家庭,問卷填寫的形式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狀況;
第二步以合適的形式有效地使老年人完成每年一次體檢,收集體檢信息,以備后續使用。無論是需要自己出錢還是國家政策補貼,很多老年人對體檢沒有很強的積極性,導致很多體檢政策失效,所以為采集信息,采取合適的手段十分重要。如對參加體檢者可以提供小額的獎勵金。
第三步通過在社區建立養老機構或老年人服務中心,憑借工作人員與老年人長期的交流溝通,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信息,一人一檔完善信息。
數據應用三大方面
針對老年人一人一檔建立信息檔案后,根據老年人多層次的需求可以相應建立解決方案。提案中,先以健康、生活、理財三方面為例,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健康方面,根據老年人體檢后的健康信息,及時向老年人及其子女提供反饋和相應的醫療手段,完善醫保體系,使得老人病有所醫;針對老年人健康狀況不統一的情況,可在相應地區建立老年人服務站,保證小病及時治、大病不耽誤的實時醫療保障。
生活方面,了解老年人生活自理情況,針對不同狀況提供不同程度的老齡服務;加強與老年人的溝通交流,了解老年人心理深層次需求;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完善活動中心的器械設備,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對閑暇時光的需求;定期開展反詐、反網騙、健康護理、科普等針對老年人的宣傳或其他形式,進一步促進社會發展。
理財方面,根據老年人的財富情況,可相應開展一對一理財方案溝通,保證老年人與子女間的信息對稱,讓老年人對自有財富有更加清楚的認知,不必為錢擔憂太多,同時也是對養老第三支柱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朱英子 編輯:李伊琳)
最新評論